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庆秋

作品数:3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老年
  • 6篇基因
  • 5篇电图
  • 5篇动脉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病
  • 4篇心肌梗塞
  • 4篇心律
  • 4篇血管
  • 4篇梗塞
  • 4篇冠心病
  • 3篇心肌梗塞范围
  • 3篇心律失常
  • 3篇血浆
  • 3篇亚甲基四氢叶...
  • 3篇亚甲基四氢叶...

机构

  • 29篇潍坊市人民医...
  • 4篇潍坊医学院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寒亭区人民医...

作者

  • 33篇鲍庆秋
  • 13篇牟延光
  • 12篇刘同祥
  • 10篇赵令时
  • 7篇郝军强
  • 6篇李志玲
  • 5篇王娟玲
  • 4篇韩晓虹
  • 4篇高明军
  • 3篇王克平
  • 3篇张良
  • 3篇李秀芹
  • 3篇侯立新
  • 3篇姜保芹
  • 3篇张新才
  • 3篇孙韶刚
  • 3篇朱国明
  • 2篇杨秀英
  • 2篇刘玉梅
  • 2篇徐梅

传媒

  • 8篇潍坊医学院学...
  • 4篇实用心电学杂...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4篇1998
  • 1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误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WPW)误诊的原因。方法选择发生误诊的WPW患者65例作回顾性的心电图特征分析。结果发生误诊的WPW中A型40例、B型25例,基础心律P波消失者20例。因QRS波群波形变化发生误诊37例,因继发性ST-T改变而发生误诊23例,存在房性早搏时发生误诊5例。结论 A型较B型WPW易发生误诊,WPW所致QRS波群变化是误诊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在P波消失的情况下。
牟延光鲍庆秋刘同祥
关键词:心电图误诊分析QRS波群房性早搏心律
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的分子灯塔技术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分子灯塔技术检测 N5、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 FR)基因 C677T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针对野生型和突变型 MTH FR基因分别设计分子灯塔 (荧光 -淬灭修饰探针 ) ,检测 2 2 8例标本 N5 ,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C677T突变情况。结果 发现 MTHFR基因型有 3种 ,即纯合子突变 (TT型 )、杂合子突变 (CT型 )和野生型 (CC型 ) ,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8.0 %、49.5%和 3 2 .5%。每例标本均可明确鉴定其基因型。结论 分子灯塔技术是一种能够高度特异性、高通量、高度自动化检测 MTH FR基因突变的技术 ,而且这种技术还可运用于其他基因类似突变的检测 ,是一种检测已知基因突变的先进技术。
姜保芹朱国明于金华鲍庆秋徐梅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MTHFR心脑血管疾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鲍庆秋李志玲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心电图
ST段抬高对心肌梗塞范围的定量价值
1998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ST段抬高情况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是诊断AMI的重要证据。Aldrich等发现ST段抬高程度对以后的心肌梗塞范围(MIS)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并建立了ST段抬高推算MIS的公式,本文通过心电图与核素心肌显像的对比分析,探讨了ST段抬高推测MIS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变化确诊的AMI住院病人。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例被剔除,共31例符合标准。男27例,女4例,年龄46~76岁,平均59.66±9.84岁。
鲍庆秋贾清军
关键词:心肌梗塞范围ST段抬高溶栓治疗核素心肌显像心肌受损
全文增补中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被引量:1
1997年
快速性心律失常以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室颤等多见,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心动过速的类型、速率、发作持续时间及伴随的基础心脏病。随着电生理学、治疗学的进展,其中多数类型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但在根治前需作出更精确的诊断。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室结内折返引起的心动过速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60%。其机制为房室结内存在2条或2条以上功能各自独立、首尾相连的通道,其中一条有单向阻滞,另一条有传导延迟。当有足够的延迟时,可由适时早搏引发AVNRT。AVNRT分为慢快型和快慢型两种。慢快型为慢通道前传,快通道逆传。心电图特点为心率140~120次/min,节律均齐,QRS波与窦性相似,如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可呈宽大的右束支型。可有逆行P波(P'),常位于QRS波终末处,P'—R长,R—P'短(P'—R>R—P')。快慢型为快通道前传,慢通道逆传,此型少见。与慢快型不同的是,其发作持续时间长,不易中止;
王克平鲍庆秋
关键词:心律失常快速性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致心动过缓15例临床观察
2005年
鲍庆秋侯立新牟延光李宪秋陈延萍孙玉红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药物作用
心肌梗塞范围对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5
1998年
对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心肌梗塞范围(MIS)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Q-Td与MIS呈直线相关(r=0.3616,P<0.05)。提示Q-Td随MIS增大而增加,是大面积心肌梗塞易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机制之一。
鲍庆秋王克平
关键词:心肌梗塞QT离散度
老年人感染与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相关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张良杨秀英鲍庆秋李志玲刘长山
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其发病率在日前较高的水平上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多危险因素性疾病,而我们发现近期感染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  本课题选择186例...
关键词:
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心室起搏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心室起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65例,其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41~85(69.6±18.8)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主动电极41例,其中,主动电极间隔组1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心室间隔部;主动电极心尖组22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被动电极组24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结果主动电极间隔组、主动电极心尖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院后2,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无差异,但有1例出现被动电极脱位,、主动电极间隔组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组、主动电极心尖组延长(P〈0.05),被动电极组与主动电极心尖组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主动电极进行右心室起搏(无论心尖部还是室间隔部起搏)都是安全、可靠的。
刘同祥郝军强孙素贞鲍庆秋
关键词:主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间隔部
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21年临床总结
2004年
  我院自1983年4月先后对32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起搏治疗361例次,男168例,女156例,年龄8~89(平均60.3)岁.……
赵令时刘同祥郝军强韩晓虹鲍庆秋王娟玲牟延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