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桂荣

作品数:61 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1篇多巴
  • 9篇帕金森
  • 9篇帕金森病
  • 9篇病毒
  • 8篇毒性
  • 8篇缺血
  • 8篇脑炎
  • 8篇病毒性
  • 7篇凋亡
  • 7篇脑缺血
  • 7篇病毒性脑炎
  • 6篇蛋白
  • 6篇左旋多巴
  • 6篇细胞凋亡
  • 6篇发病
  • 5篇单纯疱疹
  • 5篇多巴胺
  • 5篇血压
  • 5篇异动症

机构

  • 55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襄樊市中心医...
  • 4篇湖北省新华医...
  • 3篇武汉市普爱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随州市曾都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随州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团风县人民医...

作者

  • 61篇魏桂荣
  • 24篇梅元武
  • 14篇孙圣刚
  • 12篇张敏
  • 9篇曹非
  • 7篇董继华
  • 6篇袁光雷
  • 6篇牛轶瑄
  • 6篇童萼塘
  • 6篇曹学兵
  • 5篇徐岩
  • 5篇方瑗
  • 5篇邢宏义
  • 5篇徐芳
  • 4篇杨虹
  • 4篇骆芳
  • 3篇张莉萍
  • 3篇詹浩
  • 3篇李红戈
  • 3篇陈莉

