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林喜

作品数:57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脏
  • 10篇狼疮
  • 9篇系统性红斑
  • 9篇系统性红斑狼...
  • 9篇红斑
  • 9篇红斑狼疮
  • 7篇疗效
  • 7篇骨髓
  • 6篇心肌
  • 6篇衰竭
  • 6篇细胞
  • 6篇梗死
  • 5篇心肌梗死
  • 5篇预后
  • 5篇重症
  • 5篇骨髓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心力衰竭
  • 4篇休克
  • 4篇疗法

机构

  • 52篇汕头大学医学...
  • 8篇汕头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作者

  • 57篇黄林喜
  • 31篇吴贤仁
  • 9篇杨敏
  • 8篇陈广玲
  • 6篇刘骏达
  • 5篇李玉光
  • 5篇闫纯英
  • 5篇陈畅
  • 5篇张钰
  • 4篇许杰州
  • 4篇林鹏洲
  • 4篇肖征宇
  • 3篇曾庆馀
  • 3篇丁洽烽
  • 3篇陈协辉
  • 3篇黄晓庆
  • 3篇陈英杰
  • 3篇林玲
  • 3篇黄少弼
  • 2篇刘元生

传媒

  • 9篇中国基层医药
  • 6篇河北医学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5篇岭南急诊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7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高龄大鼠缺血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从老年大鼠中动员出的骨髓干细胞归巢于梗死心肌和分化的能力,以及对缺血心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W istar大鼠分为3组:高龄心肌梗死+动员组、高龄心肌梗死组和青年心肌梗死+动员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 I)模型,动员组大鼠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干细胞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并归巢于心肌梗死灶,于建模后24 h、48 h和4周杀死各组大鼠,取出心脏,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方法观察老年大鼠心肌梗死灶、边缘区和正常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浸润及心肌再生的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比较动员前后外周血中CD34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应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老年大鼠心功能指标。结果:使用干细胞因子后,高龄动员组及青年动员组大鼠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两组大鼠心肌梗死灶均可见大量CD34细胞浸润;高龄动员组大鼠在制模4周时心功能指标显著比高龄心肌梗死组改善,而高龄动员组和青年动员组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改善。制模后24 h,高龄动员组大鼠和青年动员组大鼠心肌梗死程度轻,可见CD34阳性的幼稚心肌细胞样细胞,4周后瘢痕组织少,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作用下,从老年大鼠个体中动员出的骨髓干细胞归巢梗死心肌能力仍得到增强,有较多干细胞向梗死灶迁移,并向心肌细胞等分化,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改善心功能。
杨敏吴贤仁闫纯英黄林喜陈畅张钰陈广玲李玉光
关键词:心肌梗塞骨髓干细胞心肌再生
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在临时心脏起搏术支持下对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进行中毒抢救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随机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起搏组,18例)和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再进行解毒治疗.结果 起搏组18例经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右心室起搏成功并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配合解毒治疗措施后心律失常改善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P〈0.01).中毒治愈率起搏组为88.9%,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P〈0.05).结论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抢救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刘骏达黄晓庆范怀周黄林喜
关键词:心脏起搏中毒心律失常
实体肿瘤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实体肿瘤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67例实体肿瘤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5例)和存活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机械通气(MV)及年龄等相关指标。对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27.6±7.4)分、LAC(7.3±5.4)mmol/L高于存活组的(22.8±7.0)分、(3.4±1.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和LAC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实体肿瘤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伴有RDW和LAC升高者发生死亡的风险较高,预后差。
丁洽烽陈小华黄林喜
关键词:血乳酸红细胞分布宽度脓毒症休克实体肿瘤
机械通气对危重症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伴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2例伴呼吸功能不全需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同时取2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前的血树突状细胞平均计数为(184±078)×106/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196)×106/L(P<001);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的血树突状细胞平均计数为(369±139)×106/L,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危重症伴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近期可刺激血树突状细胞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血树突状细胞计数的变化,对评价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转归和疗效也有一定价值。
