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小板
  • 3篇结核
  • 3篇肺结核
  • 2篇血小板计数
  • 2篇结核患者
  • 2篇活动性
  • 2篇计数
  • 2篇肺部
  • 2篇肺部感染
  • 2篇肺结核患者
  • 1篇血小板增多
  • 1篇医师
  • 1篇院内肺部感染
  • 1篇肿瘤
  • 1篇临床医师
  • 1篇结核病
  • 1篇结核性
  • 1篇化疗
  • 1篇活动性肺结核
  • 1篇继发

机构

  • 4篇浙江省天台县...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鲍秋红
  • 3篇王军伟
  • 1篇周华
  • 1篇杨青
  • 1篇丁慧珍
  • 1篇杨永红
  • 1篇陈茜
  • 1篇周建英
  • 1篇吴宗宝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小板计数在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部感染鉴别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部感染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85例肺结核患者与44例急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性质分为肺结核组与非结核性肺部感染组,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计数。结果:185例肺结核患者中血小板增多者占37.8%,均数为288.6×109/L;44例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中血小板增多仅占2.27%,均数为183.9×109/L,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5303,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较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明显偏高,血小板计数在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部感染鉴别中有一定的意义。
王军伟鲍秋红曹公银
关键词:肺结核病肺部感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变化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意义(附164例报告)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将164例肺结核患者按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正常组与血小板增高组,比较2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X线表现。结果肺结核患者中,血小板增多者占37.8%,血小板增多组病情较重。结论肺结核合并血小板增高多见,血小板计数与病情相关。
刘存安王军伟杨永红鲍秋红吴宗宝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继发血小板增多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鲍秋红丁慧珍王军伟曹公银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增多继发肺结核患者临床医师
肺癌化疗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6
2019年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411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病原体、耐药性及影响因素。结果411例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感染184例次,感染率达44.77%,分离的病原体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病毒、真菌和结核,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37.25%,其次为病毒感染,占15.69%。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常见,病毒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真菌以念珠菌和曲霉菌多见。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偏高,达26.67%,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仍保持低水平,为12.5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低蛋白血症、化疗周期长、高强度化疗及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基础疾病者是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检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以达到保障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对高危患者应做好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化疗周期及强度,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鲍秋红鲍秋红周华陈茜杨青
关键词:肺肿瘤化疗肺部感染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