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广鑫

作品数:26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油田
  • 4篇热效率
  • 4篇物质流
  • 4篇物质流分析
  • 4篇气管道
  • 3篇烟气
  • 3篇乙烯
  • 3篇应力
  • 3篇碳排放
  • 3篇燃气
  • 3篇注汽
  • 3篇注汽锅炉
  • 3篇聚乙烯
  • 3篇锅炉
  • 2篇隐含碳排放
  • 2篇应力分析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油田注汽
  • 2篇油田注汽锅炉
  • 2篇蒸汽

机构

  • 26篇辽宁石油化工...
  • 10篇东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黑龙江省海林...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航天长征化学...

作者

  • 26篇刘广鑫
  • 17篇贾冯睿
  • 16篇吴明
  • 5篇赵玲
  • 4篇董珊珊
  • 3篇岳强
  • 3篇董辉
  • 3篇孙东旭
  • 3篇王为民
  • 2篇谢飞
  • 2篇王恩刚
  • 2篇葛岚
  • 2篇赵桐
  • 1篇赵旸
  • 1篇王红
  • 1篇赫冀成
  • 1篇杨旭
  • 1篇王际东
  • 1篇王鹤鸣
  • 1篇潘颢丹

传媒

  • 8篇辽宁石油化工...
  • 4篇当代化工
  • 3篇工业加热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冶金能源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2014年国...

