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桂琴
-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OX-2与肿瘤被引量:7
- 2005年
- 凌桂琴王绪
- 关键词: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肿瘤分子生物学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对129例NHL患者乙肝五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BsAg阳性患者的比率。随机选取同期住院129例初诊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除外)及1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NHL患者组HBsAg阳性率(22.5%)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组(12.4%)和健康体检者组(9.3%),男性NHL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不同病理及不同分期的NHL患者HBsA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HL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除外)及普通人群。
- 张兰胜陈冬波王保庆张世强凌桂琴韩正祥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非霍奇金淋巴瘤
- Gli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Hedgehog/Gli1信号通路中Gli1蛋白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Gli1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79例乳腺癌标本、68例癌旁组织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Gli1蛋白的表达;同时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腺癌组织中新生血管,计算肿瘤MVD并分析Gli1蛋白的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li1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Gli1在Ⅲ期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要高于Ⅰ~Ⅱ期乳腺癌(P<0.05)。Gli1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Gli1与MVD表达呈正相关(r=0.325,P<0.05)。结论 Gli1蛋白在乳腺癌中活化,并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 张兰胜陈冬波贾晓民王保庆凌桂琴张世强
- 关键词:乳腺癌HEDGEHOG信号通路GLI1蛋白血管生成
- Ang-1、Ang-2和Tie-2表达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2011年
- 目的检测乳腺癌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9例乳腺癌标本、68例癌旁组织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Ang-1、Ang-2、Tie-2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Ang-2及Tie-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3%、6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1.6%、19.2%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23.3%、18.9%(P<0.05);An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48.6%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51.7%(P<0.05)。Ang-2、Tie-2的表达与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的MVD为25.6±9.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5.6±2.7和乳腺纤维腺瘤的6.9±3.1(P<0.05)。Ang-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391,P<0.05),Ang-2、Tie-2的表达与MVD均呈正相关(r=0.586,P<0.05;r=0.417,P<0.05)。结论 Ang-1、Ang-2和Tie-2在乳腺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Ang-2、Tie-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 张兰胜陈冬波贾晓民王保庆凌桂琴张世强
-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生成素微血管密度
- 辛伐他汀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3/4 Nanog和Sox-2表达
- 2013年
-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3/4、Nanog和S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M对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显示,10、50和100μmol/L SIM作用于MCF-7细胞48h后,能显著抑制细胞内Oct3/4、Nanog和Sox-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M 1μmol/L浓度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 50、100μmol/L浓度组和10μmol/L浓度组相比,抑制Oct3/4和Nanog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Sox-2的表达抑制,SIM 10、50μmol/L和100μmol/L各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经10μmol/L SIM处理48 h后MCF-7细胞核内Oct3/4、Nanog和Sox-2蛋白表达减弱,部分细胞核无表达。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CF-7细胞经10μmol/L SIM处理48 h后,Oct3/4阳性细胞数、Nanog阳性细胞数和Sox-2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经10μmol/L SIM处理48 h后MCF-7细胞核内Oct3/4、Nanog和Sox-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SIM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3/4、Nanog和Sox-2的表达,为SIM应用于癌症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凌桂琴陈冬波王保庆
- 关键词:辛伐他汀OCT3NANOG
-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放免法检测SGC7901细胞6-酮-PGF1α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SGC7901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Celecoxib可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以及抑制细胞6-酮-PGF1α的释放和VEGF的表达。结论:Celecoxib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6-酮-PGF1α的释放和VEGF的表达。
- 凌桂琴王绪王琳李小翠
- 关键词:胃癌增殖VEGF6-酮-PGF1Α
- ERCC1对H520细胞Mdr1及SP细胞的影响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ERCC1对H520细胞中Mdr1及SP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ERCC1-shRNA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转染并筛选出阳性稳定转染的H520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ERCC1对H520细胞多药耐药1(Mdr1)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RCC1对H520细胞SP细胞比例的影响。结果:RT-PCR检测出Mdr1 mRNA在含有ERCC1-shRNA的H520细胞和含有空载体的细胞中和内参的A比值分别为0.423±0.147和0.468±0.02(n=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Western-Blot检测出Mdr1蛋白浓度在含有ERCC1-shRNA的H520细胞较含有空载体的细胞中明显降低。含有ERCC1-shRNA的H520细胞SP细胞比例达到0.8%,而含有空载体的H520细胞的SP细胞比例则达到2.2%。结论:RNA干扰技术可以构建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H520细胞能被筛选出,当ERCC1基因被抑制时,Mdr1基因也会收到抑制,同时使H520细胞SP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 凌桂琴陈冬波王保庆
- 关键词:ERCC1SP细胞
- 血管生成素-2/受体-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血管新生中的可能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9例乳腺癌标本、68例癌旁组织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Ang-2、Tie-2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ng-2、Tie-2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P<0.05),在Ⅲ期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ng-2、Tie-2的表达与MV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ng-2和Tie-2在乳腺癌血管生成和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张兰胜陈冬波贾晓民王保庆凌桂琴张世强王自全
-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生成素微血管密度
- 肿瘤内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13
- 2013年
- 肿瘤内科学是医学生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复杂,临床教学难度较大。本文探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方法。
- 凌桂琴
- 关键词:教学方法CBL教学PBL教学
- 低剂量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无法耐受全身静脉联合化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低剂量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即替吉奥40 mg·m-2,分2次于早餐及晚餐后30 min口服,连续服用4周,休息2周,6周为1疗程。所有患者至少化疗2周期以上。结果 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CR 0例(0.0%),PR 10例(27.8%),SD 19例(52.8%),PD 7例(19.4%),总有效率为27.8%,疾病控制率为80.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以Ⅰ、Ⅱ度为主。结论低剂量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谢彦陈冬波凌桂琴王保庆
- 关键词:低剂量口服化疗晚期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