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红艳

作品数:13 被引量:116H指数:8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4篇血管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肺动脉
  • 2篇动脉成像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 2篇心电门控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储备
  • 2篇血流储备分数
  • 2篇造影
  • 2篇前瞻性心电门...
  • 2篇流体力学
  • 2篇门控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动脉CT...
  • 2篇肺动脉成像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6篇无锡市第三人...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济南市历城区...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12篇乔红艳
  • 6篇王锡明
  • 3篇程召平
  • 3篇纪晓鹏
  • 2篇姜建威
  • 2篇杨世锋
  • 2篇刘丽
  • 2篇段艳华
  • 2篇刘群
  • 2篇聂佩
  • 1篇唐军
  • 1篇王莉
  • 1篇陈立光
  • 1篇乌大尉
  • 1篇晁宝婷
  • 1篇孙丛
  • 1篇魏晓洁
  • 1篇付天鹏
  • 1篇李海鸥
  • 1篇杨子峰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FR_(CT)的技术原理、注意事项和结果解释被引量:8
2018年
有创性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生理功能的金标准。FFR_(CT)是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影像后处理技术,可用于评估特异性缺血病灶。大量证据支持FFR_(CT)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该技术正在从实验研究应用到临床人群。如何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优化FFR_(CT)技术以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引起了广泛关注。总结FFR_(CT)的基本原理,对其注意事项和结果解读进行分析,以利于指导FFR_(CT)的临床应用。
乔红艳乔红艳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
急性肠缺血的双源CT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腹部血管成像在肠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临床拟诊为肠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DSCT腹部动静脉血管成像,利用工作站分别对腹部血管尤其是肠系膜动静脉血管进行重组,结合横断面图像对疾病进行诊断,评价缺血肠管出现的异常征象,并将DS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介入或手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DSCT腹部动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动脉期DSCT横断面、MIP及VRT重组图像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肠系膜上动脉斑块并形成致相应管腔明显狭窄(管腔的狭窄程度大于75%)的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例,其中伴有门静脉血栓1例,DSCT显示肠系膜上静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DSCT表现为不同程度肠梗阻5例,表现为肠腔内见气液平,其中4例强化后肠壁呈层状增厚,腹腔内不同程度积液。与手术及DSA结果比较DSCT诊断准确率100%。结论:DSCT能准确诊断急性肠缺血并明确病因,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
魏晓洁王锡明孙丛王建乔红艳
关键词:肠缺血血栓形成
基于影像的计算流体力学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动脉炎症、血管重塑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系统性疾病.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综述血管生物应力的基本概念和剪切应力在斑块进展和破裂中的作用,并重点探究基于影像的计算流体力学的相关进展和在识别高危斑块中的应用,以提高识别未来罪犯斑块的特异性.
乔红艳张龙江(审校)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流体力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剪切应力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简称前门控)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PE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3组:A组,前门控扫描(n=20);B组,回顾性心电门控(简称后门控)扫描(n=20);C组,非心电门控(简称非门控)胸部强化扫描(n=20)。比较3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ED)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3组患者的ED分别为(4.95±1.81)mSv、(15.91±5.01)mSv、(4.61±1.16)mSv;A、B组间和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质量评分的总分分别为57、58、45,A、C组间和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是诊断PE安全、可靠的方法。
乔红艳王锡明段艳华纪晓鹏杨子峰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结直肠癌T分期评估中双源CT个体化低剂量扫描可行性测试探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患者双源CT扫描和T分期评估中应用个体化剂量调节方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分配40例于术前行双源CT低剂量扫描,应用电流自动调制装置(CareDose 4D)并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级制定个体化剂量调节方案;另40例术前行常规MSCT扫描作为对照组。以术后病理分期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普通CT扫描组和低剂量扫描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然后比较两组诊断正确率有无统计学差异。扫描时测定每位患者的辐射剂量,并计算其有效剂量,比较普通CT扫描组和低剂量扫描组患者有效剂量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术后病理学T分期比较,普通MSCT扫描组的准确度为93.75%,DSCT低剂量扫描组的准确度为92.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81,P>0.05)。DSCT低剂量扫描组患者的平均有效剂量为3.12mSv,常规MSCT扫描组患者的平均有效剂量为6.44mSv,前者显著低于后者(t=2.566,P<0.05)。结论应用个体化剂量调节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双源CT低剂量扫描可在不影响T分期评估准确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杨子峰王锡明唐军乔红艳张梦龙
