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内障
  • 10篇白内障
  • 9篇人工晶状体
  • 9篇晶状体
  • 7篇植入
  • 6篇手术
  • 5篇超声
  • 5篇超声乳化
  • 3篇植入术
  • 3篇人工晶状体植...
  • 3篇人工晶状体植...
  • 3篇吸除
  • 3篇吸除术
  • 3篇晶状体植入
  • 3篇晶状体植入术
  • 3篇超声乳化白内...
  • 2篇度数
  • 2篇多焦
  • 2篇多焦点
  • 2篇远期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5篇冯波
  • 14篇林振德
  • 8篇邹玉平
  • 4篇李永华
  • 4篇刘杰为
  • 4篇程冰
  • 4篇黎健菁
  • 3篇李绍珍
  • 2篇杨文辉
  • 2篇罗书科
  • 2篇俞阿勇
  • 1篇林小铭
  • 1篇朱晓波
  • 1篇邓大明
  • 1篇麦光焕

传媒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眼科新进展
  • 1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rray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02年
冯波
关键词:视觉症状白内障手术
用注入器植入AR40可折叠人工晶状体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用注入器植入 AR40可折叠 (intraocu-lar lens,IOL )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 2例 5 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可折叠 IOL植入术 ,用其配套的注入器将 AR40可折叠 IOL植入囊袋内。结果 用注入器将 IOL 顺利植入囊袋内 ,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 0 .5者达 70 .4% ,术后 1月和 3月矫正视力≥ 0 .5者均达 10 0 % .结论 通过 3 .5 mm的切口 ,用注入器可将 IOL 安全地植入囊袋内 ,并且减少了对眼组织和
刘杰为林振德李永华冯波
关键词:注入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老年人
人工晶体眼的不等像双眼视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了解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对双眼影像不等的影响、患者保持双眼单视功能所允许的像差程度和范围。方法随机抽取了术后视力在0.7以上的29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患者,年龄41~74岁,按双侧或单侧人工晶体眼分成A、B两组;术后一周应用刘蔼年编《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和双眼影像不等的程度,并分别与正常眼以及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除B组3例患者没有立体视外,其余患者均有Ⅲ级双眼单视功能。且两组间的各级影像不等像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眼相比,A和B组的Ⅰ级同时视和Ⅱ级融合功能的双眼影像不等像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级立体视功能的双眼影像不等值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能因3例单侧人工晶体无立体视有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植入的人工晶体,除了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外,并获得正常的Ⅲ级双眼单视功能,不引起Ⅲ级视功能的像差异常改变,是极理想的手术方式。
邓大明冯波林振德麦光焕林小铭
关键词:人工晶体眼视功能白内障
经超微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通过1.75mm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3年7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随机分为2组,Ⅰ组47例(47眼),通过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激光乳化与白星技术),植入仅需1.75mm长切口的德国Acri.Tec公司生产的Acri.Lyc疏水性的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Ⅱ组51例(51眼),行常规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3.2mm切口)联合植入AcrySofSA60AT人工晶状体(美国Alcon公司生产)。结果Ⅰ组术后第1d与第1周的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Ⅱ组(P<0.05),而在术后1个月2组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早期视力好的原因为术后散光小与角膜清晰度好。结论超微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恢复更快,安全性更大。
林振德邹玉平黎健菁冯波刘杰为李永华
关键词:白内障摘出术人工晶状体
双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立体视的远期观察
<正>目的:研究双侧植入Array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的立体视功能。方法:一组白内障患者植入双眼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27例;另一组植入双眼Sensar单焦点人工晶状体,26例;记录裸眼远视力、远矫正下的远、近...
罗书科林振德冯波黎健菁李永华俞阿勇
文献传递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缝线侵蚀的预防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预防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缝线侵蚀的方法。方法 回顾行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 95例患者 98眼 ,术中采用巩膜隧道自动埋藏线结的缝合方法 ,其中 4点固定 8眼 ,双襻固定 69例 72眼 ,单襻固定 18例18眼 ,固定线结共 194个。缝线方法为 :在需埋藏线结处做深约 0 .5m m ,潜行约 1.5m m的巩膜隧道。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房后 ,将自巩膜隧道穿出的、固定襻的双股聚丙烯线拉紧 ,剪断其中一股 ,另一股随缝针先自巩膜隧道内进针 ,向外穿出巩膜 ,再自另一唇巩膜外进针 ,至切口内出针 ,然后与剪断的一股打结 ,这样线结位于巩膜隧道内 ,用镊子或冲洗针头将线结推至与隧道平行的方向。术后观察线结外露出巩膜和结膜的情况。结果 随访 0 .5~ 3 2个月 ,平均 16.5个月。 190个线结中 ,仅 1个线结 (0 .52 % )术后向外侵蚀巩膜而外露于结膜下 ,外露的原因为巩膜隧道的前层太薄 ,同时线结过短不易倒向与巩膜平行的方向。未发现因缝线内蚀巩膜而使人工晶状体偏位的现象。结论 巩膜隧道自动埋藏线结的缝合方法操作简单 ,能有效地埋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中的聚丙烯线结 ,术后缝线侵蚀的发生率极低。
邹玉平林振德冯波杨文辉李绍珍
关键词:晶状体
小切口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被引量:21
2002年
邹玉平林振德冯波李绍珍
关键词:白内障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人工晶状体度数
低度数或负度数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3
2002年
目的 观察白内障摘除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丙烯酸酯 (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0例 (5 6只眼 )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低度数或负度数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屈光度数。术后随访时间≥ 3个月。结果 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 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 <0 1者 2只眼 ,0 1~ 0 4者 12只眼 ,0 5~ 0 9者 36只眼 ,1 0~ 1 5者 6只眼 ;4只眼 (7 2 %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1只眼 (1 8% )发生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 ,无视网膜脱离者。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低度数或负度数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林振德冯波邹玉平程冰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近视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系列研究
邹玉平林振德杨文辉冯波李绍珍
对如何简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术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系列研究。使用可折叠人工晶状体进行缝线固定,将小切口(≤3.5mm)引入了缝线固定术,使术中眼球基本处于密闭状态,眼压波动小,对玻璃体、视网膜的扰动小,术...
关键词:
关键词: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后房型
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的染色技术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观察VisionBlue(0.06%台盼蓝)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是否有助于连续环形撕囊(CCC)及整个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方法:30例30只眼,术中前房注入0.1ml VisionBlue,观察前囊膜着色效果、撕囊成功率、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囊膜保护的完整率以及角膜内皮、眼压和房水炎症反应等。结果:28眼前囊膜周边及中央一次性均匀着色,2只眼经过两次染色后着色均匀;撕囊全部成功顺利,在后续的超乳手术中保留的囊膜边界清晰,完整率30/30;术中无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炎症反应轻,眼压及角膜内皮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追踪3个月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VisionBlue染色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技术,提高了前囊膜的可见度,有助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CCC和整个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林振德朱晓波程冰邹玉平冯波
关键词:染色技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连续环形撕囊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