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钧

作品数:39 被引量:311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射频
  • 14篇射频消融
  • 14篇消融
  • 13篇肿瘤
  • 12篇切除
  • 11篇射频消融治疗
  • 11篇消融治疗
  • 10篇切除术
  • 7篇十二指肠
  • 7篇肝肿瘤
  • 6篇术后
  • 6篇灌注
  • 5篇血管
  • 5篇胰十二指肠
  • 5篇疗效
  • 5篇肝脏
  • 4篇胆道
  • 4篇胰十二指肠切...
  • 4篇胰十二指肠切...
  • 4篇十二指肠切除

机构

  • 38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第...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39篇丁钧
  • 26篇董家鸿
  • 16篇别平
  • 15篇马宽生
  • 12篇陈敏
  • 10篇张雷达
  • 9篇王曙光
  • 7篇冯春林
  • 7篇欧霞
  • 6篇范毓东
  • 6篇蔡景修
  • 5篇刘吉奎
  • 5篇李智华
  • 5篇韩本立
  • 5篇何振平
  • 4篇杨占宇
  • 4篇段恒春
  • 4篇李昆
  • 3篇吴乔
  • 3篇谭轶峰

传媒

  • 7篇消化外科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2007中国...
  • 1篇2009中国...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14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5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PET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45例功能性PET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定性诊断,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等检查进行定位诊断.实施胰体尾+脾切除术8例,肿瘤摘除术32例,胆胰结合部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术后给予相应化疗.结果 45例患者中,良性34例,恶性11例.肿瘤位于胰头8例,胰尾26例,胰体7例,胰腺内多发肿瘤4例;肿瘤直径为0.3~5.0 cm,其中〉2.0 cm者19例.术后8例患者出现胰液漏,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腹腔感染.33例胰岛素瘤患者中,5例多发肿瘤患者术后血糖未恢复正常,其中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口服胰岛素分泌抑制剂治疗,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7例胃泌素瘤患者术后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半年后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溃疡愈合,基础胃酸分泌及12 h胃液量均在正常范围;4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术后3周内坏死性游走性皮疹明显消失或明显减退,血氨基酸水平升高,糖尿病得以痊愈;1例恶性血管活性肠肽瘤患者术后腹泻、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45例患者中39例随访20~120个月,32例良性患者中2例复发,3例因其他疾病死亡;7例恶性患者中2例生存,3例因肝转移或肿瘤复发死亡,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 外科治疗是功能性PETs有效的治疗方法.姑息性肿瘤切除术亦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王槐志徐土炳陈耿张雷达丁钧蔡磊陈志宇别平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
体外肝脏切除术对肝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1998年
方法:正常家猪13头,在体外静脉转流和4℃EuroCollins液持续灌注肝脏下行体外肝切除及自体残肝原位再植术。在手术中不同时相点检测肝组织能荷水平(EC)、线粒体呼吸活性(RCR)、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和肝脏病理变化。结果:在肝脏冷灌注时相,两组动物肝组织ATP、EC及AKBR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RCR轻度降低。残肝植入后,术程平稳的6头动物,EC水平回升、RCR无显著变化、AKBR回升到0.7以上;术程不平稳的7头动物,RCR下降、EC进一步降低、AKBR仍低于0.5。冷灌注时肝脏组织结构基本保持完整,残肝再植复流后肝组织出现以肝腺泡第Ⅲ带为著的组织损害。结论:体外肝切除术造成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再灌流损害;肝细胞能量代谢状态与手术动物的预后密切相关。
丁钧董家鸿段恒春李昆王晓丽陈莉聂发全文亮韩本立
关键词:肝脏
射频消融治疗犬继发性脾脏肿大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关系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通过观察射频消融 (RFA)脾脏治疗继发性脾肿大犬模型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 ,探讨RFA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可行性。方法  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组Ⅰ (脾静脉结扎 ,4只 )和组Ⅱ(脾静脉结扎 +RFA ,12只 ) ,结扎脾静脉诱导瘀血性脾肿大 ,3周末组Ⅱ动物剖腹行RFA毁损脾脏。RFA后观察动物并发症 ,定期行CT扫描以及切取脾脏观察热毁损后脾脏病灶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全组动物无死亡和并发症。CT扫描显示 ,脾静脉结扎后脾脏明显肿大并可持续 2个月以上 ,脾脏RFA后病灶呈节段性毁损 ,包括高密度的坏死区和外周低密度的梗死区———后者称为“旁观者效应” ;梗死区在RFA后 4~ 6周内消失 ,残脾缩小。射频热能引起脾脏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和广泛的血栓性梗死 ,梗死区逐渐吸收、纤维化后最终消失 ,有活性脾脏组织内血管闭塞、脾窦消失、纤维蛋白沉积———“脾脏实性变”是脾脏缩小的病理基础。结论 RFA治疗实验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是可行和安全的 ,RFA后脾脏独特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可作为将来临床实施RFA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和随访观察的指标。
刘全达何振平马宽生丁钧黄学全董家鸿
