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翠平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多酚
  • 3篇茶多酚
  • 3篇茶树
  • 2篇端羟基
  • 2篇羟基
  • 2篇
  • 1篇有机茶
  • 1篇支化
  • 1篇支化聚合物
  • 1篇生长与生理特...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物量
  • 1篇碳储量
  • 1篇提取物
  • 1篇自然丰度
  • 1篇总酚
  • 1篇总酚含量
  • 1篇物量
  • 1篇吸附法
  • 1篇稀酸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临安市农业局

作者

  • 7篇于翠平
  • 6篇王校常
  • 4篇范冬梅
  • 3篇潘志强
  • 2篇朱青
  • 2篇孙志明
  • 2篇施元旭
  • 1篇冯海强
  • 1篇张敏
  • 1篇朱青
  • 1篇陈永根
  • 1篇骆耀平
  • 1篇丁艺丰
  • 1篇陈杰
  • 1篇张敏
  • 1篇张敏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15)N自然丰度法鉴别有机茶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由于缺少相应的检测技术,市场上常有用无公害农产品充当有机农产品销售的情况发生。有机茶在我国是最大的有机认证产品,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导致有机茶无法实现现质优价。根据δ15N在土壤、肥料及植物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及平衡原理,结合有机茶生产肥料使用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鉴别有机茶是否施用过化肥的最新方法———δ15N分析法,并对其原理及可行性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冯海强潘志强于翠平王校常
关键词:有机茶化肥
铝对茶树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以平阳特早(PYTZ)和乌牛早(WNZ)为实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设置0 mmol/L和0.4 mmol/L两个铝浓度处理,研究了铝对两个茶树品种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处理明显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增加茶树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并提高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但影响的程度两个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于翠平潘志强陈杰范冬梅王校常
关键词:茶树保护酶丙二醛生理特性
茶树耐铝的基因型差异及机理研究
茶树是一种聚铝耐铝的植物,近年来,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茶园土壤铝含量越来越高,茶叶中铝含量也相应增加,而随着茶产品的拓展,抹茶及茶粉应用的深入,铝对茶树的负效应也逐渐受到重视。过去有关茶树富铝耐铝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于翠平
关键词:基因型细胞壁果胶茶多酚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茶多酚的吸附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一步法,通过控制AB2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量,利用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得到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Hyperbranched poly(amine-ester),HPAE],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PAE对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的吸附特性及其反应时间和不同pH对该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8K条件下,pH 7,m(TPs)∶m(HPAE)=14∶1时,吸附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吸附6h后达到平衡,其实验所得平衡吸附量Qe(experiment,Exp)为279.69mg/g。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其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模型的R2分别为0.614 8,0.997 7,0.744 5。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计算所得平衡吸附量Qe,2(calculation,Cal)为302.11mg/g,与Qe(Exp)更为接近,因此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可能是物理吸附为主。HPAE对茶多酚的吸附量主要受介质pH影响。在298K条件下,m(TPs)∶m(HPAE)=5∶1时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当pH=4时,平衡吸附量Qe为72.56mg/g;当pH=7时,平衡吸附量Qe为194.90mg/g。利用pH对吸附的效应特性,可通过调节pH方法方便洗脱吸附茶多酚。结果也显示该吸附剂对茶多酚的吸附能力远远大于相同吸附条件下大孔树脂的吸附能力。
朱青施元旭范冬梅于翠平孙志明王校常
关键词: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茶多酚解吸
端午茶及其主要成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DPPH法、HRSA法和FRAP法研究端午茶及其主要成分藿香、桑叶和陈皮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端午茶及其主要成分藿香、桑叶和陈皮提取物在不同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端午茶的总酚含量为110μg GAE/g dw,总抗氧化能力为420.6μmol Trolox/100g dw,端午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单一藿香、桑叶和陈皮的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示出不同中草药配方对其抗氧化性有增强作用。端午茶对DPPH·的清除能力强于对·OH的清除能力,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为端午茶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丁艺丰施元旭朱青于翠平张敏王校常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总酚含量
吸附法分离制备茶多酚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吸附法分离制备茶多酚的方法,另外也指一种纯化茶多酚的方法。吸附法分离制备茶多酚的方法,采用端羟基超支化合聚(胺-酯)为吸附剂,以稀酸为解吸剂,得到茶多酚产品。及一种吸附法...
王校常于翠平朱青范冬梅孙志明
文献传递
在茶园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估算被引量:8
2013年
为定量评估在茶树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碳储量积累规律和积累潜力,基于1950—2011年间全国各地不同树龄茶树实际生物量数据,建立了典型的双条植种植方式下中国茶园的茶树现存地上部生物量与树龄之间的自然指数经验关系方程,进而经过茶树根冠比及碳转换系数的换算得到在茶园生产周期(1~30年)过程中茶树碳储量的年际动态;同时,基于以往关于茶树光合生产潜力的研究结果及茶叶产量的时间增长规律,建立茶树现存生物量年增长与茶叶产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估算不同茶区及全国茶园茶树的理论碳储量.通过茶树树龄和生物量之间的自然指数经验关系方程换算的结果表明,幼年期(1~4年)和成年中前期(5~15年)茶树碳储量平均以(4.5±0.4) t/(hm2?a) 和(0.95±0.05) t/(hm2?a) 递增,在成年后期(25年)茶树碳储量约可达30.6 t/hm2;此经验方程所模拟的成年茶树碳储量值相当于在2%光能利用率条件下的碳储量理论值.现有全国平均茶叶产量水平仅达0.5%光能利用率,全国茶园总体碳贮量约为(9.1±1.4) t/hm2,若优化茶园管理,将产量普遍提高至丰产水平,茶园总体碳贮量则有成倍的上升空间.综上所述,中国茶园茶树碳库是农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所建立的茶树生物量与树龄。
张敏张敏陈永根于翠平潘志强范冬梅骆耀平
关键词: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