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利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朝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农村
  • 2篇肿瘤
  • 2篇患病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城乡居民
  • 1篇循环系统疾病
  • 1篇人口
  • 1篇市区人口
  • 1篇数据收集
  • 1篇死亡率变化
  • 1篇死因
  • 1篇死因分析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农村人
  • 1篇农村人口
  • 1篇潜在寿命损失

机构

  • 6篇朝阳市疾病预...
  • 3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阳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刘文利
  • 3篇邢立莹
  • 2篇李宁
  • 2篇张博强
  • 2篇马英顺
  • 2篇游弋
  • 2篇周浩
  • 2篇潘磊磊
  • 1篇刘爽
  • 1篇杨巨芳
  • 1篇郑新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朝阳市居民医院内死亡统计分析
2005年
刘文利冉祥宝杨巨芳
关键词:统计分析疾病控制
2018年辽宁省农村≥40岁居民肥胖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40岁居民肥胖患病情况,为肥胖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随机整群抽取辽宁省农村4个县19个村庄≥40岁常驻居民10 926人,进行肥胖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40岁农村居民总体肥胖患病率为18.5%,女性(21.3%)高于男性(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15,P <0.001);标化患病率为19.8%,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5%和21.4%。农村男性40~49岁组肥胖患病率最高,为23.9%,女性以50~59岁组肥胖患病率最高,为2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年龄≥50岁、家庭年收入5 000~19 999元、单身、吸烟是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辽宁省≥40岁农村居民肥胖患病率较高,应根据患病人群的特点加以防制。
郑新井丽刘文利马蔚瑶孙继绪马振莉崔晓朋林敏杜志刘爽杨佐森邢立莹
关键词:农村肥胖影响因素
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布,为有关部门制订相应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7—9月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西部两县区2 312户4 210名城乡居民进行了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有效问卷4 205份,有效率为99.9%。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4.8%,标化率为3.9%,农村居民(6.8%)、男性(6.1%)、60岁以上居民(14.7%)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肥胖、吸烟发生率分别为18.0%、10.3%、2.9%、34.3%、6.4%、23.5%。结论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农村居民,需加强农村地区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整合管理。
张博强田园梦游弋潘磊磊邢立莹马英顺刘文利李宁
关键词:市区人口农村人口数据收集
2009—2018年朝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朝阳市主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查询2009—2018年朝阳市主城区(双塔区和龙城区)户籍人口的死亡数据,分析该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情况。结果:2009—2018年朝阳市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139.26/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140.23/10万,粗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朝阳市恶性肿瘤死因顺位2009—2013年为第3位,2014—2018年为第2位;恶性肿瘤减寿顺位2009—2015年为第1位,2016—2018年降为第2位。2014—2018年潜在减寿年数较2009—2013年的潜在减寿年数增加了479.4人年,增长率为12.08%。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顺位10年间稳居第1位,肝癌和胃癌次之。结论:朝阳市主城区居民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逐年上升,对居民寿命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肺癌、肝癌、胃癌,建议各级政府加强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和防治工作。
周浩刘文利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相应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7-9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西部两县区2282户的4210名城乡居民的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0.30%,标化率为9.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居住在农村地区、年龄越大、离婚或者丧偶、血脂异常、肥胖、工作类型中久坐和重体力劳动可增加其患糖尿病的风险,其中农村居民的患病风险是城市居民的2.73倍,血脂异常居民患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67倍,而高文化程度、饮酒是居民患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文盲、离婚/丧偶、农村居民、重体力劳动者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张博强田园梦游弋潘磊磊邢立莹马英顺刘文利李宁
关键词:城乡居民糖尿病影响因素
2014年~2018年辽宁省朝阳市城市居民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14年~2018年辽宁省朝阳市城市居民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018年朝阳市主城区的人口死亡数据,筛选关键词为“户籍地址”和“死亡日期”,其中筛选日期为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分析居民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2014年~2018年主城区居民死亡率年均上升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死亡率年均分别上升2.4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9岁人群的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0.70%,70岁以上人群的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上升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年均上升26.10%,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年均下降13.10%,损伤和中毒标化死亡率年均上升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朝阳市主城区居民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对此展开防控,加强对特定群体的防控,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降低居民死亡率的目的。
周浩刘文利
关键词: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