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期间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中26例发生术后咽瘘(15.76%),其发生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型、术前放疗、手术时间、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营养不良、鼻饲时间、术后感染有关(P〈0.01)。结论喉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预防术后咽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重视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有助于预防咽瘘的发生。
- 高琳黎万荣付文广
- 关键词:全喉切除术咽瘘
- 贝伐单抗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作用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贝伐单抗、5-FU单药及其联合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增殖抑制,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贝伐单抗单药及5-FU单药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显著协同作用(P<0.05)。贝伐单抗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5-FU则使细胞阻滞于S期。两药联合治疗同时产生G0/G1及S期阻滞。联合组凋亡率显著高于任一单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单抗和5-FU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能产生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 高琳付文广李雷激
- 关键词:喉癌贝伐单抗5-氟尿嘧啶
- 肺结核继发中耳结核1例
- 2010年
- 中耳结核一般多继发于肺结核病,自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之后,中耳结核才得以确诊。发病率19世纪初为13%,近20年来由于有效的抗痨药物的问世,肺结核发病率已明显降低,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现已很少见到。我科2009年9月诊治一例肺结核继发中耳结核,现报道如下:
- 高琳李雷激黎万荣
- 关键词:中耳结核肺结核病继发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结核杆菌抗痨药物
- 耳部轴型皮瓣的临床运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耳部轴型皮瓣在耳廓、耳周皮肤及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含颞浅动脉、耳后动脉的耳前后轴型皮瓣修复因肿瘤、外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耳廓皮肤、软骨及耳前皮肤组织缺损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耳前、耳后轴型皮瓣转移至缺损处修复缺损,行二期断蒂及皮瓣整复术。结果 16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存活,断蒂后皮瓣移植区皮片色泽正常、能最大程度维持耳廓的外观形态。结论轴型皮瓣血供好,皮瓣存活率高,尤其适用于修复血循环差的部位如耳廓的缺损,且轴型皮瓣丰富的血供对于防止感染造成菜花耳畸形。
- 李雷激覃纲高琳刘跃华祝琳费静赵冲
- 关键词:轴型皮瓣缺损肿瘤外伤
- 轴型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附38例报告)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头面部轴型皮瓣在修复因肿瘤、外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颜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轴型皮瓣修复因肿瘤、外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颜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额部、鼻唇沟、耳前、耳后轴型皮瓣转移至缺损处修复缺损。结果:38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存活,行二期断蒂及皮瓣整复术后外形满意。结论:各种原因造成颜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采用临近含知名血管的皮瓣修复创面,二期行断蒂及皮瓣整复术,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证有足够的供皮区,修复较为容易,尤其是对于感染病例,轴型皮瓣血供好,皮瓣存活率高,对防止感染扩散造成毁容的病例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 李雷激覃纲刘跃华祝琳赵冲高琳费静
- 关键词:轴型皮瓣缺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