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麻育源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入路
  • 7篇锁孔
  • 6篇锁孔入路
  • 3篇翼点
  • 3篇翼点锁孔入路
  • 2篇动脉瘤
  • 2篇尸体解剖
  • 2篇手术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夹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夹
  • 1篇动脉瘤夹闭
  • 1篇动脉瘤夹闭术
  • 1篇翼点入路
  • 1篇枕部
  • 1篇人脑
  • 1篇人脑胶质瘤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麻育源
  • 9篇兰青
  • 2篇朱卿
  • 1篇张玉海
  • 1篇贡志刚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的解剖学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的可行性和适应证,并报告其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完成眶上锁孔入路开颅后,通过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即第二间隙),观察基底动脉上段的显露,并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解剖数据测量。在临床应用中,经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9例。结果眶上锁孔入路通过第二间隙可显露基底动脉上1/3段,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1段和部分P2段)。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为(5.0±1.2)mm,磨除后床突,距离可显著增加(3.4±1.0)mm(P<0.05)。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延长线最远点到颅前窝的垂直距离为(12.4±2.3)mm,去除眉弓及部分眶顶,距离可显著增加(3.3±1.2)mm(P<0.05)。9例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通过眶上锁孔入路成功夹闭,术后随访6~12个月,病人恢复好。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可显露不高于颅前窝水平10mm,不低于后床突水平5mm的基底动脉。磨除后床突和切除眉弓及部分眶顶可分别增加基底动脉近端、远端的显露。眶上锁孔入路中,经第二间隙夹闭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是手术最佳路径。
麻育源兰青
关键词:基底动脉尸体解剖
翼点锁孔入路中面神经额支保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通过研究面神经额支与发际的相对位置关系,设计既能满足手术暴露需要,又不损伤面神经,同时符合美容要求的翼点锁孔入路切口。方法在14例(28侧)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上解剖面神经额支,测量面神经额支、发际在耳上基点-外眦线(AE)、额颧点-翼点线(FP)上的位置,测量鬓角、面神经额支入额肌最高点到FP的垂直距离。结果在AE线上,面神经额支最后支从发际内的前部(耳上基点前39.3 mm)穿过,面神经在其后的向上走行过程中与发际无交叉。结论以蝶骨嵴根部的体表投影为中心,作起于鬓角,沿发际前缘弧形向下,止于耳上基点前39 mm,位于发际内的长约5 cm的翼点锁孔入路切口,是不损伤面神经的理想切口。
麻育源兰青贡志刚
关键词:面神经翼点锁孔入路尸体解剖
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基底动脉远端动脉瘤的疗效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探讨经眶上眉弓锁孔人路微创手术夹闭基底动脉远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2006至2011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基底动脉远端动脉瘤患者12例,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2例于出血24h内急诊手术,7例在出血后3~14 d手术;3例于出血2周后手术.动脉瘤位于BA(基底动脉)10例,P(大脑后动脉)1~2段及P2段动脉瘤各1例.其中2例BA分叉部动脉瘤分别合并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多发动脉瘤,于手术中一期夹闭.术中磨除前床突、后床突各2例,离断后交通动脉1例,以扩大操作空间;1例术前于BA中置人球囊导管,以备术中出血时控制载瘤动脉近端.结果 12例基底动脉远端动脉瘤均完全夹闭,3枚多发性动脉瘤也在同一眶上眉弓锁孔入路下一期夹闭.手术中有1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经载瘤动脉临时控制后,完好夹闭动脉瘤.术后患者均神志清醒,无肢体活动障碍等残疾.结论 眶上眉弓锁孔入路下,磨除前床突或后床突骨质,可增加对基底动脉远端动脉瘤夹闭操作的空间;对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高度在前颅底水平1.5 cm以内者,经眶上眉弓锁孔手术入路夹闭安全、有效.
兰青麻育源朱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锁孔入路
翼点锁孔入路对海绵窦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翼点锁孔入路下对海绵窦的显露方法及显露范围。方法选取8个成年国人头颅标本,动、静脉分别灌注红、蓝色乳胶。以keyhole孔外侧水平2cm为中心,作起于鬓
麻育源兰青
翼点锁孔入路与标准翼点入路对脚间池、桥前池显露的对比研究
麻育源兰青
锁孔手术入路在后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后循环动脉瘤患者12例,包括基底动脉(BA)6例(基底动脉分叉部1例,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3例,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PCA)5例(PCA1-2段1例,PCA2段2例,PCA2-3段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1例。6例BA远端动脉瘤及2例PCA1-2段动脉瘤均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3例PCA2-3段动脉瘤采用颞下锁孔入路,1例PICA动脉瘤采用枕下外侧锁孔入路。结果12例手术中,动脉瘤完全夹闭9例,2例PCA2-3段巨大动脉瘤行孤立术及血栓切除术,术后脑血管造影(DSA)复查发现1例PICA动脉瘤夹闭不全,该动脉瘤呈葫芦形,手术中夹闭了动脉瘤远端大半,随访6个月无再出血。所有患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出院时,患者均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等残疾。结论锁孔入路下,可磨除前床突或后床突骨质,增加对后循环动脉瘤夹闭操作的空间;载瘤血管近端球囊导管控制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神经导航有助于对PCA远端动脉瘤的快速定位。个体化的锁孔手术入路应用于后循环动脉瘤手术行之有效:
兰青朱卿麻育源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后循环锁孔入路
人脑胶质瘤间质内化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人脑胶质瘤大部分在原发切除部位复发,常规化疗效果不佳。本文就新的胶质瘤化疗方法——间质内化疗的理论依据,各种间质内给药途径、缓释材料及近年来间质内化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麻育源兰青
关键词:间质人脑胶质瘤常规化疗给药途径化疗方法
2004年颅脑损伤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6
2007年
分析2004年度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年颅脑损伤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青壮年是颅脑损伤的高发人群,外来民工占全年颅脑损伤病例的比例相当大,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是主要致伤原因。预后与入院时GCS评分、年龄、损伤-入院时间密切相关。提示加强外来民工安全教育、规范驾驶员培训和加强交通执法可以降低颅脑损伤发病率,缩短损伤-入院时间可以改善预后。
麻育源张玉海兰青
关键词:颅脑损伤流行病学
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按照锁孔手术的理念设计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研究其显露范围,并与常规入路比较在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上的差别,以探讨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的可行性和手术适应症,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8具16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灌...
麻育源兰青
关键词:锁孔入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