年份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田注汽锅炉操作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注汽锅炉是油田热力采油过程中最主要的耗能设备,简要介绍了注汽锅炉的热工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VB6.0开发了注汽锅炉热力计算软件,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分析了注汽锅炉操作参数中排烟温度、注汽干度、配风量和空气过量系数4个因素对注汽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汽锅炉的热效率随上述4个因素的增大而降低,且排烟温度对注汽锅炉的热效率影响最大,注汽干度和配风量的影响次之,空气过量系数的影响最小。其中,排烟温度每升高20℃,锅炉热效率约下降1%。
刘广鑫吴明贾冯睿董珊珊柳璐高媛
关键词:注汽锅炉热力计算VB热效率
微波与氧化剂改性活性炭及SO_2吸附实验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微波辐照与氧化剂浸泡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通过BET、SEM、FTIR对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与氧化改性均能丰富活性炭表面孔隙结构;活性炭改性后表面O—H、C—O、CO等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微波与K2Cr2O7浸泡共同改性样品的增加最为明显。脱硫实验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改性后,SO2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微波与K2Cr2O7浸泡共同改性效果最佳,在60℃、烟气流量0.4 L/min时吸附量为33.31 mg/g;在烟气流量0.4~1 L/min之间,活性炭的吸附量随烟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在60~120℃,随着温度升高,活性炭的初始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均减小。
李洲建伟伟贾冯睿刘广鑫刘广鑫董辉
关键词:含氧官能团活性炭改性微波氧化剂烟气脱硫
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故障树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营并降低运营风险,对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故障树及其子故障树模型,分别计算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指出了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可能发生的故障并分析了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失效对管道运行威胁较大,管道附属设施失效威胁较小;在管道失效的成因中,管道受到的外界干扰对管道发生故障的影响最大,管道划痕与缺陷的影响次之,管道老化与应力破坏对管道事故的影响最小。
杨旭吴明贾冯睿刘广鑫王海燕任帅
关键词:城镇燃气管道聚乙烯故障树分析最小径集
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软件开发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管道完整性评价软件对提高完整性评价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制开发了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与剩余寿命分析软件,核心计算模块由基于ASME B31G标准的管道缺陷评价模型和基于失效压力的管道可靠性概率模型组成。软件包含数据统计、当前完整性评价、将来完整性评价和管道可靠性计算四个功能模块。以国内某成品油管道为例,运用软件对其进行了完整性评价,评价结果为管道的维护维修提供了决策依据。
孙东旭赵玲吴明刘广鑫
炼化企业用水网络优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
2018年
在炼化企业中,不同的炼油工艺都会产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废水。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跟踪观察模型,将所有用水过程整合到水平衡系统中,建立炼化企业用水网络优化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某炼化企业为例,构建了企业各生产工序的用水网络模型,确定了目前用水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最小水耗问题,依此方法进行用水优化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用水系统优化措施后,新鲜水消耗量可降低26.90%,污水排放量可降低84.42%,水资源效率提高15.34%。
孔令森吴明贾冯睿刘广鑫杨玉洁岳强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水平衡
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关系研究——中国1995—2014年有色金属资源消耗增长规律及脱钩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IGT方程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总量、铜、铝、锌、铅、镍及锡资源消耗的宏观规律,计算了有色金属总量及各金属的年脱钩指数和五年平均脱钩指数,分析了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总量、铜、铝资源消耗整体上呈拟指数递增函数增长,锌和镍资源消耗近似呈线性等速增长,铅和镍资源则出现明显拐点,呈先加速增长后减量降低的发展规律;有色金属资源总量消耗在"九五"及"十五"期间未实现脱钩,而在"十一五"至"十二五"后期实现了相对脱钩,其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33、-0.27、0.58及0.59;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实现有色金属资源的脱钩发展,应对资源消耗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并着力提高有色金属的资源效率。
马丹竹贾冯睿岳强刘广鑫王鹤鸣
关键词:脱钩分析有色金属资源经济增长
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天然气管道不同损伤过程中的泄漏扩散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建立CFD仿真模型,研究了泄漏口大小对天然气泄漏扩散范围的影响。以山区与城镇交界处的天然气埋地管道为例,考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和关闭阀门后泄漏率随时间的变化,对天然气泄漏扩散进行数值模拟,编写导入FLUENT的UDF程序并对风速和泄漏率进行了修正。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扩散范围随着泄漏口的增大而变大,在泄漏口直径为6.35、25.40mm和101.60mm时,天然气爆炸下限距地面高度分别可达92、122m和408m,天然气爆炸下限下风向距泄漏口的水平距离分别可达322、770m和1 291m;由于天然气受管道上层土壤的影响而损失大量湍能,因此泄漏气体在地表和土壤中扩散时,泄漏气体在地表的扩散范围大于在土壤中的扩散范围,其中泄漏口直径为101.60mm时扩散范围最大,天然气爆炸下限下风向距泄漏口的水平距离在地表和土壤中最大分别可达80m和105m。
葛岚吴明赵玲谢飞程猛猛刘广鑫孙超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扩散UDF数值模拟
埋地蒸汽管线热损失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高温蒸汽在埋地蒸汽管线中输送会造成热量损失最终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热损失的几个因素,建立了蒸汽管线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蒸汽温度、不同埋地深度、不同绝热层厚度下的温度场分布,并对不同条件下管线及周边土壤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埋地蒸汽管线的热损失随蒸汽温度、埋地深度、绝热层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绝热层厚度对埋地管线的热损失影响最大,绝热层厚度从40mm增加到80mm时,单位长度管线热损失下降110.591kW/m,且对热损失的影响逐渐变小。
高姿乔马贵阳王云贾冯睿刘广鑫赵旸
关键词:埋地蒸汽管线热损失影响因素绝热层
HCO_3^-对X100管线钢在海洋环境中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海洋环境中油气管线钢腐蚀是破坏油气管线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模拟海洋溶液中,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HCO_3^-浓度对X100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结果表明,HCO_3^-浓度在2.5×10-3~0.5 mol/L,随HCO_3^-浓度的升高,X100钢腐蚀电流密度随之增大,且金属表面腐蚀坑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此外,当HCO_3^-浓度为0.1、0.5 mol/L时,X100钢阳极极化曲线出现了过渡钝化区,金属表面形成了不稳定产物膜。
刘广鑫吴明谢飞宫克
关键词:X100管线钢电化学腐蚀海洋环境动电位极化
炼化企业碳流动与隐含碳排放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炼化企业是传统的能源和排放密集型行业,其低碳化发展对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企业内部碳流动分析模型。以国内某1 000万t/a大型炼化企业为例,分析了该企业2015年碳流动规律并计算了隐含碳排放量,预测了3种情景下该企业2016—2035年间的CO2减排趋势。结果表明,每加工1 t原油会产生82 kg的隐含碳排放;二次加工是隐含碳排放量最大的环节,约占总量的75.1%,其中,延迟焦化装置是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工序,约占总量的42.8%;到2035年,3种情景下相对2015年可分别减少隐含碳排放11.7%、14.9%和19.6%。
吴明李雪贾冯睿刘广鑫岳强王鹤鸣
关键词:隐含碳排放物质流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