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静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氯胺
  • 3篇氯胺消毒
  • 3篇氯消毒
  • 3篇超滤
  • 3篇出水
  • 2篇饮用水
  • 2篇水管
  • 2篇污染
  • 2篇硝化
  • 2篇硝化作用
  • 2篇管网
  • 2篇除污
  • 2篇除污染
  • 1篇氧化菌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处理
  • 1篇余氯
  • 1篇预处理
  • 1篇三卤甲烷
  • 1篇生物反应

机构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8篇李星
  • 8篇黄静
  • 8篇杨艳玲
  • 6篇奚璐翊
  • 3篇安东子
  • 2篇陈伟雄
  • 2篇赵乐乐
  • 1篇郭栋
  • 1篇李圭白

传媒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建设科技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粉末炭-超滤工艺出水氯和氯胺消毒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考察了粉末炭-超滤工艺(PAC-UF)除污染效果,以及膜后出水氯和氯胺消毒对微生物再生长的控制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对水质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AC-UF工艺能够高效截留水中胶体及致病微生物;对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ODMn)、254nm处的紫外吸光度(UV254)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04%,44.28%,44.94%和30.65%;在不消毒情况下,膜后出水在24h后均出现微生物再生长;氯胺对微生物持续抑制能力强于氯;所生成的THMs与HAAs分别比氯消毒降低63.42%和44.13%,并有效减少了溴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PAC-UF工艺出水采用氯胺消毒可使水质的安全性均得到提高.
杨艳玲奚璐翊李星黄静
关键词:氯胺消毒副产物
给水管网中硝化作用的形成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4台BAR反应器串联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形成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实际管网中的水质变化加以比较。测定显示,BAR4中首先出现氨氧化菌(AOB)生长、氨氮降解和硝酸盐氮浓度升高现象;当AOB数量稳定后,模拟管网中的氨氮浓度沿程降低,生物膜及悬浮态AOB数量、亚硝酸盐氮浓度沿程升高到一定值后降低。发生严重硝化的实际管网末梢pH值较出厂水的降低了0.7,出厂水余氯(3.0 mg/L)已不能控制管网中的硝化作用。由于受AOB检测手段的限制,应综合考虑氨氮、余氯、pH值及不同管网点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来判断管网中是否发生了硝化现象。研究表明,4台BAR反应器串联可以模拟发生硝化作用的实际管网中水质的变化。
赵乐乐李星杨艳玲黄静陈伟雄
关键词:硝化作用氨氧化菌氯胺消毒给水管网
不同预处理/超滤工艺的除污特性及氯消毒效能被引量:10
2012年
研究了直接超滤、粉末炭/超滤、混凝/超滤三种工艺的除污特性和相应的氯消毒效能。结果表明:三种超滤工艺的除浊率均能达到99%以上,但直接超滤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氨氮、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粉末炭/超滤和混凝/超滤工艺集合了超滤和预处理工艺的优点,除污效能得到强化。由于微生物个体生长和挤压变形,超滤膜后仍有少量菌落检出,加氯1.0 mg/L后,三种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在48 h内均优于国标要求;粉末炭/超滤、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均能降低氯消毒副产物生成势,且对HAAFP的去除效果较THMFP的好。
黄静杨艳玲李星奚璐翊李圭白
关键词:饮用水超滤粉末炭混凝氯消毒
MBR出水氯胺消毒对三卤甲烷的控制效果被引量:1
2011年
对MBR出水采用氯胺消毒,通过控制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的各影响因子,以使消毒效果达到最佳。试验结果表明:THMs生成量随着氯氨比值的降低而减少,氯氨比为(5∶1)、(4∶1)(、3∶1)、(2∶1)时的THMs生成量较氯消毒的分别降低了63.9%、72.5%、74.3%、75.2%。氯与氯化铵先后投加比同时投加具有更好的控制THMs生成量的效果,先氯后氯化铵、先氯化铵后氯的THMs生成量比同时投加的分别减少了约8.8%和34.4%。氯胺投量与THMs生成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47 8)。THMs的生成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但在接触10h后趋于稳定。pH值升高不利于THMs的生成,在pH值≥8后THMs的生成量趋于稳定。THMs的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但变化幅度不大。
奚璐翊杨艳玲李星黄静安东子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氯胺三卤甲烷超滤膜
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红水原因调查与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针对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经常出现红水现象,对实际供水管网进行了调查.从某城市供水管网中连续取样检测溶解氧、余氯、铁浓度、锰浓度、铁细菌和亚硝酸菌等重要水质指标,目的是探讨管网出现红水的原因.结果表明,管网出现红水地区的沉淀物主要成分为铁、锰,出厂水存在锰超标现象(Mn最大值达到0.33 mg.L-1),4个水厂出厂水拉森指数均>1,4个水厂供水量及硫酸盐、电导率等供水水质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别,管网中铁细菌及亚硝酸菌(100~103MPN.mL-1)存在水平较高.因此,出厂水本身腐蚀性是导致管网出现红水的潜在原因;其次,各水厂供水量和水质差异导致管网水在低溶解氧及低余氯条件下易发生红水现象;再者,管网中硝化作用严重,诱发微生物腐蚀供水管道.为此,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控制管网红水现象的主要措施.
赵乐乐李星杨艳玲黄静陈伟雄
关键词:铁细菌铁释放硝化作用
超滤工艺除污染特性及膜出水氯消毒效能被引量:6
2009年
本文研究了超滤工艺的除污染特性,考察了膜后氯消毒对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控制作用以及持续消毒能力。结果表明,超滤工艺对UV254和CODMn有一定的去处效果,但对氨氮去除作用不佳,对藻毒素MCRR和MC-LR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去除率达到56%-45%;对浊度、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有很高的去除效果。但是在不消毒和少量投氯情况下,超滤膜出水在第二天都出现细菌再繁殖现象;适量投氯后三天内超滤出水均未检测到细菌再生长,能够保证生物安全性。
奚璐翊杨艳玲黄静安东子郭栋李星
关键词:污染特性氯消毒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不同超滤及其预处理组合工艺除污染特性及氯消毒效能研究
研究了直接超滤、粉末炭-超滤、混凝-超滤三种超滤工艺除污染特性和相应氯消毒效能,结果表明:三种超滤工艺的除浊效果均能达到99%以上,但直接超滤工艺对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氨氮、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较差,粉末炭-超滤和混...
黄静杨艳玲李星奚璐翊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
UF与PAC—UF工艺的微生物去除及消毒效能研究
2011年
研究对比了UF工艺与PAC—UF工艺在不同运行阶段的除污染和微生物截留效能,采用微生物和余氯等指标初步分析了超滤出水中微生物增长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以及PAC对超滤出水生物安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运行阶段PAC-UF工艺出水的CODMn和UV254都远低于UF工艺,氨氮的去除率也较高,但积累了较多的亚硝酸盐氮。两种工艺在启动运行阶段和膜清洗后运行初期的消毒效果较好,长时间运行过程可造成超滤出水微生物数量增加,影响消毒效果。PAC—UF工艺出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茵群数小于UF工艺,在相同加氯量时消毒效果更好。在运行初期,PAC-UF工艺出水的余氯高于UF工艺,运行后期会出现余氯低于UF工艺现象。微生物指标和余氯保持的情况表明,两种工艺出水的最佳加氯量均为1mg/L。
奚璐翊杨艳玲李星黄静安东子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消毒余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