刘骏达黄林喜吴贤仁郑小河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院前静脉溶栓方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前瞻性试验,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未入选的病例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其疗效和近期并发症。结果3组的年龄、梗死部位、性别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再通率rtPA组(82.1%)明显高于尿激酶组(55.3%),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室壁瘤形成rtPA组(10.7%)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33.3%),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rtPA组与尿激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衰、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出血的发生率3组无统计学差异。4周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3组无统计学差异。心衰、死亡、室壁瘤形成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P<0.05),而两组恶性心律失常未见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快速、安全,可首选rtPA50mg溶栓,若有禁忌证,可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黄林喜陈妙英林鹏洲吴贤仁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药物疗法尿激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事件的特点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特点。方法:1996年7月至2001年12月连续住院SLE 91例为A组进行前瞻性研究,1990年1月至1996年6月的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B组;收集相关心脏症状、体征、生化、血清免疫学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狼疮心脏损害有心包积液、心瓣膜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等。A组诊断率为43.9%,B组是18.4%(P<0.001)。其中,A组和B组的心肌炎,心瓣膜病,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肺动脉高压诊断率分别为19.7%和8%,28.6%和3.2%(P<0.001),13.2%和13.6%,17.6%和11.2%,10.9%和7.2%,6.6%和0%。超声心动图发现率二组分别为36%和14%。二组各有8.8%以心脏病症状首诊。4例心肌炎并左心衰者用常规量洋地黄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13例原因不明的窦性心动过速均在病情活动期,抗SSA阳性者A组有90%,B组有50%出现心肌炎或房室传导阻滞。结论:狼疮可累及心脏各部分,心脏损害的诊断率有赖于医师的专业知识和警惕性。UCG可及早发现亚临床状态的心瓣膜病和肺动脉高压。狼疮心肌炎者对洋地黄可能过于敏感而易致毒性反应。不明原因的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提示病情活动,须给予足量激素。
许杰州黄林喜
关键词:诊断率心脏损害心瓣膜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SSA
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冠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并归巢于缺血心肌,建模后第24h、48 h和4周时处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梗死灶、边缘区和正常心肌组织CD34+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以及Ⅷ因子表达。结果使用干细胞动员剂后,动员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可见CD34+细胞浸润,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灶及周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MI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在大鼠AMI模型中,通过动员骨髓干细胞归巢于梗死灶内,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通过上调VEGF和VEGF受体Flk-1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促进缺血心脏功能恢复。
吴贤仁杨敏闫纯英陈广玲陈畅张钰黄林喜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血管再生侧枝循环
大剂量生脉注射液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观察及随访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房室传导阻滞(AVB)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7例AVB随机分为生脉治疗组(27例)和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观察病情、心电图、心率、毒副作用等变化,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恶化1例,有效率90%,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示:治疗组有效22例、恶化3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对照组分别为15例、9例、7例(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毒副作用2例(7.4%),对照组14例(4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生脉注射液毒副作用小,为AVB急性期安全、有效地治疗,可改善远期预后,减少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机会,值得急诊推广。
黄林喜吴贤仁方伟强林鹏洲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生脉注射液预后
45例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细胞学表现及治疗反应
2006年
目的:了解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学变化、临床意义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对45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病人进行骨髓细胞检查及4例骨髓活检,并与血象等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及观察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血象的变化。结果:SLE骨髓表现从增生明显活跃到增生受抑,以至再生障碍。最具意义的是增生受抑,但较外周血轻,且未见细胞形态异常。受抑发生率依次为巨核细胞/血小板抑制(46.7%),红系(42.2%)和粒系(15.6%)。3例呈再生障碍骨髓象。网状吞噬细胞(9例)及浆细胞(6例)增多,6例铁染色减少。15例肝脾淋巴结肿大者均呈增生性骨髓象。4例骨髓活检未见骨髓纤维化。治疗后血细胞减少均得以改善(P<0.001)。结论:SLE骨髓损害主要为骨髓各系受抑,少数再生障碍,骨髓受累程度较外周血轻;缺铁可能是狼疮贫血的部分原因;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骨髓增生;对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形态无异常者应警惕SLE可能。血细胞减少者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反应良好。
黄林喜吴贤仁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开放、随机对照方式,应用非诺贝特和多烯康治疗高脂血症12周,记录病人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后有关检查结果及副作用。结果:非诺贝特组服药12周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胆固醇脂蛋白(LDL-C)水平与O周比较分别降低18.9%(P
吴贤仁黄林喜
关键词:非诺贝特多烯康高脂血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