关键词:射频消融影像学病理学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3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97例)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理检查结果、患者预后以及淋巴结转移对两组患者预后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及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4±136)rain和(445±10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10±939)ml和(623±34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2,4.873,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8.2%(8/97)和3.0%(4/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4,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20/97)和8.2%(1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8,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2.0%(31/97)和16.4%(22/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7,P〈0.05)。随访至2012年9月,223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5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4个月(6.9~10.0个月);无淋巴结转移者17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15.8~21.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45,P〈0.05)。53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3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6.3~10.7个月),无血管切除重建组2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3个月(6.1~10
弓毅张雷达丁钧张宏宇王槐志别平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切除重建淋巴结转移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胆囊造瘘术治疗,观察组采取PTGD,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7.96%,高于对照组81.63%,死亡率2.04%,低于对照组18.3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PTGD治疗,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曾鹏飞丁钧冯春林陈炜冷凯顾进
关键词:结石性胆囊炎胆囊造瘘术超声诊断老年人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术治疗壶腹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壶腹癌患者,该术式切除范围:十二指肠降段,距胆胰管汇合部切除胰头1~2cm及胆总管至左右肝管汇合处下方。术中注意清扫区域淋巴结,术中冰冻病理证实各切缘无肿瘤残存。术后定期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生存时间和肿瘤复发率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十二指肠漏、胆漏或明显胰漏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率为93.55%,随访时间为2个月~41个月不等,平均随访时间为13.6个月。本组目前共死亡5例:有2例因非手术并发症死亡,其中1例术后第8天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严重肺部感染于术后1个月死亡;另1例死于术后2个月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因不明;2例死于肿瘤复发;其余26例均存活至今,其中有3例出现肝内或腹腔内淋巴结转移。结论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术是治疗壶腹部癌的一种新术式,既比乳头局部切除术保证了相对足够的切除范围,又较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和创伤程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保证各切缘无瘤残存和精细吻合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范毓东丁钧张雷达李大江陈健别平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射频消融治疗549例肝肿瘤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肿瘤的并发症及防治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6年来本所用RFA治疗的549例肝肿瘤患者共904个病灶740次治疗情况进行总结,临床观察治疗后的并发症及防治情况。结果38例次(5.1%)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10例皮肤烧伤、21例胸部并发症、2例肝功能不全;皮下出血、穿刺点皮肤感染、肝脓肿、胆瘘、结肠穿孔各1例。但无1例死亡。结论RFA治疗肝肿瘤的并发症率较低,且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马宽生丁钧陈敏欧霞董家鸿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肿瘤并发症
影响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针对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调查分析,探究胰腺癌患者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97例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将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血管重建方式、有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作为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7例联合血管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1.9个月,1、2、3年存活率分别为30.3%、14.1%、8.1%。联合血管切除患者术后30d内有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2%(8/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20/97),其中以腹腔内出血为主要术后并发症。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是患者能否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两个独立因素分别是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弓毅张雷达丁钧张宏宇别平王槐志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外科手术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中的胆道并发症问题被引量:10
2005年
马宽生丁钧陈敏欧霞董家鸿
关键词:肝肿瘤胆道并发症射频消融治疗RFA并发症防治气胸
射频消融术后胆管损伤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犬肝内大胆管旁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4组。RFA射频针统一张开20mm,射频治疗时,能量由小到大序贯使用,开始能量为5W,以后每1min升高5W,最高可达95W的情况下,距肝内大胆管旁不同距离(1.0~2.9mm、3.0~4.9mm、5.0~7.9mm、8.0~10.0mm)行RFA,术后观察相关胆管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在肝内大胆管旁行RFA,当距离为1.0~2.9mm时,整个胆管壁全层均坏死或部分全层坏死;距离为3.0~4.9mm时,部分胆管壁全层坏死和胆管上皮细胞空泡样改变;当距离为5.0~10.0mm时,胆管上皮细胞胆管空泡样改变或正常。结论 RFA位于肝内大胆管旁时,距离≥5.0mm时胆管上皮细胞改变损伤是轻微的、可逆的,而距离〈5.0mm时胆管损伤是较严重的、不可逆的。
刘念洲马宽生高峻丁钧郭丽萍欧霞王曙光董家鸿
关键词:胆管损伤射频消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