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圆
- 作品数:20 被引量:31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等级评估系统初评
- 本文初步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等级评估方法(系统),包括各个方法的等级界定标准、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这些系统有着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指标到综合要素考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方法指标不易获得...
- 单章建齐耀东赵莉娜刘慧圆杨宇昌谢丹覃海宁
- 关键词:技术标准
-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KBA)评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工具
-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Key Biodiversity Area(s),KBA),即对保持全球生物多样性有显著作用的区域,是IUCN近几年大力推行的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概念,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新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
- 赵莉娜杨宇昌刘慧圆单章建谢丹覃海宁
- 关键词:资源保护
- 植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与标本数字化能力建设被引量:19
- 2017年
- 植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是在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资助下建立的,并通过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hinese Virtual Herbarium,简称CVH,网址:www.cvh.ac.cn)网站为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获取中国植物标本及相关植物学信息的电子网络平台。CVH从2006年发展至今,不仅在网站访问量、网站页面、网站资源量等方面都有了整体的提升和发展,还从2014年开始,注重参建单位的标本数字化能力建设工作,设计参建单位标本馆标本数字化能力提升的解决方案,为标本数字化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刘慧圆覃海宁李敏
- 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几种特色栽培花卉被引量:1
- 2007年
- 以“揽天下奇花异草、聚世界经典风景园林”为宗旨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位于南四环路北侧.京开公路东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园41.8hm^2,是北京四环以内最大的温室植物园。该花卉大观园由7个大温室和15个花园广场组成。通过一些高科技的手段营造出适于不同类型植物生长的环境.所栽培的植物种类繁多,千奇百怪,造型奇特,给人以耳目一新。有感于其中的一些独特的植物。现介绍几种与读者分飨。
- 陈旭波刘慧圆
- 关键词:花卉栽培奇花异草风景园林
- 中国植物采集先行者钟观光的采集考证被引量:4
- 2018年
- 基于文献与标本的研究,本文重新梳理和考证了中国植物采集先行者钟观光先生的采集历史。钟观光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已知其最早的标本采自1912年(采集于北京),最晚的是1933年(采集于浙江)。目前能够确定的钟观光采集的馆藏标本计10,228份,其中大部分保存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PEY,4,584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2,966份)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BNU,2,032份),共计9,582份,约占钟观光馆藏标本总数的93.7%。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亦存有少量钟观光采集的标本(16份)。
- 孟世勇刘慧圆余梦婷刘全儒马金双
- 关键词:植物标本标本馆
- 前言
- 2022年
- 2003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正式启动时,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生物标本描述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及共享试点”项目作为首批子平台之一开始实施。此后,经历了“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项目阶段(2006—2008,2012—2019),至2019年经调整为“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NPSRC)”,前后历时16年。
- 覃海宁刘慧圆陈天翔
- 关键词:生物标本
- 试论植物子平台和CVH的发展简史及其地位与作用
- 2022年
- 作为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主要的子平台和最早的共享网站,植物标本子平台及其共享网站“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发展经历了试点期、发展期、验收考核期、整改服务期和创新发展期5个时期。植物子平台和CVH的建设组织100多家标本馆完成近800万份标本的数字化表达和实现网上共享。这一成果对我国分类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信息的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子平台和CVH也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合作的重要项目和平台。参建标本馆数字化建设能力得到提升,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
- 刘慧圆陈天翔韩国霞李奕李荣贵李敏许哲平覃海宁
- 关键词:植物标本数字化分类学生物多样性保护
- 植物子平台及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运维:做法和经验
- 2022年
- 该文系统介绍了植物子平台所采取的以数字标本质量为导向的数字化技术规范和管理策略,以及CVH网站数据共享规则,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 陈天翔刘慧圆韩国霞包伯坚李敏许哲平覃海宁
- 关键词:管理策略
- 中国高等植物数字化标本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传统上馆藏标本,主要用于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数字标本的出现将标本的使用拓展到从研究生物多样性时间空间分布到生态学和进化学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和人类健康等广泛领域。截至目前,从互联网上获取的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数量已有1200多万份。该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了解中国植物标本的数字化精度、采集时间和采集地区规律以及采集空缺等状况。结果表明:中国标本采集形成了4个高峰,即20世纪30年代、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植物标本采集和研究工作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由中国学者完成。标本采集地区覆盖度在省级较好,县级标本采集则很不平衡;标本采集类群在科属层面覆盖率高,但近五分之一的物种采集不足;标本的采集量既与植物分布幅度相关,也与采集地区的知名度、所获科研项目及采集者偏好有关。未来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方向应该在继续挖掘馆藏标本的同时,一方面开展对现有数字化标本信息再审核及补充,并加强与欧美大馆的信息共享以获取早期历史标本信息;另一方面应用数字化标本信息分析结果,指导境内标本的精准采集,包括采集薄弱/空白地区、采集薄弱/空白属种的采集,以进一步增强实体标本馆能力,提高数字化标本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植物标本数字化和精准化采集提供依据,更好地服务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 刘慧圆覃海宁包伯坚陈天翔韩国霞刘全儒
- 关键词:植物标本高等植物
- 植物模式标本数据整合新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
- 2022年
- 命名模式是分类群名称永久依附的成分,在分类学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复杂的植物采集历史以及对中国植物标本开展研究的单位各异,导致我国植物模式标本零散分布于全球各大标本馆,给分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标本数字化的开展为模式标本数据整合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人名和地名标准化以及模式类型确认等方面的挑战。我国于2006年开始对模式标本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迄今已完成国内外20余家标本馆9万余条标本数据的收集。模式考证和模式类型清理是我们下一步亟须开展的工作,同时我们应将地名变更资料、人名考证资料进行整合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推动模式标本数据的标准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摸清中国模式标本的家底。
- 谢丹刘慧圆覃海宁
- 关键词:模式标本标本馆维管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