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启功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3
供职机构: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硬化
  • 3篇阿德福韦
  • 3篇阿德福韦酯
  • 2篇乙肝
  • 2篇乙肝肝硬化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米夫
  • 2篇拉米夫定
  • 2篇肝炎
  • 1篇代偿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药物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婴儿

机构

  • 5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6篇黄启功
  • 1篇刘莉华
  • 1篇宫峰
  • 1篇马胜银
  • 1篇高军
  • 1篇谭娟
  • 1篇朱凤云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浆置换单独与联合治疗肝衰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置换(PE)单独与联合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肝衰竭并接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PMAS+PE组、DPMAS组及PE组各25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变化,计算4周有效率、12周生存率及终末期肝病模型3.0(MELD3.0)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RBC、PLT、Hb、TBil、DBil、TBA、ALB、MELD3.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三组治疗后TBil、DBil、TBA、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PMAS、PE组相比,DPMAS+PE组治疗后TBil、DBil、TBA更低,DPMAS组与PE组治疗后TBil、DBil、T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PMAS+PE组、PE组相比,DPMAS组治疗后ALB更低,DPMAS+PE组与PE组治疗后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MAS+PE组、PE组治疗后PTA均高于治疗前,PT及IN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PMAS+PE组比较,PE组治疗后PTA更高,PT及IN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PMAS组治疗后PTA低于治疗前(P<0.05),PT及INR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三组治疗后PT、INR、P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两两对比,治疗后PT、INR、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治疗后4周有效率DPMAS+PE组更高,MELD 3.0评分DPMAS+PE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12周无肝移植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PMAS+PE、DPMAS、PE均可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但DPMAS+PE更具优势,短期疗效及预后更好;三种模式对肝衰竭患者长期疗效的改善作用相当,DPMAS+PE和PE均可改善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但PE更具优势。
吕欣原刘莉华马胜银黄启功谭娟高军宫峰
关键词:肝衰竭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比较被引量:42
2018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持续48周,治疗开始后随访3年。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血,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期内不良结局(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外周血中HBV-DN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HBV-DNA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中PCⅢ、Ⅳ-C、LN、H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期内,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用于在病毒学应答及纤维化进程抑制方面更具优势,且可积极降低远期不良结局发生率。
朱凤云蒋明光涂玲玲黄晓雷黄启功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肝纤维化
对8例婴儿接种卡介苗播散性疾病患者的报道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婴儿因接种卡介苗引起的相关感染性播散疾病。方法:通过两个月对临床病例进行观察,以及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在培养结核菌的条件下,做出明确诊断,从而使其处理后的疾病得到相应的控制,本文以近两个月收治的8例病人,说明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引起播散性疾病是广泛存在的。结果:8例病人中,有4例是在接种卡介苗以前就患有其他疾病史的患者,其4例因接种卡介苗导致播散感染,并给予抗痨治疗。没有出现其他部位再感染的4例患者经过局部处理后明显好转。结论:婴幼儿在接种卡介苗以前,如果存在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史,切忌进行盲目接种。
黄启功
关键词:婴幼儿接种卡介苗
水飞蓟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安徽宿州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24周、48周后肝功能指标、血清病毒学指标及Child-Pugh评分。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逐渐降低,白蛋白(ALB)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升高,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8周后,两组HBeAg转阴率、HBVDNA<1000copies/mL比率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飞蓟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可抑制HBV复制,改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张丽娜蒋明光黄启功黄晓雷涂玲玲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肝功能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复发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再治疗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复发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停药后复发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再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组,予以单用拉米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组,予以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3组均为36例,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3组治疗后肝功能变化、Child-Pugh评分变化、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等指标差异,分析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HBeAb阳转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AST、ALT与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复发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黄启功
关键词:肝硬化肝炎乙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复发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药物研究概述被引量:3
2013年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患者的肾损伤,使患者产生种继发性肾小球性肾炎[1],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HBV-GN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清楚,其发生和发展与乙肝病毒感染肾脏细胞、乙肝病毒介导的伤害性刺激对肾脏的损伤、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和自身免疫系统的紊乱密切相关[2-3]。
黄启功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