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
-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
- 2006年
- 目的探讨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Ⅲ期可手术乳腺癌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术前做2周期CTF(CTX+THP+FUDR)化疗,术后补充放疗、化疗;对照组除不做术前化疗外,手术及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达76.66%,术后病理肿瘤细胞出现变性、坏死。两组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60.52%和79.67%(P<0.01);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6.66%、50.00%和40.00%、23.33%(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Ⅲ期可手术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 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临床疗效
- 高龄肺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 1998年
- 作者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月对32例高龄肺癌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患者年龄均超过70岁,年龄最大82岁,占同期手术5.4%,无1例手术死亡。作者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延长,高龄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肺癌发病率中相对增加,高龄肺癌的外科治疗在胸科手术中越来越重要,高龄病人整个机体机能的降低并不绝对影响高龄肺癌病人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 黄河清章五一
- 关键词:肺癌外科手术老年人
- 综合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1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综合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NSCLC骨转移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中,采用化疗78例,骨磷治疗82例,接受局部姑息放疗64例,热疗10例,姑息性的外科手术治疗1例,10例因不能耐受放、化疗,只予支持、止痛治疗。所有患者通过以上综合治疗后,疼痛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a存活率为31.3%,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结论:NSCLC骨转移患者中大多数有疼痛症状,晚期NSCLC骨转移患者通过综合性、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 关键词:综合疗法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的初步观察
- 2006年
- 目的:初步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效果。方法:对8例采用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平稳。8例均得以随访,随访3个月时,6例乳腺肿物略有缩小,2例缩小近30%;随访6个月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30%,4例缩小50%,2例乳腺肿物消失;随访1a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70%,6例肿物消失。随访期间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空心针活检结果均为坏死组织,无肿物的局部复发。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副作用少,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 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 关键词:超声疗法
- 胸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胸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方法对52例胸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1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胸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仍然是安全的。
- 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 关键词:胸部肿瘤食管肿瘤糖尿病手术期间
- 持续肋间神经、胸膜阻滞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目的探讨持续肋间神经、胸膜阻滞镇痛(简称“持续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导管直视下置于相应开胸切口的肋间神经旁及连同胸管一道置于胸腔 ,用0.25 %布比卡因持续阻滞肋间神经与胸膜而达到镇痛效果 ,并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进行对比。结果持续阻滞镇痛的结果与PCIA结果无显著差异 ,无不良反应 ,无并发症。结论持续阻滞镇痛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实用、效果好 ,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胸外科术后镇痛方法。
- 吴才廖历兴黄河清吴小冰王翠琴张政
-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镇痛
- 后外侧切口肋间进胸在胸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评估肋间进胸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肋间进胸组与肋床进胸组对比。结果;肋间进胸组进入胸腔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显露效果较肋床进胸组稍差,但不影响手术;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较肋床进胸组为短。结论:肋间进胸径路有诸多优点,有临床实用价值,可做为一种常规的切口选择。
- 吴才章五一李太东胡荣敏黄河清
- 关键词:后外侧切口手术路径胸部外科手术
- 胸科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20例ASAI-II级的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肌注哌替啶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40例。PCIA药物以芬太尼为主,PCEA药物以低浓度布比卡因和吗啡为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3组术后镇痛效果,监测术前、术毕、术后6、24、48h的HR、RR、MAP、SpO2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PCIA组和PCE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肌注哌替啶组(P<0.01);术后6、24h的HR、RR值PCIA和PCEA组也明显低于肌注组;而SpO2则高于肌注组(P<0.01或P<0.05),3组之间MAP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皮肤瘙痒及拔尿管后排尿困难主要发生在PCEA组。结论:PCIA和PCEA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 廖历兴黄河清刘国天
- 关键词:胸科手术自控镇痛硬膜外腔
- 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肺癌继发肺脓肿患者术中采用逆行肺切除术,即先处理支气管后处理肺血管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恢复良好。结论: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外科治疗中是可行的。
- 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 关键词:肺癌肺脓肿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