传媒

  • 7篇卒中与神经疾...
  • 5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康复
  • 2篇药物流行病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物...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K5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CDK5的表达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Roscovitine(CDK5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其纹状体区CDK5、Thr-34位点和Thr-75位点磷酸化的DARPP-3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ID大鼠毁损侧纹状体区CDK5表达量和Thr-34位点磷酸化的DARPP-32水平均较非LID组显著增高,而Thr-75位点磷酸化的DARPP-32表达与非LI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经Roscovitine治疗后,前两者表达均显著下降,而后者较LID组显著增加,同时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明显减少。结论DARPP-32的Thr-3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的增高与LID的形成关系密切。CDK5的表达增强与机体稳定内环境的代偿性反应有关。
牛轶瑄孙圣刚魏桂荣张允建徐岩曹学兵
关键词:异动症CDK5DARPP-32磷酸化修饰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神经损害与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的关系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 (TM)的脑神经损害的特征 ,及其与脑脊液 (CSF)免疫球蛋白 (Ig)和白蛋白 (Alb)的关系。方法 将确诊的 4 8例TM患者分为两组 :无脑神经麻痹TM组 (A组 ,30例 )和有脑神经麻痹TM组 (B组 ,18例 )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其CSFIg和Alb的含量。结果 B组中展神经受损最多 ,为 10例 (5 5 6 % ) ,其次为动眼神经受损 (6例 )。视神经、听神经损害分别为 4例、2例 ;B组CSF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 (P <0 0 0 1) ,CSFIgG、IgM、Alb含量 :A组分别为 (135 7± 4 1 4 )mg/L、(12 4± 3 3)mg/L及 (5 6 6 5± 2 71 8)mg/L ,B组分别为 (197 2± 4 5 1)mg/L、(36 7± 5 8)mg/L及 (813 3± 2 84 5 )mg/L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0 1)。结论 TM常有脑神经损害 ,且与血 脑屏障破坏。
邢宏义魏桂荣梅元武孙圣刚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神经损害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白蛋白
构建一种高产量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的方法(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背景:小胶质细胞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中有重要作用。体外原代培养是进行小胶质细胞功能研究的基础,但目前常用的一些经典培养方法存在步骤繁琐、产量过低的问题。目的:建立一种简易高产量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方法。设计:以细胞为单一样本的探索性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4/10在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新生(出生1d)昆明小鼠10只,雄性。方法:改进的培养方法以McCarthy等的经典培养方法为基础,通过提高初次接种密度,减少细胞离心过滤过程,进行不换液的营养缺失培养等重要改进,并使用低浓度胰酶-乙二胺四乙酸消化法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经MAC-1抗体免疫化学染色标记,计算MAC-1抗原阳性细胞,观察小胶质细胞培养的产量和纯度。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观察小胶质细胞形态。②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比较两种方法下小胶质细胞纯度、激活状态。结果:经典的McCarthy培养方法小胶质细胞培养周期为20d,产量为2×105个/瓶,细胞纯度为95%~97%;改进的方法小胶质细胞培养周期为15d,产量为1×106个/瓶,得到的小胶质细胞纯度为96%~98%。与经典的McCarthy培养方法比较,改进的方法周期短,产量提高了3~10倍。两种方法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纯度和细胞激活状态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新方法得到的小胶质细胞纯度与激活状态均与经典方法相似,但由于其步骤简单,周期短和有效提高了培养产量,为进行小胶质细胞功能特性以及在神经修复中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魏桂荣张敏董继华梅元武刘仁刚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及白蛋白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分析脑脊液 (CSF)免疫球蛋白 (Ig)和白蛋白 (Alb)对病毒性脑膜炎 (VM )、结核性脑膜炎 (TM )、化脓性脑膜炎(PM )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VM 5 3例 ,TM 40例 ,PM 14例患者CSFIg和Alb的含量。结果 IgG、IgM和Alb在TM和PM中均显著高于VM组 (P <0 0 0 1) ,且以PM升高最明显 ,但TM和PM间 ,Alb及比值变化无显著性意义 ;与VM相比 ,TM以IgG变化最突出 ( 75 %) ,PM以IgM变化为显著 ( 78%) ;Alb在TM和PM升高比例最高 ( 10 0 %)。PM 14例中有 12例 ( 85 .7%)、TM 40例中仅 6例 ( 15 %)符合典型CSF常规和生化改变。如果把CSFAlb >3 0 0mg/L和IgG >61mg/L作为条件 ,则TM的诊断阳性率达 3 8/ 40 ( 95 %)。结论 TM和PM血脑屏障的破坏明显大于VM ,CSFIg和Alb的含量检测弥补了CSF常规分析的不足 。
邢宏义孙圣刚梅元武魏桂荣
关键词: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SF白蛋白ALB病毒性脑膜炎脑膜炎
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被引量:2
2003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周期性瘫痪是甲亢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是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或瘫痪为临床特征,伴有钾代谢异常的神经系统疾病.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临床报道较多,但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报道较少.
袁光雷刘昌勤魏桂荣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
NGFI-β与左旋多巴治疗诱发帕金森病异动症形成关系的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β(NGFI-β)的表达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别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D2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纹状体区NGFI-β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SCH23390治疗后,LID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明显减少,而氟哌啶醇治疗后则无明显改变。氟哌啶醇治疗后纹状体NGFI-β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而SCH23390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纹状体区NGFI-β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ID的形成有关,直接通路活动异常及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参与大鼠LID的发生。
牛轶瑄魏桂荣曹学兵袁光雷徐岩孙圣刚
关键词:异动症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瘦素抵抗与老年男性肥胖高血压的关系(英文)
2005年
背景:目前已经了解血清瘦素与肥胖的关系密切,血清瘦素和胰岛素与伴有肥胖的高血压关系如何?目的:研究老年男性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瘦素抵抗与老年男性肥胖高血压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核医学科。对象:62例老年男性患者均来自2001-10/2002-0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年龄60~82岁。高血压的诊断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定标准: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高血压和21例正常血压的老年男性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老年男性肥胖患者和非肥胖者血压、体质量指数、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结果:高血压肥胖者较正常血压肥胖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分别升高1.8μg/L和2.7mIU/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212,2.395,P<0.01)。高血压肥胖者较非肥胖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分别升高2.7μg/L和4.7mIU/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348,5.113,P均<0.001)。高血压70岁以上者较高血压60~70岁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1.7μg/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767,P<0.05)。
邢宏义詹浩梅元武魏桂荣
关键词:肥胖症瘦素胰岛素高血压
病毒性脑炎患者肠道病毒RT-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初探(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CSF)进行肠道病毒(EV)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用1对针对EV多数血清型的特异性通用引物组建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43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SF进行临床检测,同时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病毒其他病原体检查,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SF肠道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EVRT-PCR)阳性者18人,占41.9%,临床症状、病情轻重与阴性者无明显差异,CSF蛋白和细胞数较高,可同时合并血中其他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结论EV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发病率高,并可合并其他病毒感染,EVRT-PCR与血清学检查结果存在不一致性,EVRT-PCR检查结果可指导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用药。
梅元武魏桂荣张敏董继华袁光雷陈运平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肠道病毒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平山病的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和总结平山病患者颈椎中立位和前屈位MRI的特点,探讨其对平山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7例平山病患者颈椎中立位MRI低位颈髓形态、颈椎曲线、失连接(LOA)、脊髓内T2WI高信号;前屈位硬脊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外间隙增宽伴流空信号等征象。结果颈椎中立位MRI低位颈髓萎缩、变扁10例(58.8%),颈椎曲线异常14例(82.4%),LOA征17例(100%),脊髓T2WI高信号影4例(23.5%);前屈位MRI硬膜囊后壁前移,低位颈髓受压17例(100%),硬膜外间隙增宽17例(100%),伴流空信号影16例(94.1%)。结论颈椎前屈位硬脊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外间隙增宽伴流空信号、中立位LOA等征象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朱青汪晶孔祥泉曹非魏桂荣
关键词:平山病运动神经元病
肌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肌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6-羟多巴胺(6-OHDA)组(B组),肌酸+6-OHDA组(C组),每组各10只。A组不注射6-OHDA,B组进行6-OHDA造模,C组在造模前5天每天给予肌酸(100 mg/kg)灌胃,连续两周,B组给予生理盐水4 ml灌胃。分别观察各组动物行为学、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6-OHDA立体定向注射后,实验大鼠出现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GSH含量降低、MDA水平升高;肌酸能够减轻动物行为学异常(P<0.01)、显著增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P<0.01),拮抗6-OHDA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P<0.01)。结论:肌酸对6-OHDA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徐芳魏桂荣
关键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元保护作用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变性病肌酸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