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南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眼爆炸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眼爆炸伤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眼爆炸伤38例(5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根据情况辅助异物取出、视网膜光凝、硅油(气体)填充及人工晶体植入等术式,并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眼球重建程度及术后炎症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视力达0.02以上者占67%,0.2以上者占21%。所有病例眼球结构基本恢复,术后炎症反应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眼爆炸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重建眼球结构,提高术后视力,减轻炎症反应。
- 黄冠南王丽聪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曲安奈德眼爆炸伤
-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诊断与治疗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的临床、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20只眼)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治疗过程及术后效果,研究该病的临床、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B超、彩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先天性dxlt~球合并眼眶囊肿中发育异常的小眼球、眼眶内囊性肿物,典型病例两者之间存在沟通。10例患者同时摘除小眼球与囊肿并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有效改善外观,未影响眶骨发育。3例单纯摘除囊肿患者,保留小眼球可填充眶内容,外观影响较小,眼球有继续发育可能。2例术后缝合睑裂者,外观受影响。2例患者采用囊内液抽吸,术后复发。结论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可通过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小眼球与囊肿的沟通)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宜选同时摘除小眼球与囊肿并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小眼球发育较好者宜选单纯摘除囊肿+眼球修补术。
- 黄冠南张虹汪东宋国祥
- 关键词:先天性小眼球眼眶囊肿
- 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发病特点及眼表细胞学研究
- 目的:通过对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干眼常规检查及眼表细胞学分析,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的发病特点及眼表细胞学检测在干眼发病因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结缔组织病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均以右眼作为实验眼。所有研究对象行...
- 黄冠南
- 关键词:干眼结缔组织病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眼部毛细血管瘤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眼部毛细血管瘤的安全性。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接受糖皮质激素肿瘤内注射治疗的毛细血管瘤患儿140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出院患儿进行随访,以获得其目前身高、体重及血清钙数据,分为男女两组,分别计算和各年龄段的百分位数标准值的差值,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前后血钙浓度,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140例病人中,5例患儿毛发增多,4例有满月脸现象,糖皮质激素副反应的发生率为6.4%。所有的患儿在停药后的随访中均恢复正常。随访66例患者,占患儿总数的47.1%。经与该年龄段身高、体重标准值的对比分析,P〉0.05,与正常值无明显差异。检测18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钙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眼部毛细血管瘤安全、有效、副反应少,对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 刘洋黄冠南张虹宋国祥
- 关键词:毛细血管瘤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生长发育
- 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的发病特点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在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组结缔组织病患者60例120眼,根据有无Sjo¨gren综合征(SS)分为干燥(SS)组(18例36眼)和非干燥(NSS)组(42例84眼)。另选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行泪液分泌实验I(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FL)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IC)。结果研究组干眼发病率较正常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照组与SS组BUT、S-I-T和FL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S组与SS组比较BUT、S-I-T和F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NSS组中S-I-T与F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组印迹细胞分级评分高于NSS组和对照组,而NSS组高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的发病率高,且病情严重。印迹细胞学检查可准确地评价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干眼情况,有助于干眼的早期诊断。
- 黄冠南王丽聪
- 关键词:干眼结缔组织病印迹细胞学
- 糖尿病干眼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8年
-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环境的改变,干眼已经成为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可引起眼部多种并发症,如白内障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近年研究发现高血糖及糖尿病人群干眼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糖尿病亦是干眼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目前糖尿病干眼的相关机制及临床特征尚不完全清楚,多数研究只针对单纯干眼患者,本文将近年来糖尿病干眼患病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治疗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黄冠南苏龙赵少贞李国琪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干眼
- 三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对比三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难治性DME患者74例(10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眼均接受起始每月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1次,连续3个月或6个月,其后根据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和OCT检查结果进行按需治疗(PRN)或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IDI),即3+PRN、3+IDI+PRN或6+IDI+PRN。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纯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治疗组(3+PRN组)23例(35只眼)、3+IDI+PRN组27例(36只眼)、6+IDI+PRN组24例(33只眼)。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2个月。分析比较3组在随访期各时间点的BCVA、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玻璃体内注药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后各时间点3组BCVA均提高,CMT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3个月,3组间BCVA及C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3+IDI+PRN组BCVA为0.39±0.19,CMT为(326.25±57.33)μm,与3+PRN组[BCVA为0.53±0.21,CMT为(430.49±95.92)μm]和6+IDI+PRN组[BCVA为0.52±0.17,CMT为(428.76±81.28)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9个月和12个月,3+IDI+PRN组和6+IDI+PRN组的BCVA及CMT分别与3+PRN组[治疗后9个月:BCVA为0.51±0.18,CMT为(444.57±83.15)μm;治疗后12个月:BCVA为0.56±0.18,CMT为(454.63±100.54)μm]相比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3+IDI+PRN组和6+IDI+PRN组患者BCVA、CM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末,3+IDI+PRN组的玻璃体内注药次数为(4.75±0.60)次,明显少于6+IDI+PRN组的注射次数(7.33±0.65)次和3+PRN组的注射次数(7.23±1.33)次,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28,P<0.001)。3+PRN组、3+IDI+PRN组、6+IDI+PRN组患者治疗后眼压≥25 mmHg(1 mmHg=0.133 kPa)的发生率[8.57%(3/35)、25.00%(9/36)、27.27%(9/33)]和白内障的发生率[5.71%(2/35)、16.67%(6/36)、15.15%(5/33
- 马瑶郝胜利黄冠南郝维婷杨瑞芳苏龙
- 关键词:黄斑水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植入物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21例(21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0只眼(95.24%),下降者1只眼(4.7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术前平均为2.05±0.78,末次随访平均为0.68±0.66,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3,P=0.000)。围手术期18例血压升高,三通道建立后17例血压升高,术中11例血压反复升高,均给予相应处理后完成手术。术中清除玻璃体积血及增生膜,视网膜复位。术后并发症:短暂眼压升高3只眼,少量视网膜前出血4只眼,缺血性视神经改变3只眼,血液透析静脉置管后真菌眼内炎1只眼,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1只眼。结论围手术期合理处理的前提下,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治疗肾衰竭患者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 黄冠南苏龙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 结缔组织病患者结膜印迹细胞凋亡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膜印迹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在干眼发病机制研究与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结缔组织病患者60例(120眼)进行眼科病史询问、泪液分泌实验Ⅰ(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染色计分(FL)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有无Sjgren综合征分为非干燥综合征无干眼(NSS1)组、非干燥综合征干眼(NSS2)组、干燥综合征无干眼(SS1)组和干燥综合征干眼(SS2)组。并对其行结膜印迹细胞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结果结膜上皮细胞凋亡百分比除NSS1组与SS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8)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细胞凋亡百分比与FL成正相关(r=0.926,P<0.001),与S-I-T、BUT结果成负相关(r=–0.712,r=–0.818,P<0.001)。有无干眼和有无干燥均影响结膜上皮细胞凋亡量,且干眼与干燥有交互作用。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干眼眼表损害的重要因素,凋亡检测有助于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的诊断。干眼和干燥均可使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印迹细胞流式细胞凋亡检测是一项微创、有效的眼表凋亡检测方法。
- 黄冠南王丽聪张虹
- 关键词:印迹细胞学凋亡干眼结缔组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