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青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CT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醛固酮腺瘤肿块小,细胞内富含脂质而密度低;嗜铬细胞瘤肿块较大,囊变及周围强化明显为其特征;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内含低密度脂肪成分为其特征;肾上腺转移瘤表现多样,需依据原发肿瘤确诊。本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0%(24/30例)。结论CT对肾上腺肿瘤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上有一定诊断价值。
- 刘红南王永锋刘奕青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诊断
- 国产钆喷酸葡胺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 1999年
- 目的:探讨国产钆喷酸葡胺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82例脑肿瘤的MRI增强表现,其中脑胶质细胞瘤28例;脑膜瘤13例;垂体微腺瘤16例;脑转移瘤15例;颅咽管瘤2例;松果体瘤2例;三叉神经瘤2例;听神经瘤3例;颅底脊索瘤1例。结果:82例脑肿瘤病人注射造影剂后,有轻度强化9例,中度强化29例,明显强化23例,增强效果达74.4%,其中脑膜瘤、胶质细胞瘤、脊索瘤强化明显;垂体微腺瘤不强化,而正常垂体组织强化明显,从而把肿瘤组织勾描清楚,与CT的增强表现相类似。增强病例中有轻微反应3例。
- 王伯胤刘奕青江传荣
- 关键词:钆喷酸葡胺成像脑肿瘤NMR
- 胆囊癌45例CT分析
- 2000年
- 缪锦芬王超英刘奕青郑伟良冯国灿
- 关键词:胆囊肿瘤CT
-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讨论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观察其CT征象,结合病理,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醛固酮腺瘤肿块小,细胞内富含脂质而密度低;皮质醇腺癌肿块稍大,中等密度;嗜铬细胞瘤肿块较大,囊变及周围强化明显为其特征;肾上腺髓脂瘤为一种少见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肿块大,内含低密度脂肪成分为其特征;肾上腺转移瘤表现多样,肿块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匀,主要依据原发肿瘤;神经节瘤及肾上腺皮质腺癌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定性诊断较难,病理有其一定特点。结论 CT对肾上腺肿瘤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上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组诊断符合率为78%。
- 徐利军刘奕青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CT
- 肾损伤的CT检查及诊断(附10例分析)
- 1998年
- 冯国灿赵振华刘奕青
- 关键词:肾损伤CT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操作技术的探讨
- 1995年
- 俞可华刘奕青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操作技术DSA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血液稀释
- 微小贲门癌的X线诊断
- 1995年
- 刘奕青刘红南
- 关键词:X线诊断贲门癌内窥镜检查上消化道微小癌双重造影
- 胆囊结核一例被引量:7
- 2003年
- 余日胜刘奕青章士正
- 关键词:胆囊结核X线CT病例报告
- 多层螺旋CT对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年中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的 40 5例肝癌病人的CT资料和同时接受介入治疗的 64例病人的DSA资料 ,并进行对照。结果 共发现 41例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 ,分为 :肝动脉门静脉瘘 3 6例 (87.8% ) ,肝动脉肝静脉瘘 2例 (4 .9% ) ,混合型肝动静脉瘘 3例 (7.3 % )。 13例肝动静脉瘘得到DSA证实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 徐宏伟晁明徐风峰刘奕青顾卫根詹灵赵嵩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肝癌合并症肝动静脉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消化系统结核的CT诊断和评价
- 余日胜章士正蒋定尧章伟敏丁文洪刘奕青晁明伍建军孙继红李蓉
- 该课题开展了CT在消化系统结核方面的影像学研究。提出许多消化系统结核特征性CT表现;采用CT和MR检查对照研究肝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发现CT对钙化性病变有重要价值,而MR在判别肝结核肉芽肿中早期与纤维增殖灶时价值较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消化系结核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