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建芝

作品数:81 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3篇心肌
  • 13篇肥胖
  • 13篇癌组织
  • 12篇乳腺
  • 12篇乳腺癌
  • 12篇缺血
  • 12篇腺癌
  • 11篇凋亡
  • 10篇肝癌
  • 9篇蛋白
  • 9篇细胞凋亡
  • 8篇乳腺癌组织
  • 8篇腺癌组织
  • 8篇肝细胞
  • 7篇脂联素
  • 6篇信号
  • 6篇异丙酚
  • 6篇中药
  • 6篇肝细胞凋亡

机构

  • 68篇新乡医学院
  • 28篇新乡医学院第...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新乡医学院第...
  • 4篇涿州市医院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79篇高建芝
  • 25篇王永玲
  • 21篇腾清蕾
  • 8篇侯慧芳
  • 8篇王淑秀
  • 7篇张金盈
  • 7篇李公文
  • 7篇李彦
  • 6篇高亚男
  • 6篇吕风华
  • 6篇黄丽君
  • 5篇赵林静
  • 4篇刘国庆
  • 4篇李东亮
  • 4篇郭勇
  • 4篇熊二峰
  • 4篇韦立新
  • 4篇毛光兰
  • 4篇李冬霞
  • 4篇李绍山

传媒

  • 15篇新乡医学院学...
  • 5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陕西中医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对高脂饮食肾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脂饮食肾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Pγ)蛋白表达及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高脂组(n=40),高脂组建立高脂饮食肾损伤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和针刺组(n=10),针刺组大鼠取足三里穴、内庭穴和天枢穴行针刺治疗,模型组大鼠不做治疗,14 d后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肾细胞凋亡情况,并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大鼠肾脏正常皮质结构存在,未见髓质结构;模型组大鼠有个别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局灶性玻璃样变性,近曲小管肿胀、变性、空泡形成,肾间质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针刺组大鼠仍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玻璃样变性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显著减少。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针刺组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而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大鼠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的肾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但针刺组大鼠肾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提高大鼠PPARγ蛋白表达,抑制肾细胞凋亡,减轻高脂饮食对肾脏的损伤。
侯慧芳王永玲孟莉高建芝
关键词:针刺高脂血症
肥胖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肥胖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方法:选取45例肥胖乳腺癌患者(肥胖组)与37例正常体质量乳腺癌患者(对照组)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分别用RT-PCR法检测两组乳腺癌组织中PI3K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肥胖组乳腺癌组织中PI3K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肥胖组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PI3K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两种组织中均呈正相关(r=0.76,r=0.81,均P<0.05)。结论:肥胖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故推测这可能是导致肥胖者乳腺癌风险增高的原因之一。
郭勇王永玲高建芝李绍山
关键词: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肥胖症
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1号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1号基因(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RCA1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患者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27.1%)明显高于其癌旁乳腺组织(0,P<0.05);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阳性率(54.2%)明显低于其癌旁乳腺组织(100%,P<0.05);BRCA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BRCA1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原因之一,BRCA1蛋白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冬霞蔡晓燕高建芝
关键词:乳腺癌甲基化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在肥胖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PPARγ)在肥胖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0例肥胖乳腺癌患者(肥胖组),60例正常体重乳腺癌患者(正常体重组),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乳腺癌组织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肥胖组乳腺癌组织PPAR叮的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79±0.06、0.55±0.07,均高于正常体重组的0.42±0.04、0.23±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1,P〈0.05)。肥胖组PPARγ阳性47例患者中,10例(21.3%)发生复发转移;而PPARγ阴性13例患者中,11例(84.6%)发生复发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组PPARγ阳性19例患者中,4例(21.1%)发生复发转移;而PPARγ阴性41例患者中,10例(24.4%)发生复发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在肥胖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高表达趋势,提示PPARγ可能在绝经后肥胖相关性乳腺癌的发生、演变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郭银谋郭勇高建芝