关键词:结直肠癌低剂量扫描T分期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儿行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以手术或DSA结果为标准,采用X。检验比较DSCT和CDF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DSCT诊断主动脉缩窄16例,其中伴房间隔缺损(ASD)4例、室间隔缺损(VSD)9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例、支气管动脉扩张1例。CDFI诊断主动脉缩窄15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伴ASD4例、VSD9例、二叶型主动脉瓣(BAV)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2例、PDA7例、支气管动脉扩张1例,未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与手术或DSA结果对照:DSCT和CDF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140/144)、97.9%(141/14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DSCT和CDFI诊断敏感度均为93.2%(41/44),特异度分别为99.0%(99/100)和100.0%(100/100)。DSCT前门控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0.42mSv。结论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是诊断小儿主动脉缩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聂佩王莉王锡明程召平段艳华纪晓鹏乔红艳乌大尉晁宝婷杨世锋
关键词:主动脉狭窄X线计算机超声心动描记术造影术
双源CT 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技术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双源CTFlash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疑诊为肺动脉栓塞的90例患者,行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选定肺动脉主干为感兴趣区,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35、40、45ml对比剂,注射速度5.0ml/s,然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30ml,测量3组肺动脉干、S1段肺动脉、S10段肺动脉、上腔静脉的CT值,并对3组肺动脉图像质量及上腔静脉硬化伪影进行评价.结果A组各段肺动脉增强CT值>250HU者占73.33%~90.00%,低于B、C组的93.33%~100.00%(P<0.05).A组平均肺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为(4.37±0.63)分,低于B、C组的(4.91±0.68)分和(4.88±0.54)分(P<0.05),B、C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分析:C组伪影明显多于A、B组(P<0.05).结论应用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时,使用较低剂量对比剂(4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及较高的注射速度(5.0ml/s)可以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乔红艳王锡明程召平姜建威刘群刘丽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成像造影剂
机器学习在心血管影像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心血管医疗正在转向精准医学的模式。各种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心血管影像技术发展迅速,并产生大量的数据。心血管疾病中大数据分析的指数增长和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使得心血管医疗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特别需要人工智能帮助。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和认知计算等。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应用于心血管医学。计算机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机器学习在心血管影像中的应用。机器学习法可以解决数据相关的问题,包括从现有测量数据的简单查询到分析原始图像所涉及更复杂的挑战。本综述将从机器学习概念、分类、机器学习在心血管影像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限制和不足进行阐述。
乔红艳郭邦俊张龙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人工智能
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对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诊断作用以及血清S-100B蛋白检测对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H患者共77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Hunt-Hess分级分成不同组别,对其进行256层螺旋CT机头部CTA检查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在77例SAH患者中,经CT机头部CTA检查共有59处动脉瘤。GCS评分3~8分患者入院后1天、7天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1.94±0.31)μg/L、(1.93±0.28)μg/L明显高于GCS评分9~12分患者入院后1天、7天S-100 B蛋白水平(1.13±0.21)μg/L,(1.09±0.19)μg/L和GCS评分13~15分患者入院后1天、7天S-100B蛋白水平(0.54±0.09)μg/L,(0.52±0.0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Ⅰ~Ⅱ级患者入院后1天、7天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0.68±0.12)μg/L和(0.64±0.11)μg/L明显低于Hunt-HessⅢ级患者入院后1天、7天S-100B蛋白水平(1.15±0.18)μg/L,(0.98±0.12)μg/L和Hunt-HessⅣ级患者入院后1天、7天S-100B蛋白水平(2.08±0.25)μg/L,(1.99±0.23)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可对SAH患者周边血管三维结构予以有效反应,对SAH患者行S-100B蛋白水平检测,能有效对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血管痉挛做出评价。
刘群刘丽乔红艳付天鹏姜建威范常燕
关键词:256层螺旋CT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9年
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是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生理功能的金标准,但是其为有创性方法,临床上应用受限。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数据应用高级流体力学分析方法所得的FFR(FFRCT)可实现一站式地对冠心病特异性缺血病灶解剖和功能的评估,与有创的FFR相比,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FFRCT有效指导后续的血运重建术,降低医疗成本。本综述介绍了FFRCT的基本原理、诊断效能、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乔红艳乔红艳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流体力学冠心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