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茹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埃索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06年
- 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是第一个单纯的质子泵抑制剂的旋光异构体。为壁细胞的特异性抑制剂,呈弱碱性,对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产生抑制。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约占整个消化性溃疡的80%。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应占重要地位。现就埃索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 高建茹李胜棉
-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药理学
- 胃癌及胃癌术后患者胃电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胃电图检测,了解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胃电变化。方法对27例胃癌患者和27例胃癌术后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胃电图检测。结果①胃癌组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②胃癌术后组主频和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胃动过缓百分比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③胃癌术后患者主频、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和主功率低于胃癌患者(P>0.05),胃动过缓百分比高于胃癌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和胃癌术后患者均存在胃电节律紊乱,胃癌术后患者胃电紊乱率高于胃癌患者。胃电图检查是评价术后残胃功能的一项非侵入性的方法。
- 高建茹李胜棉姚树坤张慧明
- 关键词:胃电图胃癌手术
- 胃癌患者胃电变化与胃排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了解胃癌患者胃电变化与胃排空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同时进行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结果①胃癌组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低于对照组。②正常对照者中胃排空正常率75.0%(15/20);胃癌患者中胃排空正常率33.3%(19/27)(P=0.007)。胃排空延迟的胃癌患者中,胃电图异常率83.3%(15/18);胃电图异常者中胃动过速73.3%(11/15);胃动过缓26.7%(4/15)。胃排空正常的胃癌患者中胃电图异常33.3%(3/9),均为胃动过速。③胃癌组餐前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正相关(P<0.05),胃动过速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主要表现为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下降,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升高。胃癌组餐前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正相关,胃动过速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负相关。
- 何宏涛李胜棉高建茹
- 关键词:胃肿瘤胃电描记术胃排空
- 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老年结肠多发息肉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老年结肠多发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5月笔者应用无痛肠镜下APC对61例老年患者结肠多发息肉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了无痛肠镜下APC检查及治疗,且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无痛肠镜下APC治疗老年结肠多发息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操作简便、快捷。
- 高建茹张慧明赵凯丰
- 关键词:结肠息肉氩离子凝固术
- 小肠息肉致肠套叠肠扭转一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女,46岁。主因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4h急诊入院。患者4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疼痛,较剧烈,呈持续性,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无呕血,共呕吐10余次,吐后腹痛无缓解。无排气、排便,无发热。
- 张慧明高建茹王懿
- 关键词:小肠息肉肠套叠肠扭转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胃电变化与胃排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胃平滑肌始终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决定和控制着胃平滑肌收缩和舒张。胃平滑肌产生的生物电可传导到体表,胃电图(EGG)是通过腹部体表电极记录胃肌电活动的一项非侵入性方法。胃癌患者可能存在胃电节律紊乱。目前胃癌患者胃电...
- 高建茹
- 关键词:胃电图胃排空胃癌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D105的表达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D105的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37例乳腺癌,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10位健康成年女性血清S-CD105的浓度。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浓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女性(P=0.021);手术前组血清S-CD105浓度明显高于术后30天组(P=0.000);术后30天组血清S-CD105浓度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女性之间无差异(P=0.311);进一步研究发现:肿瘤最大直径>5cm、淋巴结转移≥4枚、临床TNM分期Ⅱ期以上以及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阳性的患者,血清S-CD105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1例骨转移患者血清S-CD105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手术前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相关,表明其具有评价预后的临床价值。1例术后骨转移患者血清S-CD105浓度显著升高,表明其可能具有监测复发和转移的临床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张慧明范忠林马力高建茹
- 关键词:乳腺肿瘤手术血清
- 血清S-CD10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S-CD10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35例(结直肠癌组)、结直肠息肉10例(结直肠息肉组)和健康体检者1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S-CD105的浓度,观察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预后。结果结直肠癌组术前S-CD105浓度均高于术后及结直肠息肉组、对照组(P〈0.05);结直肠息肉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术后S-CD105浓度均低于结直肠息肉组和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105浓度随着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升高及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增强而明显升高(P〈0.05);术后1~3年发生远处转移的5例结直肠癌血清S-CD105浓度明显升高。结论血清SCD105表达对评价结直肠癌的预后和监测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张慧明陆光生高建茹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