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体质指数
  • 3篇性别
  • 3篇身高
  • 1篇新教
  • 1篇学生社团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定位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教学
  • 1篇社团
  • 1篇同身寸
  • 1篇取穴
  • 1篇教学
  • 1篇创新教学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黄传蔷
  • 5篇陈俊琦
  • 5篇黄泳
  • 5篇黄秀杰
  • 4篇廖韧赟
  • 4篇杨莹珠
  • 2篇陈燕贤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广东省针灸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462例华南籍大学生探讨影响手指同身寸长度的因素
2008年
目的探讨性别、身高、体质指数对华南籍大学生三种同身寸长度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462例大学生的性别,身高,体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一夫法)的实际长度的数据,然后用全变量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指寸、拇指寸、一夫法与诸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中指寸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差;拇指寸和一夫法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一般。诸因素对中指寸长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体质指教、身高、性别;诸因素对拇指寸长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性别、体质指数、身高;诸因素对一夫法长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性别、体质指数、身高。结论中指寸的长度变异仅有8.0%可由性别、身高、体质指数的变化来解释,其中体质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拇指寸的长度变异有46.6%可由性别、身高、体质指数的变化来解释,其中性别和体质指教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一夫法的长度变异有45.7%可由性别、身高、体质指数的变化来解释,其中性别和体质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
杨莹珠陈俊琦黄传蔷黄秀杰廖韧赟陈燕贤黄泳
关键词:体质指数身高性别
利用学生社团开展针灸创新教学
2008年
针灸教学学时少、课程紧,课堂教学重点抓住理论知识的传授。课余,则利用学生社团进一步开展针灸的创新教学。学生社团,提供了学生课后实践、加强理论学习、促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我院针灸教研室把学生社团活动拓展为教学的延伸,以传统知识为基础,扩展专业知识;以实践为手段,提高理论认识;以社团为单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行针灸教学模式的初步创新。
陈俊琦黄传蔷黄秀杰黄泳
关键词:学生社团针灸教学创新教学
基于462例华南籍大学生探讨影响手指同身寸长度的因素
目的:探讨性别、身高、体质指数对华南籍大学生三种同身寸长度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462名大学生的性别,身高,体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一夫法)的实际长度的数据,然后用全变量回归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指寸...
杨莹珠陈俊琦黄秀杰黄传蔷廖韧赟陈燕贤黄泳
关键词:体质指数身高性别
文献传递
基于462例华南籍大学生探讨影响骨度分寸长度的因素
目的:探讨性别、身高、体质指数对华南籍大学生骨度分寸长度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462例受测者头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的长度(头矢寸)、上肢步骤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肘腕寸)、胸腹胁部采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的长...
廖韧赟陈俊琦黄秀杰黄传蔷杨莹珠王扬国黄泳
关键词:性别身高体质指数
文献传递
基于华南籍大学生体质指数探讨同身寸和骨度分寸在穴位定位的综合运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3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在定位取穴时的综合运用。方法利用体质指数,把华南籍大学生分类,分别记录462名受测者3种同身寸和5种代表性骨度分寸的长度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折成针灸学特定意义上的"1寸",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中的均数间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同身寸和骨度分寸与体质指数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重度消瘦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用于上肢和背腰部诸穴,中指同身寸和一夫法同时也都适宜用于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而头部穴最适宜采用一夫法。对于中度消瘦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用于上肢和背腰部诸穴,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中指同身寸。对于轻度消瘦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用于背腰部诸穴,拇指同身寸和一夫法同时也都适宜用于上肢诸穴,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中指同身寸。对于正常者,拇指同身寸适宜于上肢诸穴,背腰部诸穴适宜于一夫法,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一夫法。对于超重者,中指同身寸和拇指同身寸都适宜于上肢诸穴,一夫法适宜于背腰部诸穴,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一夫法。对于肥胖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于上肢和腰背诸穴,中指同身寸和一夫法都适宜于下肢诸穴,中指同身寸也适宜于胸腹胁部诸穴,而头部诸穴最适宜中指同身寸。结论在临床取穴时,医者需因人而异,综合使用3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的方法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黄传蔷陈俊琦黄秀杰廖韧赟杨莹珠黄泳
关键词:取穴体质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