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晓华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鼠骨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去势大鼠
  • 1篇去势大鼠骨组...
  • 1篇细胞
  • 1篇骨细胞
  • 1篇骨组织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大鼠骨组织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李忠武
  • 1篇万晓华
  • 1篇赵凤云
  • 1篇章明放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年份

  • 1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6 mRNA在去势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mRNA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的原位表达情况,探究上述细胞因子与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去势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于手术后13d、33d股动脉放血处死。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mRNA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的定位及信号表达强弱。结果IL1mRNA信号分别在去势33d大鼠的骨髓基质中特别是单个核细胞、巨核细胞胞浆中以及关节软骨细胞胞浆中有较强的表达。而在去势13d及假手术组中IL1mRNA信号几乎为阴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L6mRNA信号在去势33d后大鼠胫骨初级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的细胞浆中表达明显。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去势33d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较去势13d后的阳性细胞数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去势的情况下,产生IL1、IL6的细胞会相对地增多,而体内IL1、IL6的总含量会升高,使骨吸收作用增强而导致骨质疏松。
李忠武章明放赵凤云万晓华
关键词:破骨细胞原位杂交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骨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