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善武

作品数:100 被引量:686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镇痛
  • 33篇分娩
  • 27篇硬膜
  • 27篇硬膜外
  • 27篇分娩镇痛
  • 21篇麻醉
  • 14篇产妇
  • 12篇疼痛
  • 8篇硬膜外分娩
  • 8篇硬膜外分娩镇...
  • 8篇硬膜外镇痛
  • 8篇剖宫产
  • 7篇气管
  • 7篇静脉
  • 7篇芬太尼
  • 7篇丙泊酚
  • 7篇程控
  • 6篇术后
  • 6篇罗哌卡因
  • 5篇手术

机构

  • 5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5篇南京市妇幼保...
  • 8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省麻醉学...
  • 1篇南京市高淳人...

作者

  • 99篇冯善武
  • 49篇沈晓凤
  • 38篇徐世琴
  • 19篇刘昱升
  • 12篇王朝辉
  • 12篇汪福洲
  • 12篇王朝辉
  • 11篇张盼盼
  • 8篇袁红梅
  • 8篇雷黎明
  • 8篇王娴
  • 7篇王伟
  • 7篇杨建军
  • 7篇袁红梅
  • 6篇雷黎明
  • 6篇李彩娟
  • 5篇徐建国
  • 5篇吴海波
  • 5篇钱锐锋
  • 5篇李彩娟

