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麻亚宁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振荡
  • 4篇线性振荡
  • 4篇非线性
  • 4篇非线性振荡
  • 3篇孕震
  • 3篇孕震机理
  • 2篇分维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调质
  • 1篇调质处理
  • 1篇奇妙
  • 1篇显微硬度
  • 1篇合金
  • 1篇分形
  • 1篇分形分维

机构

  • 6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麻亚宁
  • 4篇张贵杰
  • 4篇叶弘
  • 4篇高后秀
  • 2篇李桂杰
  • 1篇杨渝钦
  • 1篇李宝银

传媒

  • 1篇天津科技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第12届全国...

年份

  • 6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加应力场刺激下固体“类流态”胞区的响应特征被引量:7
2002年
介绍了在外加应力场刺激下固体“类流态”的响应特征。通过对几组CuZnAl合金试样进行压力实验和显微硬度测定 ,发现固体“类流态”胞区在应力场刺激下可以被诱发 ,而且试样上所施加的诱发应力在不同的尺度有明显的自相似性 ,这一点从其显微硬度的测定中能很好的反映。说明“类流态”胞区受应力场刺激时可以被诱发 ,而且诱发条件在宏观尺度上具有分形特征。
高后秀张贵杰麻亚宁李桂杰叶弘杨渝钦
关键词:非线性振荡分形分维显微硬度
“类流态”现象与裂纹形成被引量:2
2002年
实验发现调质处理和高温淬火的 4 5 #钢试样的裂纹周围均出现了“类流态”胞区 ,测定了胞区与基体的显微硬度 ,发现裂纹周围的“类流态”胞区比基体软 ,利用原子间结合力及薛罗根方程分析了裂纹形成与“类流态”现象相互促进的关系 .
李桂杰高后秀李宝银麻亚宁张贵杰
关键词:调质处理合金
固体类流态——物质存在的新方式
本文介绍了高后秀等在观察固态物质时取得的新发现——固体“类流态”这一除了固、液、气以及液晶之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状态由发现到证实的过程。常温常压下,在铜锌铝合金、铸铁、钢以及雨花石、辉长岩等固体材料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具...
高后秀麻亚宁叶弘张贵杰
关键词:非线性振荡孕震机理
文献传递
固体类流态——物质存在的新方式
本文介绍了高后秀等在观察固态物时取得的新发现——固体'类流态'这一除了固、液、气以及液晶之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状态由发现到证实的过程.常温常压下,在铜锌铝合金、铸铁、钢以及雨花石、辉长岩等固体材料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具有...
高后秀麻亚宁叶弘张贵杰
关键词:非线性振荡孕震机理
文献传递
外场刺激下类流态现象响应特征的研究
类流态是指除气、液、固、液晶以外一种新的物质存在状态.该实验对Cu-Zn-Al合金和45号钢进行常温常压金相观察,并从能量角度出发,对'类流态'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常温常压下金相观察,在临界点附近,发现Cu-Zn-Al...
麻亚宁
关键词:非线性振荡
文献传递
奇妙的分形与分维——固体“类流态”在地震研究中的运用
2002年
简单介绍分形理论,运用自相似理论将固体“类流态”的研究同地震的孕震机理研究联系起来。在Cu-Zn-Al合金中观察到由固体“类流态”胞区活动引起的天然破裂,这种天然破裂在时间、空间、强度上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在破裂区介质的硬度变化上呈现典型的非线性变化,将其运用到地震的孕震机理研究中,从地震开裂的破裂规律和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前兆场变化和前兆异常等方面比较两者的相似性,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叶弘麻亚宁
关键词:地震研究分形分维孕震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