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近视
  • 4篇角膜
  • 3篇青少年近视
  • 2篇点眼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按摩
  • 2篇眼液
  • 2篇少年
  • 2篇手术
  • 2篇青少年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中药
  • 2篇中药内服
  • 2篇综合疗法
  • 2篇综合疗法治疗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机构

  • 6篇攀枝花学院附...
  • 5篇攀枝花市中西...
  • 3篇攀枝花市第五...
  • 1篇攀枝花大学

作者

  • 14篇黄杨利
  • 4篇赵牧
  • 4篇冯驰
  • 3篇周莅斌
  • 1篇王彪
  • 1篇符晓波
  • 1篇陈丽
  • 1篇杨晓英
  • 1篇冉起
  • 1篇张大勤
  • 1篇何建华
  • 1篇赵牧
  • 1篇金红燕
  • 1篇孙丽丽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攀枝花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翼状胬肉与远视性屈光不正相关因素分析
2002年
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患翼状胬肉的480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视力低下的单纯翼状胬肉269只眼进行客观验光检查。结果 269只翼状胬肉患眼中伴发远视及远视散光210只眼(78.07%)、混合散光44只眼(16.36%),合计为94.43%,而近视眼及近视散光只占15只眼(5.57%)o结论 1、翼状胬肉好发于远视性屈光不正眼;2、远视眼的视疲劳易导致眼表的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是胬肉发病的基础;3、长期受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加重眼表的炎症,从而促成胬肉的发生和发展。
张大勤赵牧周莅斌黄杨利
关键词:翼状胬肉近视眼近视散光视疲劳慢性炎症紫外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早期近视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穴位按摩,短效睫状肌麻痹剂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将5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0例508只眼、对照组260例511只眼,在睡前滴双星明眼药水的同时,治疗组再行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规范治疗并随访60天,评价患者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辅助托品卡胺点眼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低度近视有良好的疗效。
周莅斌赵牧黄杨利冯驰
关键词:中药内服穴位按摩青少年近视
10-0尼龙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显微斜视术中球结膜切口使用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应用的比较。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内、外斜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41眼(对照组)球结膜切口使用10-0缝线缝合,30例38眼(观察组)球结膜切口使用8-0可吸收缝线缝合,均采用间断、线结埋藏式缝合,对两组术后1,2wk;1mo的切口愈合情况、患者自觉刺激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1,2wk观察组切口发生缝线吸收、切口豁开的眼数分别是7眼、15眼,总的发生率为39%,对照组无1眼发生缝线吸收、切口豁开现象,发生率为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观察组患者有33眼切口仍有缝线残留,患者眼部充血、异物感等不适建议拆线,拆线率87%;对照组在术后2wk时切口愈合良好,41眼全部拆线,拆线率100%,二者拆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22.30±5.45d,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5.50±1.7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wk两组眼部舒适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mo对照组眼部舒适度评分(2.57±0.50)高于观察组(1.81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斜视术后球结膜切口采用8-0可吸收缝线患者舒适度与10-0缝线比较并没有优势,由于缝线的过早吸收,反而出现切口的延迟愈合,建议显微斜视术后仍采用10-0缝线缝合球结膜。
黄杨利冯驰
多媒体训练系统重建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多媒体训练系统提高弱视患儿视力和重建双眼视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弱视患儿84例(155眼),随机分为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组43例(80眼,观察组)、传统弱视训练治疗组41例(75眼,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三级立体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轻度弱视的有效率为97.7%,中度弱视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分别为80.0%、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远视性弱视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0%,近视性弱视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分别为74.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双眼三级视功能都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系统在全面治疗弱视上具有方便、快捷、患儿依从性好、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能重建双眼视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黄杨利赵牧何建华
关键词:弱视
综合疗法治疗后部睑缘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部睑缘炎的综合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2例(204眼)后部睑缘炎患者根据其是否伴有泪膜功能异常分为单纯型和泪膜功能异常型,全部进行局部热敷、睑板腺按摩、抗菌素眼液及眼膏点眼,同时配合人工泪眼等综合治疗,分...
黄杨利
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的统计学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7/09在我院屈光矫治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102例199眼,分别行OCT及超声测厚法测量角膜厚度,经统计学检验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99眼经OCT所得结果为532.478±29.49μm,超声测厚仪所得结果为541.47±29.00μm,行配对t检验(t=14.805,P=0.000),认为两种测量方法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以超声测厚结果为标准将角膜厚度分4组进行配对t检验,角膜厚度≤500μm时,OCT测量角膜厚度值(479.07±11.57μm)与超声结果(486.47±7.2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500μm<角膜厚度≤550μm时,OCT测量角膜厚度值(520.34±12.56μm)与超声结果(529.16±12.4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50μm<角膜厚度≤600μm时,OCT测量角膜厚度值(554.99±14.02μm)与超声结果(563.93±10.1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角膜厚度(600μm时,因为例数太少未作比较。结论:传统的超声测厚与OCT对角膜测厚结果有一定差异,并具统计学意义,但在临床意义上二者仍有较好的相符性,可以作为准分子手术前的评估参考。
黄杨利冯驰孙丽丽
关键词:OCT角膜厚度
综合疗法治疗MGD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MGD患者122例(244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将MGD分为1、2、3、4级,分别给予局部清洗、热敷、睑板腺按摩、抗生素眼液/眼膏及人工泪液等综合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105例(210眼)经治疗后最终治愈,好转16例(32眼),无效1例(2眼),总有效率为99.18%,其中1、2、3级治愈率分别为100.00%、100.00%、86.54%,明显高于4级16.67%,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G是一种可致眼表炎症及损伤的慢性疾病,睑板腺受损程度越重,刺激症状越明显,治疗效果也越差,用综合疗法治疗MGD可提高治愈率。
黄杨利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综合疗法
激素类眼液引起霉菌性眼内炎1例
1999年
目前,激素类眼液在眼科的应用很普遍,但应用不当则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我院曾有一患者因长期滴用激素类眼液而导致霉菌性眼内炎,现报告如下:
黄杨利
关键词:霉菌性眼内炎激素类眼液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对比敏感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的青少年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了解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3-03-01/2014-05-30首次在我院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4例156眼,其中男40例,女44例,平均年龄12.60±2.03岁,平均等效球镜度(SE)为-3.65±0.79D。将所有患者按屈光度不同分为A组(-0.75^-2.00D),B组(-2.25^-4.00D),C组(-4.25^-6.00D)。所有患者每晚配戴8h以上,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1、6、12mo接受裸眼视力(UCVA)、主觉验光、矫正视力(BCVA)、对比敏感度(CSF)检查,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视力和等效球镜比较:A、B、C三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6、12mo裸眼视力明显提高,SE下降,配戴前与配戴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异常(P<0.05),而配戴后1、6mo与12m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前后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比较:A、B、C三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6、12mo对比敏感度各空间频率与戴镜前相比:在低空间频率(3c/d(周弧度))和高空间频率(18c/d)基本无变化,在中空间频率(6、12c/d)A、B组均表现为较戴镜前略有增加,而C组表现为较戴镜前略有降低,但戴镜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配戴能提高裸眼视力,同时对整体视觉质量并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杨利陈丽金红燕吴元菊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视觉质量
保温桶爆炸致角膜裂伤1例
2002年
黄杨利
关键词:角膜裂伤眼损伤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