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取芝

作品数:35 被引量:27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哲学宗教
  • 17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心理健康
  • 9篇干预
  • 8篇大学生
  • 7篇心理
  • 3篇疫情
  • 3篇预防干预
  • 3篇政治
  • 3篇情绪
  • 3篇教育
  • 3篇META分析
  • 2篇调适
  • 2篇心理调适
  • 2篇心理失调
  • 2篇学生心理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症状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政治教育
  • 2篇症状

机构

  • 35篇河海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临床麻醉学...
  • 1篇淮安市教育局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特殊教育...

作者

  • 35篇刘取芝
  • 5篇吴远
  • 3篇孙其昂
  • 3篇闫明
  • 2篇邓旭阳
  • 2篇王志琳
  • 2篇陈友庆
  • 2篇施春华
  • 1篇刘昌
  • 1篇王静
  • 1篇钟萍
  • 1篇沈汪兵
  • 1篇王晓航
  • 1篇张春平
  • 1篇杨雪花
  • 1篇吴永强
  • 1篇张伟
  • 1篇刘畅
  • 1篇袁媛
  • 1篇赵东伟

传媒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青年探索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江南论坛
  • 1篇江苏教育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探索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云梦学刊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电大学...
  • 1篇校园心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研究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与家庭经济压力、自尊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为考察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现状及其与家庭经济压力、自尊的关系,对1673名研究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生职业期望重要性排序为自我发展、稳定性和声望地位;家庭经济压力对研究生职业期望没有显著影响,自尊水平对研究生职业期望有显著影响。应加强公平正义的职业发展环境建设,加强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保护,同时学校教育层面应加强对学生自尊水平的培养和保护。
刘取芝
关键词:自尊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研究生社交焦虑及相关因素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研究生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交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研究生群体健康促进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江苏省5所高校研究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疏离感量表(GAS)、社交焦虑量表(IAS)以及自编基本信息与居家生活状况调查表进行评估调查。结果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疏离感、社交焦虑得分分别为(2.58±0.50)(30.68±6.22)(47.55±8.77)分,社交焦虑问题阳性症状检出率为43.9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依赖加重(OR=1.86,95%CI=1.32~2.61)及较高的疏离感(中水平:OR=2.06,95%CI=1.45~2.92;高水平:OR=5.19,95%CI=1.00~27.00)均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与好友交流增多(OR=0.65,95%CI=0.47~0.90)、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中水平:OR=0.37,95%CI=0.21~0.66;高水平:OR=0.15,95%CI=0.08~0.30)均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结论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仍较为严重。获得朋辈支持、缓解个体疏离、提升自我效能感与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有助于改善特殊时期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
邓旭阳刘晓刚张硕刘取芝王志琳王静向莉莉周萍
关键词:冠状病毒属焦虑精神卫生
教师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被引量:4
2023年
21世纪以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各界的持续关注。但是,教师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起的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相关研究还需继续探索。梳理国外相关文献,研究认为:学校教师和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应该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教师要在心理健康问题早期识别和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介绍,以及通过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者指导或根据实操手册在教学、互动或第二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干预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充分发挥教师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各国普遍在教师职业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要求,同时还要求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系统化教育培训。从国际相关研究实践中得到启发:首先,要打造教师有效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前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实施研究”系统;其次,要建立包含任课教师、班主任或高校辅导员、学校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在内的学校心理健康分工合作工作机制;最后,要构建针对各类教师的标准化心理健康素养培训体系。
刘取芝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教师
领导与下属工作压力关系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15年
作为组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通过要求、控制和支持等途径影响下属的压力。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表明,领导行为、领导风格、领导情绪与人格等因素对下属工作压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应进一步改进研究设计,拓展跨文化和有关过程机制研究。
刘取芝
关键词:下属工作压力健康
竞争机制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1
2004年
吴远刘取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及作用被引量:15
2013年
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y)本质上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关于社会的合理秩序及其达成方式的态度和信念系统。在有关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结构、个体政治意识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政治行为、心理健康的影响。未来应拓展东方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环境下的研究,探索教育、价值观、媒体接触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意识形态动机的调节因素及认知机制;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参与、政治管理等行为的关系。
刘取芝孙其昂施春华陈友庆
关键词:政治意识形态心理健康政治行为
顿悟体验的心理与神经机制被引量:8
2016年
顿悟体验研究是揭示顿悟本质的重要途径。先前研究从认知角度对顿悟问题解决中的"旧而无效解题思路如何抛弃"与"新而有效解题思路如何形成"过程进行了颇多探讨,但较少探讨顿悟体验本身。顿悟体验研究对理清创造性顿悟中关键过程间的关系及阐明顿悟的科学规律均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创造性顿悟的"新旧交替"的动态视角,本项目拟借助多元方法来对言语类和视图类问题解决过程中尝试解题阶段和答案闪现阶段的顿悟体验的心理实质与脑机制进行研究。本项目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优化顿悟问题研究的方法学体系,而且能从知情转化层面深化对创造性顿悟脑机制的认识。
袁媛沈汪兵施春华刘畅刘取芝刘昌
关键词:顿悟问题解决情绪调节
以家庭为基础的青少年自杀预防干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背景:自杀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自杀;对15-29岁年龄阶段人群而言,自杀是第四大死亡原因。运用系统评价和元分析方法探究以家庭为基础的疗法干预青少年自杀预防的效果。方法:...
王诗琪刘取芝王晓航
关键词:家庭青少年自杀预防META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线正念自悯团体训练对大学生情绪干预的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正念自悯团体训练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干预效果,同时检验网络在线团体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情绪调节的适切性,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交往焦虑量表(IAS)、疏离感量表(GAS)在4所高校开展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状态调研,得到实验组10名、对照组11名大学生被试。对实验组开展6周(90分钟/周)线上正念自悯团体训练,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上述三个量表进行后测,实验组同时填写团体满意度问卷。结果发现,实验组干预后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交往焦虑量表(IAS)、疏离感量表(GAS)分数显著降低。说明在线正念自悯团体训练对疫情期间大学生情绪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刘取芝邓旭阳钟萍刘晓刚闫明
关键词:情绪
近10年学生自杀预防干预国际研究热点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近10年国际上学生自杀预防干预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2022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1559篇学生自杀预防干预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10年学生自杀预防干预研究文献数量从2013年的84篇增加至2021年的254篇,其中美国发文量825篇排名第1,中国发文量221篇排名第2;高频关键词为风险因素、自杀意念、抑郁、心理健康等,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为伤害、生命、同性恋、认同等;聚类分析获得17个类团。综合关键词发现,近10年学生自杀预防研究热度迅速提升,涵盖不同学段学生,热点主题有自杀风险因素及评估、自杀者求助和学生自杀预防干预方法。结论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学生自杀预防干预研究,特别关注学生自杀筛查效率、问题发生率与求助率之间的鸿沟、支持系统构建等。
刘取芝江秀雅
关键词:自杀精神卫生干预文献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