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元峰

作品数:78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文学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文学
  • 14篇文化
  • 12篇小说
  • 10篇诗歌
  • 6篇美学
  • 5篇代文
  • 5篇审美
  • 5篇诗人
  • 4篇当代小说
  • 4篇叙事
  • 4篇学史
  • 4篇诗性
  • 4篇文学史
  • 4篇国文
  • 3篇当代诗
  • 3篇当代文学
  • 3篇人性
  • 3篇诗歌美学
  • 3篇诗论
  • 3篇诗美

机构

  • 64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65篇傅元峰
  • 4篇何言宏
  • 3篇丁帆
  • 3篇张光芒
  • 2篇何平
  • 2篇翟业军
  • 2篇贺仲明
  • 1篇李玫
  • 1篇张晓晶
  • 1篇贾丽萍
  • 1篇乔世华
  • 1篇刘晓蕾
  • 1篇武善增
  • 1篇姜玉琴
  • 1篇李玲
  • 1篇黄梵
  • 1篇何同彬
  • 1篇赵思运
  • 1篇李倩冉
  • 1篇童娣

传媒

  • 7篇七彩语文(高...
  • 6篇扬子江(评论...
  • 5篇当代作家评论
  • 5篇东吴学术
  • 4篇文艺争鸣
  • 4篇艺术广角
  • 4篇扬子江(诗刊...
  • 2篇小说评论
  • 2篇文艺评论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当代文坛
  • 2篇粤海风
  • 1篇文艺研究
  • 1篇翠苑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滇池

年份

  • 1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说重述与当代小说叙事危机被引量:3
2009年
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时期”开启于“文革”后的政治调整反思,因而,小说叙事美学观念同历史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从1949年至今,“历史”元素在叙事作品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或者在文本之内作为叙事主要对象,或者以思潮的形式体现为对“历史”叙事权力的控制和争夺,比如,在带有阶级或阶层特定史识局限中重叙“历史”经验,等等。
傅元峰
关键词:小说叙事传说中国当代文学历史观念
“后非典”时代与“后非典”文学被引量:8
2005年
河西对话之五小引人类文明史一直伴随着灾难,也一直伴随着对灾难的思考与抵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次巨大灾难的后面紧接着的总是思想史的飞跃,并且最终导致社会的变革,这样的局面自现代史以来表现得尤为强烈。爱滋病、禽流感,以及眼下的东南亚地震海啸,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许多观念。对中国而言,两年前的非典显得更为典型。非典的日子已经过去,但在那年春天,人们的生活是否因那小小的病毒而改变,包括文学?这次对话,我们邀请了南京大学的傅元峰博士,以后,在我们的对话中,还会出现一些年轻的南京学人的面孔。一个动态的对话组合也许更能带来思想的活力。
张光芒晓华何平贺仲明傅元峰
关键词:文学世界观人生观
自然景物叙写与中国现代小说诗性现代化被引量:3
2005年
小说诗性,是指小说在叙事中体现的文体特性、审美特性以及整个叙事所显现的精神特 性的总和。中国古典、现代小说中自然景物描写的诗性意义在于:从诗语杂糅到诗性的叙事融合, 小说艰难的诗性生成伴随着文体递嬗和叙事者的精神变迁。古典小说自然景物描写的融入表现了 小说的文体演变,现代小说的自然景物叙写则在“五四”后进化为叙写主体意识现代化的考察标 本,表现为一种现代审美精神的初步确立,人们可以从中获悉现代小说审美的生命意识、悲剧意蕴。 它们都成为中国当代小说诗性考察的历时参照。
傅元峰
关键词:小说诗性
论当代汉诗抒情主体在诗美整饬中的作用——以杨键、蓝蓝、潘维的诗作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抒情主体在诗歌中的言说姿态与它自我形象的塑造策略及最终效果本身就具有美学价值,而抒情主体的美学价值更重要地体现在他/她(们)对作为其对象的诗歌客体的控制过程中,这些价值体现的差异性决定了诗歌经典性的强弱分层;在20世纪现代汉诗的流变过程中,在语言、精神品格、审美趣味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抒情主体的地方性特征与国族特征,
傅元峰
关键词:抒情主体当代汉诗整饬诗美诗作美学价值
诗学的困顿——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的学术误区被引量:3
2008年
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当下的诗歌现实正向更复杂的状态演进。诗歌研究界的诗歌观念亟待革新,重写诗歌史势在必行。当代新诗史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存在诸多误区。当代新诗史的书写大多依赖学术本能,依赖于诗歌流派和诗潮的推动力,诗歌的流派线索养成了诗史书写者史料发现的惰性。因时间推延而获得的编年时机,成为另一个诗史书写的应激性触点。由于民间存在被忽略,导致批评的虚妄、程式化的研究心理、对民间的误认或忽略等缺陷在新诗研究中普遍存在。另外,诗歌本体的迷失也促使诗评界形成了"诗人批评家"和"非诗人批评家"的身份区别。改善这种状况,需要诗评家进行深刻的学术反思。
傅元峰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评论
守望方寸之地的审美世界——读张彦加新著《散文诗新论》
2003年
丁帆傅元峰
关键词:文学评论
为什么青春的脉管里缺少艺术的血液——《致青春》课堂讨论纪实被引量:1
2013年
一、"致我们并不存在的青春" 傅元峰:王小妮写过一首诗,题目是《青绿的脉》,表达出了很独特的青春感受。诗中有一只核被挖空的青苹果的意象。应该看到,在艺术作品中,爱情并非青春的标识,没有思想的精髓,缺乏艺术的审美能力,青春记忆会显得空空荡荡。王小妮的这首诗,是一个青春沦陷的象征。爱情,一个空洞的青春遗物,并不能证实青春。前不久,围绕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出现了一个文化现象,引发了对“青春”的召唤和热议。
傅元峰王铎曦刘琳高旭钟媛司彬元李倩冉初夏夏梦佳李汪春吴情
关键词:青春课堂讨论血液审美能力文化现象
有诗如巫——于坚诗歌片论被引量:4
2010年
傅元峰
关键词:诗歌发展史文化载体生命状态诗歌境界亲和
让灵魂的哀鸣显得舒缓有致——简谈葛芳小说
2012年
就小说家对自己写下的文字的感觉而言,他们大致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对自己的文字风格和走向很懵懂的作家,他们的语言只会跟随故事的节律一味沉睡,要么充当记者,要么成为故事家;另一类是对自己写下的文字的长势十分清醒,懂得培育的文体家和语言学家,
傅元峰
关键词:小说家灵魂文字风格语言学家
探索中国当代小说诗性的生态认知路径
2007年
从红色审美时期诗性的规范,到80年代个性叙事对诗性的全面救赎,再到90年代多元文化场中诗性的再度沦陷,进而到外显为迷狂和醒觉的两种诗性突围——中国当代小说诗性的沦陷和救赎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存留了部分映像。在发掘标本所蕴涵的叙事者心灵映像和小说诗性映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然景物叙写”有时与“自然观”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并不单纯是环境和场景,
傅元峰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诗性自然景物描写生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