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意明

作品数:4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艺术
  • 9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艺术
  • 8篇文化
  • 6篇情感
  • 4篇儒家
  • 4篇文化建设
  • 4篇民俗
  • 3篇艺术学
  • 3篇艺术学理论
  • 3篇原始思维
  • 3篇情感论
  • 3篇戏曲
  • 3篇孤儿
  • 2篇代文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情感
  • 2篇性善
  • 2篇性善论
  • 2篇宇宙观
  • 2篇元杂剧
  • 2篇杂剧

机构

  • 35篇上海戏剧学院
  • 4篇南京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四川音乐学院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38篇黄意明
  • 2篇秦惠兰
  • 1篇倪胜
  • 1篇孙伟科
  • 1篇李玉辉
  • 1篇李心峰
  • 1篇王曙轮
  • 1篇龙迪勇
  • 1篇李海艳
  • 1篇赵崇华

传媒

  • 6篇戏剧艺术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华夏文化
  • 2篇艺术百家
  • 2篇晨刊
  • 2篇文化遗产
  • 2篇中国美学研究
  • 2篇艺术管理(中...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戏曲艺术
  • 1篇江淮论坛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医古文知识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艺术评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0
  • 1篇199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思想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分析荀子《乐论》与《乐记》的尚情特色与情感教育观,比较《乐记》思想对于《乐论》思想的发展,文章认为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乐记》更强调"乐"直接来源于人情,是内在情感的发动。第二、相比较于《乐论》,《乐记》更明确地确立了"乐"的形上根据,不仅使"乐"具有一种本体论的高度,同时还具有了赞天地之化育的意义。第三、《乐记》和《乐论》对人性的看法不尽相同,《乐论》主要是自然人性论,而《乐记》则兼有自然人性论和性善论两种人性观。《乐记》的人性观对宋儒"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思想的成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黄意明
关键词:自然人性论性善论
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前沿高层论坛发言选编(下)
2022年
按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实践品格呼唤新使命、新担当和新作为,明确了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最为根本的自信,就是道路自信,这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于“以人民为中心”根基之上的真理性自信。以此为依据,这也将成为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及学科发展的自信之路。与此同时,我们以历史发展的线性视角,针对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学理论及学科发展中的交叉与融合态势展开全方位的探讨,尤其是针对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作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所面临的诸多焦点问题为探讨对象。
龙迪勇何成洲李凤亮孙伟科赵崇华黄意明李心峰李心峰倪胜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学科门类实践品格
在传奇与现实之间——重读史记《李将军列传》
2005年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李广保家卫国的功绩和其悲剧性的经历,让后人感慨良多。文章对统治阶级赏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命运弄人的揭示极为深刻,但司马迁在塑造李广忠勇形象的同时,其实还对其性格上的缺点进行了批评,并暗示这些缺点也是造就其悲剧人生的原因之一。但后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常常忽略了这一点,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和司马迁在谋篇布局上的有意为之有关。
黄意明
关键词:重读传奇悲剧人生史记悲剧性《李将军列传》
重阳话菊被引量:1
2000年
秦惠兰黄意明
关键词:重阳菊花茶药用价值
论中国艺术中的“气韵生动”境界--以绘画为主被引量:2
2022年
“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中的元命题,它不仅是书画领域所追求的审美境界,也对其他艺术门类产生影响。“气韵生动”虽然屡见于古代画论和书论,但古人却没有对其作出明确定义。今人或认为“气韵生动”是传神之义,或认为是艺术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总称,也有人以为是生命的节奏。考察画论等原典可见,“气韵生动”第一体现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即须在作品中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精神和生命情调,以及大自然生生不已的生命力;第二强调艺术生命感的获得,须合理处理画面和作品中的阴阳关系,阴阳关系具体表现为虚实、开合、藏露、形神、情景等关系:第三是要具有哲学意识,处理好“一”“多”关系,即在有限中体现无限,一般现象中体现普遍规律。此外,“气韵生动”还对作者的审美心胸提出了要求。
黄意明
关键词:气韵生动
元软实力“孵化器”:上海影视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2022年
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国内热议,各行各业就如何提升我国软实力献计献策。本文从软实力的文本义出发,认为软实力并非纯粹的新鲜事物,提升软实力要以元软实力为着力点。影视基地既是元软实力的集中展现,又是提升软实力的中间媒介,因此依托影视基地来提升软实力,可以预见成效将较为显著。上海影视基地建设既要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又要从自身出发,在元软实力上做文章,其目的最终仍是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实力,同时响应这一概念在国家层面的呼唤,助力上海与中国立足于世界之林。
黄意明陈丽丽
关键词:影视基地软实力
选择的困境:传统戏曲《秦香莲》、元杂剧《赵氏孤儿》之冲突研究
2020年
以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为参照,可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秦香莲》、元杂剧《赵氏孤儿》等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选择困惑。一般学者认为,《安》剧反映了安提戈涅所代表的亲情伦理及民俗信仰(自然法)与国王克瑞翁所代表的国家法律(人定法)之间构成的紧张与冲突,或者说反映了以克瑞翁为代表的国家价值和以安提戈涅为代表的家庭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最后是以安提戈涅违背人定法、牺牲生命,践行亲情伦理,成就了悲剧的净化效果。
黄意明李玉辉
关键词:《赵氏孤儿》安提戈涅《安提戈涅》元杂剧《秦香莲》传统戏曲
儒家“中和”思想的内在特质与吴地现代文化建设
中国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形成又和儒家中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它影响了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重建的时代,我们一...
黄意明
关键词:文化建设
文献传递
论明代后期戏曲中的佛教“觉悟”主题
2022年
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与佛教思想存在异常密切的关系。佛教主题是佛教思想影响戏曲的重要表现。明代戏曲中的佛教主题甚多,其中"觉悟"主题涉及个体在生命流变中对自我、生命、世相的觉悟,也是佛教核心义理和观念的体现。"觉悟"主题通过人物的定位、情节的安排、冲突的设置将佛教思想与戏曲故事有机融合。通过分析戏曲中的"觉悟"主题,不仅能了解佛教思想在中国民间和文学中的展开,更可以考察佛教思想影响戏曲的途径与方式。
黄意明李海艳
关键词:戏曲佛教觉悟主题
先秦儒学“欲情知”关系及定位被引量:2
2007年
先秦儒家关于关于“情”“欲”问题的看法,近来颇受学术界关注。考诸先秦儒家原典,“欲”“情”“知”三者常交织在一起,成为人性的内容。本文辨析了其间的关系:三者之中,“欲”是最基本的,相当于一种原初意志和生理本能,又可分为道德之欲与生理之欲。由“欲”而“情”,欲望的实现,引起情感的满足,两种欲望对应两种感情。“知”则对“情欲”进行调节。一些学者(以荀子为代表)不承认有道德情欲,故特别强调“知”的作用,以理性调节情欲;而另一些哲人(如孔孟)则重视道德情感也兼及“知”(智)。
黄意明
关键词:道德情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