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先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防化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主题

  • 5篇芋螺
  • 5篇芋螺毒素
  • 3篇家族
  • 3篇分离纯化
  • 3篇超家族
  • 3篇纯化
  • 2篇麻痹性贝毒
  • 2篇MALDI-...
  • 1篇胆碱酯酶
  • 1篇丁酰胆碱酯酶
  • 1篇毒液
  • 1篇血清
  • 1篇亚历山大藻
  • 1篇英文
  • 1篇藻毒素
  • 1篇人血
  • 1篇人血清
  • 1篇软体动物
  • 1篇山莨菪
  • 1篇山莨菪碱

机构

  • 5篇防化研究院
  • 5篇北京药物化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代先东
  • 11篇范崇旭
  • 10篇陈冀胜
  • 10篇曹瑛
  • 9篇刘尚义
  • 3篇蒋辉
  • 3篇赵听友
  • 3篇姚戈
  • 2篇蒋辉
  • 2篇钟明鼐
  • 1篇胡亚兰
  • 1篇陈常英
  • 1篇刘尚义
  • 1篇黄锋
  • 1篇姚戈
  • 1篇朱国政
  • 1篇曹瑛
  • 1篇温晓波

传媒

  • 2篇化学学报
  • 2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质谱学报
  • 1篇Chines...
  • 1篇2006全国...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第八届中国生...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独特芋螺毒素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Cone snails are tropical marine predatory molluscs,and there is an unprecedented variety of neuro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Over seventy living species of cone snails are distributed in China.The ve-nom of Conus caracteristicus collected from South China Sea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A new conotoxin,cr5a,was isolated from the venom through Sephadex G-25 chromatography and HPLC,and then was identified by(amino) acid analysis,mass spectrometry,N-terminal sequence.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cr5a was CCKFQFLNFCCNE,it shared a conserved T-superfamily of conotoxins arrangement of cysteine residues(CC-CC).Total chemical synthesis of the two possible disulfide linkages of cr5a was achieved,and the result of HPLC co-elution showed that cr5a was a tridecapeptide with a disulfide connectivity of Cys1-Cys10, Cys2-Cys11.So cr5a is a new member of the T-superfamily conotoxins.
刘尚义曹瑛赵听友代先东钟明鼐范崇旭陈冀胜
关键词:芋螺毒素
PSP毒素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本文对有毒赤潮藻亚历山大藻Vg01进行了PSP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初步研究.通过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获得了一定纯度的的PSP毒素GTX1-4和STX.
曹瑛范崇旭代先东刘尚义蒋辉陈冀胜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分离纯化
文献传递
桶形芋螺毒素bt5a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英文)
2010年
目的:对中国南海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毒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桶形芋螺毒液分离纯化,得到一个肽类毒素,通过质谱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N-端序列分析、二硫键定位确定了其化学结构,用合成物对化学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从中国南海桶形芋螺毒液中鉴定了1个芋螺毒素,氨基酸序列为H-Ser-Gla-Cys-Cys-Ile-Arg-Asn-Phe-Leu-Cys-Cys-OH,其中Cys3与Cys10,Cys4与Cys11形成2个链内二硫键,命名为芋螺毒素bt5a。结论:芋螺毒素bt5a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毒素,是芋螺毒素T-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代先东范崇旭曹瑛蒋辉刘尚义陈冀胜
关键词:芋螺毒素分离纯化
半胱氨酸肽片段连接法合成ω-芋螺毒素MVIIA
2010年
ω-芋螺毒素MVIIA是已上市的镇痛药Ziconotide的有效成分.采用标准Fmoc保护策略在聚苯乙烯树脂上合成ω-MVIIA比较困难,是固相合成中的"困难肽".本研究将ω-MVIIA分为N-端15肽硫酯和C-端10肽两个片段采用标准Fmoc保护策略分别合成,再通过半胱氨酸肽片段连接得到全长的ω-芋螺毒素MVIIA肽链.该方法提高了合成ω-芋螺毒素MVIIA产率.该研究为"困难肽"的合成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方法.
代先东范崇旭曹瑛刘尚义蒋辉陈冀胜
关键词:多肽合成
独特芋螺毒素Cr5a的分离与结构鉴定研究
芋螺是生活在热带海洋的食肉软体动物,其毒液中含有大量具有神经药理活性的活性肽.本研究首次从我国南海的独特芋螺的毒液中分离出一种芋螺毒素Cr5a,并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Cr5a的氨基酸序列为:CCKFQFLNFCCN...
刘尚义范崇旭曹瑛赵听友代先东钟明鼐陈冀胜
关键词:芋螺毒素软体动物
文献传递
新型桶形芋螺毒素BtIIIB的分离纯化、氨基酸序列测定及二硫键定位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栖息于我国南海的桶形芋螺的毒液中纯化出一个新的芋螺毒素BtIIIB.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质谱分析和Edman降解测定BtIIIB为15肽,其氨基酸序列为:CCELPCHGCVPCCWP.结构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分子内二硫键.采用部分还原的方法,分步还原毒素中的二硫键,用氰基化试剂衍生生成巯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衍生的产物进行裂解,用MALDI-TOFMS测定裂解后片段的分子量,确定了其二硫键的配对方式为Cys1-Cys13,Cys2-Cys9,Cys6-Cys12的部分交叉式结构,是芋螺毒素中比较特别的配对方式.
赵听友曹瑛代先东范崇旭陈冀胜
关键词:芋螺毒素二硫键毒液MALDI-TOF栖息分离纯化
麻痹性贝类毒素免疫抗原的设计与合成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PSTs)是存在于贝类等海产品体内、摄食后可产生麻痹作用的一类海洋生物毒素的总称,其化学结构为四氢嘌呤衍生物。PSTs主要由亚历山...
曹瑛范崇旭代先东刘尚义姚戈
文献传递
新结构T-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正>T-超家族芋螺毒素是一类序列超变异的芋螺毒素,而且也是已报道的芋螺毒素中后修饰较多的一类毒素。该类毒素一般含有10-17个氮基酸残基,包括4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2个分子内二硫键,半胱氨酸的排布方式保守(CC…CC或...
曹瑛隋媛媛蒋辉范崇旭代先东刘尚义陈冀胜
关键词:芋螺毒素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麻痹性贝毒标准品制备研究
麻痹性贝毒(PST,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是一类四氢嘌呤化合物,其结构上的四个位点(R1-R4)可以被乙酰基、羟基、磺酰基、氨甲酰基等多种基团取代(图1).根据取代基的不同,PST被分成多...
曹瑛范崇旭代先东姚戈刘尚义蒋辉陈冀胜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标准品微小亚历山大藻
MALDI-TOF质谱法检测人血清中沙林-丁酰胆碱酯酶加合物
2013年
对生物医学样品进行化学毒剂分析检测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核查小组在毒剂指称使用调查中收集事实的方法之一。丁酰胆碱酯酶(BChE)作为有机磷毒剂在体内的作用靶点,是有机磷毒剂染毒检测的最佳生物指示物之一。利用亲和固相萃取(SPE)技术进一步发展了样品预处理方法,建立了血液样品中染毒BChE的分析方法;利用胰蛋白酶酶解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比较了血液中BChE在沙林染毒前后的肽指纹谱变化。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可用于OPCW生物医学样品中毒剂暴露染毒的追溯性检测。
姚戈曹瑛范崇旭刘尚义代先东温晓波陈冀胜
关键词:丁酰胆碱酯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