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立群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70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分析
- 2005年
- 2004年8月,我们对1991年9月至2000年10月本院就诊的270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中EC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代立群李全文李绍鹏
- 关键词: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回顾性分析
- 桃毛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 2003年
- 李全文蔡娟代立群
-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
- 类风湿因子分型及定量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测定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类风湿因子 (RF)分型及定量 ,重点讨论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A)、其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及健康成人血清IgM RF ,IgA RF ,IgG RF水平。分析其与RA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RF在RA、其他结缔组织病、健康成人的阳性率分别为 82 .2 2 % ,2 0 .73% ,5 .0 0 % .RA血清三型RF均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及健康成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1,P <0 .0 5 )。RA多关节受累组IgM RF ,IgA RF高于对照组。RA骨质破坏组IgM RF高于对照组。RA治疗反应良好组IgM RF低于对照组。结论 RF分型及定量检测弥补了凝集法RF检测的不足 ,对RA的诊断、病情估计。
- 刘润荣张坤英赵义孙希志代立群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去乙酰甲壳质作为载体的尘螨变应原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去乙酰甲壳质作为载体的尘螨变应原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尘螨变应原与去乙酰甲壳质制成缓释片 ,包埋在皮下 ,观察 78周。结果 36例患者无 1例发生切口感染 ,4例在 5周后药片从切口处排出体外 ,2 5例于 6 6周后全部吸收 ,4例于 70周吸收 ,3例于 78周吸收 ;总有效率为 89% (32 36 )。结论 去乙酰甲壳质作为载体的尘螨变应原包埋法对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 李全文蔡娟代立群陈卫东李绍鹏武君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原
- 变应原粉尘螨的培养
- 2004年
- 李全文代立群孙希志
- 关键词:粉尘螨变应原
- 2346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抗原脱敏疗效观察
- 1991年
- 总结2346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端、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的抗原皮试结果,证实本地区引起发病的抗原以花粉为最多,霉菌、屋尘、尘螨次之。凡是找到过敏原的患者,如能避开过敏原可获得显著疗效,不能避开者,应用抗原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91.2%。
- 李全文孙希志鞠录彩代立群
- 关键词:抗原脱敏变态反应性疾病
- 介绍一种变应原粉尘螨的培养方法被引量:3
- 2002年
- 李全文代立群李绍鹏
- 27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中嗜酸粒细胞的观察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中EC不增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 2 70 9例患者中取末稍血 ,由专人在显微镜下检测血中EC的变化。结果 ①支气管哮喘患者血中EC增高仅占总例数的 2 1% ;②EC增高和正常与病情的急性发作和稳定期有明显关系 ;③支气管哮喘患者未用药组中 ,EC增高之比例较用药组明显增大 ,可以认为治疗用药对患者血中EC的降低有较大作用。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中EC可以在正常范围内。
- 代立群李全文李绍鹏武君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