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余

作品数:137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专利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核科学技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电气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9篇反应堆
  • 20篇堆芯
  • 18篇压水堆
  • 18篇水堆
  • 16篇热工
  • 14篇非能动
  • 13篇水力
  • 12篇包壳
  • 12篇CHF
  • 10篇燃料组件
  • 10篇热管
  • 10篇子通道
  • 10篇核反应
  • 10篇核反应堆
  • 9篇失水事故
  • 9篇核电
  • 8篇水力设计
  • 8篇热工水力
  • 8篇关系式
  • 8篇反应堆压力容...

机构

  • 136篇中国核动力研...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37篇刘余
  • 86篇邓坚
  • 35篇丁书华
  • 33篇邱志方
  • 26篇杜思佳
  • 24篇李庆
  • 24篇李仲春
  • 23篇刘伟
  • 22篇冉旭
  • 20篇吴丹
  • 18篇钱立波
  • 18篇冷贵君
  • 17篇陈伟
  • 16篇李松蔚
  • 16篇杨洪润
  • 16篇余红星
  • 16篇黄慧剑
  • 16篇卢川
  • 15篇彭诗念
  • 14篇江光明

传媒

  • 34篇核动力工程
  • 9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核科学与工程
  • 3篇核技术
  • 2篇科技视界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0篇2023
  • 39篇2022
  • 19篇2021
  • 23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水冷器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冷器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通过采用环绕反应堆压力容器紧凑布置的环形水冷器,带出堆芯余热,并将循环排热水箱分割为热区和冷区,热区和冷区的顶部双向连通,底部设置单向流向装置,以限制冷流体只能从热区流向冷...
向清安邓坚卢庆江光明刘兆东高颖贤邱志方邓纯锐刘余张明武小莉陈宝文党高健
文献传递
弹棒事故的ATWT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燃料组件燃耗加深,燃料组件慢慢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有可能导致控制棒组件不能完全插入堆芯,从而使得未停堆预期瞬态(ATWT)发生的概率大大的增加。ATWT的发生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进行了VVER-1000型核电站弹棒事故的ATWT分析,分析中考虑了保守的假设以及核电站实际运行经验的反馈。通过分析发现,当发生弹棒事故时,必须依靠停堆棒的引入反应性来满足反应堆的安全准则,仅仅依靠应急安注无法保证反应堆维持在安全状态下。
王燕萍任春明刘余
适用于DMRM评价模型的评估方法研究
失水事故是安全评价中最重要的设计基准事故之一,其分析方法被国内外学者或机构广泛研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了DMRM(Deterministic Model Realistic Methodology)失水事故评价...
黄涛李仲春邓坚丁书华刘余吴丹钱立波申亚欧杜鹏吴增辉
关键词:失水事故
文献传递
RELAP5程序耦合接口的开发被引量:10
2009年
以RELAP5程序为对象,研究其内部编程结构,建立了包括耦合参数输出、输入和时间步长控制的耦合接口模型,并利用并行虚拟机(PVM)技术对耦合接口进行了编程实现。两种类型的耦合测试计算表明,RELAP5耦合接口的开发是成功的,可以作为与其他程序耦合的基础。
刘余张虹
关键词:RELAP5
一种配备循环回路的模块式氢气燃爆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备循环回路的模块式氢气燃爆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筒状试验本体和数据测量子系统,试验本体包括若干个模块式承压筒体,各个模块式承压筒体依次串联并相通;每个模块式承压筒体内设置有若干测量点,各个测量点...
杨帆李松蔚邓坚曾未刘松涛宋丹戎余红星冉旭李峰鲜麟张丹周科刘余邹志强彭欢欢杨韵佳何晓强陆雅哲习蒙蒙
文献传递
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及设置在压力容器上的入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用于向压力容器内导入一回路冷却剂,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吊篮组件外壁上的导流块,所述导流...
刘卢果杜思佳刘余邓坚李松蔚黄代顺沈才芬李喆邱志方黄慧剑张勇周铃岚陈曦王啸宇辛素芳刘伟王玮李浩李燕
一种堆腔纳米流体非能动注入冷却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腔纳米流体非能动注入冷却系统,包括非能动堆腔注水系统、纳米流体非能动注入系统以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系统;反应堆压力容器系统设置有保护循环流道;保护循环流道包括堆腔壁、压力容器和压力容器保温层,压力容器保温层...
邓坚丁书华黄涛吴丹刘余向清安朱大欢张明张航武小莉邹志强王小吉彭欢欢
文献传递
热管冷却反应堆核热力耦合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热管冷却反应堆(简称"热管堆")高温运行下的结构热膨胀效应会显著影响反应堆的传热和中子物理输运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固体堆芯显著膨胀的几何更新和反应性反馈方法,并构建了基于动态几何的中子物理/热工/力学3场核热力耦合分析程序。在核热力耦合中主要考虑温度引起微观截面的变化、材料密度的变化以及热膨胀引起堆芯尺寸的变化。基于提出的核热力耦合方法,对MegaPower热管堆进行了核热力耦合分析,分析了不同松弛因子下,堆芯功率分布和径向功率因子的收敛性。核热力计算表明,热膨胀造成堆芯边通道的中子泄漏增加,从而产生负反应性反馈;同时,边通道中子泄漏增加加剧了功率分布的不均匀性,传热恶化,考虑核热力耦合后,径向功率因子从非耦合情形的1.20提升到1.23,燃料峰值温度增加11 K。
马誉高刘旻昀余红星黄善仿柴晓明谢碧衡韩文斌刘余杜政瑀何晓强
燃料组件精细化定位格架模型开发及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为提高燃料组件子通道内两相局部参数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基于分布式阻力方法建立精细化定位格架模型,选用合适的摩擦阻力表达式,对格架上的交混翼进行精细化建模,采用Carlucci湍流交混模型计算湍流交混速率,引入阻塞因子计算由定位格架引起的湍流交混效应,并将建立的精细化定位格架模型植入子通道分析程序(ATHAS),对压水堆子通道和棒束实验(PSBT)基准题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精细化定位格架模型能够提高燃料组件子通道内空泡份额和温度分布的预测准确性,为棒束通道流场、焓场计算和临界热流密度(CHF)预测奠定了基础。
刘伟刘扬李捷彭诗念江光明刘余杜思佳邱志方邓坚
关键词:燃料组件子通道分析
一种非能动与能动相结合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冷却系统
本发明涉及核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与能动相结合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冷却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结构、非能动冷却子系统和能动冷却子系统,所述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结构包括一次侧屏蔽水箱;所述非能动...
陈宝文向清安邓坚卢庆高颖贤刘兆东刘余邓纯锐邱志方武小莉蔡容王玮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