传媒

  • 23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5篇2024
  • 12篇2023
  • 1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质醇对离体胎盘组织分泌促子宫收缩激素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皮质醇(Cor)对离体胎盘组织分泌促子宫收缩激素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妇女妊娠8-10周的人流胚胎组织中绒毛膜和蜕膜以及健康自然分娩初产妇的胎盘羊膜,在妊娠末期母体雌二醇和孕酮血浆浓度环境下体外培养。当处于指数生长期时,分别给予妊娠末期母体血浆浓度的0倍(对照组)、1倍(2ng/ml)、3倍(6ng/ml)和6倍(12ng/ml)的Cor刺激。每个浓度组各设10个复孔,培养4h后取上清液,测定催产素(O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浓度。结果绒毛膜组织分泌CRH和PGE2、蜕膜组织分泌PGE2和PGF2α和羊膜组织分泌PGE2的量,三个干预组均较对照组呈浓度依赖性增多(P<0.05或P<0.01)。结论 Cor可呈浓度依赖性促进体外培养的绒毛膜组织分泌CRH和PGE2、蜕膜组织分泌PGE2和PGF2α和羊膜组织分泌PGE2。
刘昱升王伟曹艳曾玉冯善武沈晓凤
关键词:胎盘皮质醇
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和镇痛,国外临床上早已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本文旨在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时蛛网膜下腔麻醉最佳有效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
王万根冯善武沈晓凤姚献强
关键词:剖宫产术酰胺类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GBP)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对照组(SC组)、疼痛模型对照组(PC组)、小剂量GBP治疗组(S组)、中剂量GBP治疗组(M组)和大剂量GBP治疗组(L组)。除SC组外,各组均行左侧腰5神经结扎术(SNL)制作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SC组、PC组)或GBP50(S组)、100(M组)、200(L组)mg/(kg·d),直至第15天。手术前1d,手术后1、3、5、7、9、11、13、15d分别进行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实验,记录后肢机械触痛阈值(PWPT)和回缩潜伏期(PWL)。结果:与术前基础值和SC组比较,PC组SNL后从第1天起左后肢PWPT下降,PWL缩短,以术后第5天最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PC组比较,GBP灌胃治疗后,各组左后肢PWPT上升,PWL延长,S组、M组和L组PWPT分别于术后11、9和7d起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PWL分别于术后13、11和9d起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维持至术后15d。与S组比较,L组左后肢PWPT上升,于术后15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0mg/(kg·d)的GBP可显著增加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100mg/(kg·d)和200mg/(kg·d)的作用更加明显。
冯善武杨建军刘红军徐建国
关键词:神经痛镇痛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1000例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陛。方法将200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每组1000例。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徐世琴沈晓凤汪福洲赵青松袁红梅冯善武韩翠翠崔晓花陈丽丽吴海波
文献传递
不同间隔时间行规律硬膜外给药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间隔时间行规律硬膜外给药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90例,按不同间隔时间行规律硬膜外给药随机分为三组:LA30组间隔时间30min,每次给予单次剂量5ml;LA60组间隔时间60min,每次给予单次剂量10ml;LA90组间隔时间90min,每次给予单次剂量15ml。单次剂量及PCEA药液均为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分别观察从镇痛前即刻至产后1h每小时产妇宫缩痛VAS评分、下肢运动改良Bromage评分(MBS),硬膜外感觉阻滞水平,并记录麻醉药物用量、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与LA60组比较,LA30组镇痛后2h至分娩时VAS评分明显升高,硬膜外感觉阻滞水平明显降低(P<0.05);LA90组镇痛后2、3、5h硬膜外感觉阻滞水平明显升高,镇痛后4h、分娩时VAS评分明显升高,硬膜外感觉阻滞水平明显降低(P<0.05);LA30组和LA90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增加(P<0.05)。三组MBS、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隔时间60min规律给予单次剂量10ml复合PCEA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并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李孝红冯善武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压力指示静脉充盈袖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指示静脉充盈袖带,主要包括基布、控制阀、充气球、压力指示器、设于基布上的多个条形气囊;每个条形气囊各设有连通相应条形气囊内部空间的接头,各个接头经软管分别连接到控制阀的多个出气口上;充气球和压力指...
刘昱升王伟汪福洲雷黎明吴海波曹艳瞿建冯善武沈晓凤
文献传递
0.15%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用于分娩镇痛中爆发痛的治疗效果被引量:42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抑制分娩镇痛中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成功施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第一产程中出现爆发痛的初产妇60例,ASAⅠ或Ⅱ级,足月单胎,随机分为0.15%罗哌卡因的追加组(A组)和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的追加组(B组),每组30例。记录产妇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追加次数、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量及缩宫素使用例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爆发痛给予追加剂量20min后VAS评分明显降低,追加次数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缩宫素使用例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背景输注8ml/h的情况下,0.15%罗哌卡因抑制分娩镇痛后第一产程中出现的爆发痛的效果明显优于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且不良反应少。
马李彩娟冯善武
关键词:分娩镇痛罗哌卡因
硬膜外预注不同容量生理盐水减少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妊娠13-16周时,增大的子宫即可在孕妇仰卧位时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硬膜外腔静脉压升高,静脉丛扩张。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的增大,静脉丛扩张更明显,而在分娩时,产妇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进一步升高,可致硬膜外腔静脉丛进一步扩张。早期研究表明,妊娠状态下实施硬膜外麻醉时导管置入血管概率是非妊娠状态的2倍,约为16%。
张瑶沈晓凤冯善武李彩娟朱运河王楠徐世琴
关键词:预注肌收缩腹内压
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被引量:51
2013年
目的观察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449例,当镇痛效果确切,进入第二产程后分别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镇痛组,R组,n=287)或生理盐水(暂停镇痛组,N组,n=162)。胎儿娩出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镇痛满意度、会阴部修复时VAS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产妇第二产程镇痛满意度(91±6)分,明显高于N组(84±7)分(P<0.05),而R组会阴部修复时VAS评分为(0.7±0.6)分,明显低于N组(1.2±0.8)分(P<0.05)。结论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而且第二产程及会阴部修复时镇痛满意度较高。
王娴徐世琴冯善武沈晓凤
关键词:第二产程分娩方式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59例(R组),同时选取拒绝分娩镇痛产妇25例(N组)。记录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当宫口开至2 cm时,R组记录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镇痛后30 min(T2)和镇痛后60 min(T3)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最大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N组在相同时间间隔记录上述参数。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T2时,R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PI和S/D有下降趋势,大脑中动脉RI有增加趋势,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雷黎明徐世琴刘得卫李彩娟冯善武沈晓凤
关键词:硬膜外分娩镇痛多普勒超声大脑中动脉脐动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