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艳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辰山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鼠尾
  • 18篇鼠尾草
  • 11篇鼠尾草属
  • 5篇传粉
  • 4篇杂交
  • 4篇物种
  • 4篇传粉者
  • 3篇植物
  • 3篇自然杂交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唇形科
  • 2篇丹参
  • 2篇丹参酮
  • 2篇多样性
  • 2篇野生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生理
  • 2篇生殖隔离
  • 2篇受性

机构

  • 18篇上海辰山植物...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植物园

作者

  • 21篇黄艳波
  • 15篇魏宇昆
  • 6篇王琦
  • 3篇杨蕾
  • 3篇李桂彬
  • 2篇马永鹏
  • 2篇孔羽
  • 2篇周翔宇
  • 1篇郭凤根
  • 1篇刘群录
  • 1篇张秀新
  • 1篇肖月娥
  • 1篇胡永红
  • 1篇叶喜阳
  • 1篇刘德团
  • 1篇陈晓亚
  • 1篇许华
  • 1篇彭东辉
  • 1篇王顺利
  • 1篇刘凤栾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园艺学报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药材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舌瓣鼠尾草退化杠杆雄蕊的相关花部特征及传粉机制被引量:8
2015年
杠杆状雄蕊是鼠尾草属(Salvia)物种形成的关键性状,背部杠杆传粉模式作为该属植物与传粉者精确互作的经典案例被广泛深入研究,但是在该属物种中还存在许多非典型的杠杆结构和传粉模式。雄蕊结构及其与传粉者互作的多样性,使得鼠尾草属成为研究植物传粉模式转变的模式材料,舌瓣鼠尾草(S.liguliloba)即是一种具非典型的退化杠杆状雄蕊结构和传粉特征的代表性物种。该文着重对舌瓣鼠尾草的花器官结构和传粉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具有短药隔杠杆的毛地黄鼠尾草(S.digitaloides)做比较分析,以期揭示退化杠杆可能的进化选择压力及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舌瓣鼠尾草具有较短的花冠、更窄的冠筒和较短的雄、雌蕊(p<0.05)。退化萎缩的雄蕊下臂,冠筒内的狭小空间限制了唯一的有效传粉昆虫——三条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推动雄蕊做杠杆状运动,而是靠近花药直接利用头部完成授粉。相比经典的杠杆状雄蕊结构及其传粉过程,小型花冠和退化杠杆雄蕊是对专一性和活跃度较高传粉昆虫的适应,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进化途径和繁殖策略。
黄艳波魏宇昆王琦肖月娥叶喜阳
关键词:适应进化
樱桃鼠尾草快繁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樱桃鼠尾草快繁装置及方法,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培育组件,用于放置樱桃鼠尾草,底盘,中心处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有用于与培育组件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转盘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驱...
周翔宇朱军杰尤黎明黄艳波陈纪巍
13种芳香植物挥发性萜类化合物比较研究
2023年
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技术,使用正己烷萃取法对唇形科、菊科、芸香科和伞形科中选取的13种芳香植物的萜类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统计学比较不同科中挥发性萜类的组成多样性以及成分差异。结果表明:13种植物材料中共有56种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其中唇形科最多(40种),菊科其次(35种),伞形科和芸香科含量较少。唇形科中鉴定到挥发性萜类的含量最高,其中倍半萜类组分显著低于单萜类组分;菊科中检测到的倍半萜氧化物含量相对较高,1-石竹烯是唇形科和菊科芳香植物所共有的成分;芳香植物所含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成分不同,种类也因物种而异。唇形科芳香植物最适宜作为提取挥发性萜类的材料,菊科芳香植物适宜作为倍半萜氧化物成分的提取材料。本研究可为相异植物材料活性组分的有效使用和科学开发及植物萜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胡玫黄艳波孔羽杨蕾周翔宇苏涛
关键词:唇形科菊科芸香科伞形科芳香植物
高山物种栗色鼠尾草(Salvia castanea Diels)访花昆虫多样性与传粉行为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唇形科鼠尾草属是世界性分布、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大类群,具有独特的传粉模式和多样化的生态类型及繁殖策略,以往对鼠尾草属的花结构和雄蕊杠杆的生态功能、雄蕊杠杆机制对传粉者空间变异的进化响应和表型选择等方面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至今对分布于不同区系代表性物种的传粉者组成、访花行为和繁育系统特征仍知之甚少。对分布于喜马拉雅东段至横断山高海拔地区栗色鼠尾草的传粉生态、交配系统和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014年至2016年的年际间、2014年晴天和阴雨天的传粉者组成和传粉行为变化,探讨了这些变化对繁殖成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年共发现栗色鼠尾草有9种访花昆虫,传粉者组成及其行为变化较为明显。2014年有桔尾熊蜂Bombus friseanus、灰熊蜂B.grahami、圣熊蜂B.religiosus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4种有效传昆虫,2015年仅有桔尾熊蜂是有效传粉者,而2016年的有效传粉昆虫改变为灰熊蜂和圣熊蜂。栗色鼠尾草的盗蜜现象较为普遍,主要盗蜜昆虫为灰熊蜂和桔尾熊蜂。桔尾熊蜂访花行为的年际变化较大,受天气条件的影响明显,同时其有效传粉行为可能显著影响了灰熊蜂的盗蜜行为。栗色鼠尾草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主要依靠传粉者进行授粉,缺少传粉者时低程度的主动自花授粉可为其提供繁殖保障,且没有花粉限制和近交衰退。研究揭示了在高海拔地区,多变的天气条件可能显著影响着鼠尾草属植物的传粉者种类组成、访花行为和传粉效率,进而影响植物的繁殖成效和种群稳定。有效传粉频率是保证栗色鼠尾草较高自然结实率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盗蜜强度对繁殖成功具有中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阐明高山鼠尾草物种的繁殖如何受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保证繁殖成功的可能策略奠定基础。