关键词:乳腺肿瘤肥胖症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相关内皮生长因子与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OX转录反义RNA(HOTAIR)相关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相关机制,为靶基因水平治疗肝癌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收集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肝癌及癌旁组织30对标本,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HOTAI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患者病变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HOTAIR、VEGF及VEGFR较癌旁组织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值分别为0.512、0.003、0.008)、肿瘤分期(P值分别为0.094、0.001、0.014)、门静脉癌栓(P值分别为0.065、0.046、0.031)、侵袭转移(P值分别为0.002、0.046、0.031)及复发转移((P值分别为0.001、0.003、0.021)密切相关.结论 LncHOTAIR相关VEGF信号通路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未来干扰-HOTAIR有望成为肝癌临床治疗中新的着眼点.
高建芝谢芳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内皮生长因子
肢体缺血预适应改善脂联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效应
腾清蕾高建芝王永玲赵林静高亚男李东亮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增加及心脏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亦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尽快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是非常有限的治疗措施。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流后由于能量代谢障...
关键词:
关键词:脂联素介入治疗
肝细胞癌癌组织Hic-5和COL1A1表达及其对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氧化氢诱导的克隆基因-5(Hic-5)和Ⅰ型胶原α1链(COL1A1)表达及其对H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6年7月我院行肝癌切除术的HCC患者97例,术后取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组织Hic-5和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随访3年。结果HCC患者癌组织Hic-5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6.5%,P<0.05),其mRNA阳性率为66.0%,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5.8%,P<0.05);HCC患者癌组织COL1A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5.8%,P<0.05),其mRNA阳性率为78.4%,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9%,P<0.05);TNMⅠ~Ⅱ期患者癌组织Hic-5 mRNA阳性率为56.4%,显著低于Ⅲ~Ⅳ期者(78.6%,P<0.05),COL1A1 mRNA阳性率为70.9%,也显著低于Ⅲ~Ⅳ期者(88.1%,P<0.05),存在门静脉癌栓患者癌组织Hic-5 mRNA阳性率为82.5%,显著高于无门静脉癌栓者(54.4%,P<0.05),COL1A1 mRNA阳性率为90.0%,显著高于无门静脉癌栓者(70.2%,P<0.05);随访的87例患者生存时间为8.2~3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6.0(14.6,36.0)个月;癌组织Hic-5阳性表达患者3 a生存时间为26.3(16.1,36.0)月,显著短于Hic-5阴性者【36.0(30.6,36.0),P<0.05】,3 a无事件生存时间为21.4(11.7,36.0)月,也显著短于Hic-5阴性者【36.0(24.2,36.0),P<0.05】。结论HCC患者癌组织Hic-5阳性表达预示术后生存时间缩短,其原因可能与肿瘤分期差或门静脉存在癌栓有关。
顾世玉秦文举高建芝薛明辉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癌切除术
多发性硬化并球后视神经炎8例
2005年
目的了解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例M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视力下降8例,眼震3例,意向性震颤3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有2个以上不同部位的病灶8例,病程在1年以上8例,有2次以上的缓解与复发8例,年龄除1例为5岁外余均大于10岁。结论视力减退,眼底正常,反复发作与缓解2次以上,病程超过1年的10岁以上儿童,CT和(或)MRI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超过2个以上部位病灶可考虑MS的诊断。
余涵高建芝张向东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球后视神经炎儿童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降低血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脂指标以及脂肪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高脂血症组大鼠血清TG、Tch及VLDL-ch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TG、Tch及VLDL-ch水平较高脂血症组均显著下降(P<0.01),高脂血症组大鼠血清HDL-ch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HDL-ch较高脂血症组显著增高(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高脂血症组大鼠脂肪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辛伐他汀组大鼠脂肪细胞凋亡指数较高脂血症组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辛伐他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促进脂肪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侯慧芳高建芝王淑秀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
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制成药效成分的各原料组成按质量份为:怀山药10-30份、茯苓10-20份、党参5-15份、黄芪5-15份、白扁豆10-20份、桔梗6-12份、补骨脂6-12份、肉豆蔻6-12份、薏苡仁...
李公文高建芝赵文峰郭勇刘兴霞腾清蕾杨秀珍拾薇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