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坚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王船山抒怀词的主题思想
- 2016年
- 王船山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著论丰富,思想深刻,影响深远。船山的思想深受父兄、时局、生平际遇的影响,在其词诗作品中得到生动体现。文章撷取船山的抒怀词,通过挖掘其内涵、探析其主题的表现艺术、揭示其思想对抒怀词主题的影响三个方面展示船山抒怀词广深错杂的主题思想体系。
- 龙志坚王雅洁
- 关键词:王船山主题思想表现艺术
- 论徐志摩之思想境界被引量:1
- 2002年
- 徐志摩一生毁誉参半 ,然而至今中国人还是喜爱他 ,不只是因为他的诗 ,他在文坛上的贡献和地位 ,因为他在一个古老历史的国度里展现了对“新的政治 ,新的人生”的理想执着及对信仰。
- 龙志坚熊哲琰
- 关键词:境界
- 论《红楼梦》柔性文化的审美意蕴
- 2006年
- 柔性文化对《红楼梦》的濡染深及曹雪芹思维方式,柔性文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识,它积淀在作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巨大的张力制约着作者的审美和准审美乃至非审美的价值取向。文章试从《红楼梦》柔性文化的表征、根源、审美意蕴等方面,把握《红楼梦》文化中柔性特质及其审美显现。
- 龙志坚
- 关键词:审美
- 曾国藩诗文鉴赏论被引量:1
- 2006年
- 曾国藩是明清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论独具特色,传承更有创新,是他作为政治家兼文学家自身的写照。在审美标准上,提出“古文四象”说,即文章的识度、气势、情韵、趣味,进一步发展姚鼐“阳刚阴柔”之理论;在论文风格上,推尊“魁伟”“峥嵘”,发挥姚鼐“神理气味”说;在文章意境上,崇尚“雄奇之文”;在社会功用上,曾国藩要求诗文陶冶情操,以构架文人“意适神怡”、疗治心灵创伤的精神家园。
- 龙志坚张静
- 关键词:曾国藩
- 园林是首哲理诗——论《红楼梦》园林文化审美意蕴
- 2010年
- 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美学等内涵。从园林研究的角度来理解《红楼梦》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形态,无疑是很有魅力的学术课题。文章试从《红楼梦》园林文化所彰显的和谐美、个性美、静态美、柔性美等方面,把握《红楼梦》园林文化特质及其审美显现。
- 龙志坚
- 关键词:园林哲理审美
- 论禅宗与唐诗之融通被引量:3
- 2004年
- 唐代佛教与诗歌有新的融合 ,诗作中多涉禅语、用禅典、示禅机 ,以禅入诗进而以禅喻诗 ,禅之内涵可以开拓诗境 ,增补诗歌内涵与理论。文章试从诗与禅宗融通的基础、禅宗对唐诗融通与开拓的实践、禅宗对唐诗理论之开拓等方面作一探讨。
- 龙志坚舒解生
- 关键词:唐诗禅宗融通
- 人和与天和——钗黛审美观之比较
- 2005年
- 龙志坚
- 关键词:薛宝钗人化审美态度声色心思
- 论《红楼梦》服饰文化审美意蕴被引量:4
- 2011年
- 曹雪芹艺术表现最大的成功就是把服饰与色彩对应人物的感觉、感知、记忆、思维、情感联系起来进行描述反映。文章意在通过论述《红楼梦》的服饰与色彩描述在文学表现中所起的非语言信息传递效能,认识《红楼梦》服饰与色彩所表现的人物气质、审美、情感、志向及文化氛围等诸方面的意蕴。
- 龙志坚
- 关键词:服饰文化审美
- 一轴灰色的城市小市民生活图卷——论《骆驼祥子》次要人物群被引量:1
- 2004年
- 老舍名著《骆驼祥子》(已下简称"《骆》")的成功在于塑造了祥子这个主人公,而祥子的成功塑造与作品中众多次要人物群落的精彩刻画密切相关。文章着眼于这一被人忽视的联系,结合文本对《骆》的次要人物群落进行了重新解读。
- 董正宇龙志坚朱慧芳
- 关键词:《骆驼祥子》市民社会
- 论贾宝玉之精神世界被引量:2
- 2004年
- 贾宝玉是在才子佳人派小说盛行的时代末期出现的一个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人一贯乐天知命,对人生悲剧性感受不深的局限,具有时代意义。宝玉精神不仅具有美学之意蕴,也具有伦理价值。文章试对宝玉精神作小结探讨。
- 龙志坚
- 关键词: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