肖汉文黄艳波王琦王琦
关键词:鼠尾草属
鼠尾草属野生资源调查与引种保育
野生资源植物的引种与保育是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也是作为植物园的重要功能和使命。上海辰山植物园在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引种、保育与利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在鼠尾草属资源调查、引种栽培、杂交选育和可持续利用...
黄艳波魏宇昆王琦冯时谢东佑
关键词:鼠尾草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
鼠尾草属新品种‘奶油黄桃’‘草莓布丁’和‘提拉米苏’
2023年
‘奶油黄桃’‘草莓布丁’和‘提拉米苏’是从黄花鼠尾草(Salvia flava Diels)和栗色鼠尾草(S.castanea Diels)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三者花冠筒颜色均为紫色系,主要区别在下唇颜色,‘奶油黄桃’下唇紫色边缘与中央黄色相互晕染,‘草莓布丁’下唇为大块鲜黄色,‘提拉米苏’下唇则为紫红色,底色中分布有鲜艳的黄色斑点。三者叶形介于亲本之间,均可用于温带气候区的园林绿化。
刘清山常宇航黄艳波肖汉文刘德团马永鹏祁哲晨魏宇昆
关键词:鼠尾草属自然杂交
同域分布共享传粉者的鼠尾草属植物的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形成阶段、方式和强度不完全相同.为了揭示生殖隔离在鼠尾草属(Salvia)物种多样性产生和维持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本文研究了浙江天目山同域分布的舌瓣鼠尾草(S....
魏宇昆黄艳波李桂彬
关键词:机械隔离物种多样性自然杂交
云南高原鼠尾草属野生种中丹参酮类主要成分的差异分析
2023年
鼠尾草属是唇形科的代表性植物,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和类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为对照标品,对采集的8种野生高原鼠尾草甲醇提取的丹参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并通过统计学比较分析不同种鼠尾草与丹参体内4种丹参酮类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大叶鼠尾草根中富含二氢丹参酮Ⅰ;短冠鼠尾草叶中只检测到二氢丹参酮Ⅰ,根中可检测到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 A 3种丹参酮;其余鼠尾草种以及丹参中4种丹参酮都只在根组织中特有。甘西鼠尾草的丹参酮总量比丹参高,适合作为提取丹参酮的原材料,而云南鼠尾草、栗色鼠尾草和毛地黄鼠尾草适合作为提取丹参酮Ⅰ的材料。本研究为云南地区特有的高原鼠尾草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朱慧黄艳波孔羽苏涛
关键词:鼠尾草丹参丹参酮超高效液相色谱
鼠尾草属东亚分支的传粉模式被引量:9
2014年
简述了世界鼠尾草属传粉模式多样性,从宏观层面对东亚鼠尾草属分布中心———中国的鼠尾草属传粉模式进行归纳与总结。研究补充了以往所缺乏的东亚鼠尾草属核心类群的雄蕊结构和传粉模式,并提出雄蕊结构的可能进化方向。根据花器官形态、内部结构、雄蕊特征、花粉接触传粉昆虫的部位,将中国分布的鼠尾草属植物划分为3种模式类型:TypeⅠ,短药隔杠杆传粉模式(short-lever type),主要发生在弧隔鼠尾草亚属(subg.Salvia Benth.),其雄蕊药隔短,属原始结构类型;TypeⅡ,长药隔杠杆传粉模式(long-lever type),主要发生在荔枝草亚属(subg.Sclarea Benth.),雄蕊药隔明显伸长,是典型的背部杠杆传粉结构;TypeⅢ,退化杠杆传粉模式(degraded-lever type),主要发生在鼠尾草亚属(subg.Allagospadonopsis Briq.),花冠筒变短变窄,雄蕊下臂明显退化,传粉者无需进入冠筒即可取食花蜜,花粉触碰昆虫头部,进而杠杆作用弱化。研究表明,鼠尾草属传粉模式的进化趋向于提高传粉者的专一性,同时保证传粉过程的有效性、精确性和忠实性,推测具有退化雄蕊下臂的TypeⅢ模式可能更为进化。比较美洲和地中海2个进化分支的雄蕊结构和进化趋势,东亚多样性中心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毫无疑问,雄蕊结构与花器官和传粉功能高度相关,是适应传粉者的进化表型,它的进化对东亚分支的物种辐射与多样性形成可能具有关键作用。
黄艳波魏宇昆葛斌杰王琦
关键词:鼠尾草属
八种中国原产鼠尾草属植物耐热性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引种驯化的8种中国原产鼠尾草属(Salvia L.)植物为材料,测定了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APD值),比较这8种植物的耐热性差异,从而对其在引种地的高温适应性做出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8种鼠尾草属植物的LT50值在50~57℃,且均呈"S"型曲线上升。8种植物的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序为: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红根草(S.prionitis Hance)>南川鼠尾草(S.nanchuanensis H.T.Sun)>血盆草(S.cavaleriei Lévl.var.simplicifolia Stib.)>云南鼠尾草(S.yunnanensis C.H.Wright)>美丽鼠尾草(S.meiliensis S.W.Su)>南丹参(S.bowleyana Dunn)>佛光草(S.substolonifera E.Peter)。利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植物的LT50值与SAPD值大小排序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价鼠尾草属植物耐热性的指标。
冯时刘群录魏宇昆金冬梅李桂彬黄艳波
关键词:鼠尾草属耐热性叶绿素相对含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