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容
-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推广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知识及护理行为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推广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知识及护理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68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其患者干预,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对其患者干预前、后的足部自我护理知识及护理行为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水平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的总分,分别为(17.74±4.48)分、(23.24±10.73)分,明显高于干预前(10.06±5.63)分、(12.52±5.94)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知识及护理行为现状不容乐观,但通过"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指导以后,可有效提高其足部自我护理知识,促进护理行为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 凌小容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护理行为知信行
- 以胸闷气促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护理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以胸闷气促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1月1日~2013年11月1日期间在本院就诊的以胸闷气促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紧急护理和缓解期护理,护理方式包括人工呼吸,补液治疗,胰岛素输注,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儿的临床缓解过程。结果经过救治与护理,全部患儿安全度过了酮症酸中毒的急性期,并平稳过渡到缓解期,缓解期经过护理也不断好转。结论胸闷气促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最重要的护理方式包括人工呼吸,补液治疗,胰岛素输注,生命体征监测,经过护理的患儿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 梁晓霞谢月霞凌小容罗婵杨永英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护理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0名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 50%以上的患者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强烈要求各项健康教育,其中一对一指导是患者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对患者实施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在临床非常重要的,且实施健康教育要因病、因时宣教。
- 刘慧廖丽容罗伟燕凌小容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需求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心率、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观察其护理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忧虑抑郁情绪,血压及心率保持稳定,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 刘慧廖丽容罗伟燕凌小容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肝胆外科围手术期SDSSAS
- 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科室需要留置胃管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在留置胃管前应用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后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恶心和呕吐、咽喉疼痛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和呕吐、咽喉疼痛及自行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留置胃管前应用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后进行置管,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罗伟燕谢月霞凌小容
- 关键词: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留置胃管恶心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选取我院收治的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低血糖反应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经相应方式治疗干预后,其血糖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干预前,恢复至正常状态;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值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患者的意识均得到恢复,患受到影响的语言功能以及肢感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有助于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凌小容
-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
- 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护肝、抗肝昏迷、降酶、退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乳果糖、食醋、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1%,对照组为47.1%,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为2.8d,对照组为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 刘慧廖丽容罗伟燕凌小容
- 关键词:乳果糖食醋保留灌肠肝性脑病
- 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及护理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DM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2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餐前及餐后0、15、30、45、60、75、90 min血压变化情况及餐后低血压(PPH)发生情况。结果进餐后0、15、30、45、60、75、90 min研究组受试者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受试者早餐、午餐、晚餐PPH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DM患者的PPH发生率较高,尤以早餐为最,有针对性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PPH的发生,改善老年DM患者的预后。
- 凌小容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餐后低血压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6.25±0.98) mmol/L、餐后2 h血糖(10.02±1.19)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8.09±1.02)mmol/L、餐后2 h血糖(13.21±1.0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两组在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39.23±6.01)、SDS评分(34.25±9.03)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43.77±5.23)、SDS评分(45.23±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4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强化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有效干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同时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梁晓霞谢月霞凌小容罗婵赖海燕
-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