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文君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META分析
  • 4篇胃癌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易感性
  • 2篇早期胃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黏膜
  • 2篇黏膜切除
  • 2篇黏膜切除术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篇胃癌易感性
  • 2篇疗效
  • 2篇膜切除术
  • 2篇膜下
  • 2篇内镜
  • 2篇内镜下黏膜
  • 2篇内镜下黏膜切...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鲁文君
  • 4篇关泉林
  • 4篇姜雷
  • 3篇甘亮亮
  • 1篇魏晓东

传媒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94-2013.4),EMBASE (1994-2013.4), The Coc...
鲁文君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ETA分析
文献传递
新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所有比较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s,新辅助化疗组(CS组)、单纯手术组(S组)及新辅助放疗组共32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为1.20(1.13,1.27)。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1.16(1.03,1.30)、1.21(1.06,1.39)。无病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为1.33(1.22,1.46)。1年生存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新辅助化疗提高了食管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鲁文君姜雷甘亮亮关泉林
关键词: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单纯手术META分析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合格文献后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共4 673例患者,其中ESD组2 154例,EMR组2 519例。Meta分析显示,ES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EMR组,但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治愈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均P<0.05);并发症方面,两组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D组的穿孔发生率高于EMR组(P<0.05);ESD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低于EMR组(P<0.05)。结论:ESD治疗EGC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但手术时间长、穿孔率高,但以上结论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鲁文君姜雷甘亮亮么坤关泉林
关键词:胃肿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ETA分析
微RNA-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微RNA-146a(microRNA-146a,mi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miRNA-146a rs2910164多态性与胃癌罹患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研究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i dence interval,CI),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 :共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胃癌患者4 308例,非肿瘤对照者6 3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iRNA-146a rs2910164多态性与胃癌罹患风险无统计学相关性(C vs G:OR=0.95,95%CI:0.84~1.08;GG+CG vs CC:OR=1.05,95%CI:0.85~1.29;GG vs CC+CG:OR=1.12,95%CI:0.94~1.34;CC vs GG:OR=0.91,95%CI:0.71~1.16;CG vs GG+CC:OR=0.95,95%CI:0.88~1.03)。敏感性分析时剔除了异质性较大的一篇研究(Okubo等)后,C vs G及CC vs GG模型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84~0.95;OR=0.80,95%CI:0.70~0.91)。根据Lauren’s分型的亚组分析显示,GG vs CC+CG模型基因多态性与肠型胃癌的罹患风险增高相关(OR=1.24,95%CI:1.04~1.48)。结论 :mi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胃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甘亮亮姜雷鲁文君关泉林
关键词:微RNAS多态性疾病遗传易感性META分析
亚洲人群p53Arg72Pro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和CBM、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p53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胃癌易感性有关的文献,最后检索日期为2014年5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病例组及对照组p53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值)为效应指标,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用漏斗图和Egger图评估。结果在亚洲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携带杂合基因型(Arg/Pro)和突变纯合基因型(Pro/Pro)的个体发生胃癌的风险和野生纯合型(Arg/Ar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59,95%CI:1.025~1.33l,P=0.019)(P〈0.05)。结论与野生纯合型相比,携带杂合基因型和突变纯合基因型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
么坤魏晓东姜雷鲁文君关泉林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胃癌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