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习丽明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频电
  • 1篇低频电刺激
  • 1篇电刺激
  • 1篇咽部
  • 1篇源性
  • 1篇针刺
  • 1篇神经源
  • 1篇神经源性
  • 1篇神经源性吞咽...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偏瘫
  • 1篇拮抗
  • 1篇拮抗肌
  • 1篇痉挛
  • 1篇痉挛性
  • 1篇痉挛性偏瘫
  • 1篇康复
  • 1篇康复训练
  • 1篇PNF

机构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李舜
  • 2篇习丽明
  • 1篇万桂芳
  • 1篇宋成宪
  • 1篇王润妹
  • 1篇刘小蓝
  • 1篇丘卫红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对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针刺拮抗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上肢PNF技术,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别评定上肢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偏瘫上肢的痉挛程度均较前降低(P<0.05),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可有效减轻患者偏瘫上肢的痉挛程度,提高其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王润妹宋成宪李舜刘小蓝习丽明
关键词:PNF技术针刺偏瘫
低频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咽部期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低频电刺激及吞咽训练对咽部期神经源性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咽部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2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及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单纯进行吞咽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反复唾液吞咽测试及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反复唾液吞咽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水功能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频电刺激可明显提高患者吞咽反射引发性功能,加强吞咽再学习训练疗效;早期联合应用低频电刺激及吞咽训练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吞咽训练治疗。
李舜丘卫红万桂芳习丽明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康复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