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欣
- 作品数:68 被引量:295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HIF-1α、E-cadherin和N-cadher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N-钙黏蛋白(N-cadher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161例,其中良性肿瘤51例、交界性肿瘤48例、恶性肿瘤6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E-cadherin及N-cadherin表达。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和χ2检验分析HIF-1α表达与E-cadherin和N-cadherin表达的关系。结果HIF-1α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不同分型、分化和FIGO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cadherin在不同分型和FIGO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cadherin仅在不同分型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F-1α表达与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在卵巢癌中,E-cadherin呈低表达,N-cadherin、HIF-1α呈高表达,HIF-1α与N-cadherin促进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HIF-1α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分化;三者共同促进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展。
- 宋剑婵宋剑婵于秀杰刘易欣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E-钙黏蛋白
- 应用端粒酶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肠癌端粒酶活性被引量:10
- 2002年
- 孙保存刘易欣赵秀兰蔡春友阎雪燕王欣
- 关键词:端粒末端转移酶冷冻切片显微切片术端粒酶大肠癌
- 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迟缓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 2005年
- 张平平郑军刘易欣齐平
- 关键词:综合征肠蠕动结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SYNDROME
- 缺氧诱导因子-1在肿瘤学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维持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的特性、诱导血管生成、调控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并影响肿瘤治疗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更好地认识HIF-1的功能及意义,对进一步认识疾病本质以及研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杜静孙保存刘易欣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
- 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及其下游因子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 2008年
- 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参与DNA修复和基因激活,并可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及诱导细胞迁移等,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KB(NFKB)作为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调节的多个阶段和抗凋亡基因表达。我们回顾分析了HBx蛋白、NF—kB和凋亡增殖相关因子在HBV相关HCC中的作用。
- 赵秀兰刘易欣郄硕倪春生王栋王星辉古强孙保存
- 氟中毒家猪的血尿生化和腓骨形态计量学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对四川荥经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家猪的血尿生化和腓骨下三分之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中毒家猪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氟、尿氟和骨氟明显高于对照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表明,氟中毒家猪腓骨下三分之一四环素单标记明显减少,而双标记明显增加,骨皮质的哈佛管数目显著增加,说明氟中毒使家猪腓骨管状骨的骨转换增加,而矿化速度无明显改变。
- 刘维邱明才陈兴源朱正强易定武苟延佩陈彩云齐全乐邵青刘易欣
- 关键词:氟中毒腓骨形态计量学骨转换
- 免疫组化指标在宫颈微偏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宫颈微偏腺癌(MDA)是一种原发于宫颈的特殊类型腺癌,发病率较低。虽然肿瘤细胞分化很好,但是该种肿瘤患者预后极差。由于缺乏恶性细胞学特征,细胞学检查(TCT)几乎无法做出诊断;且由于活检组织标本较小、腺体形态及结构均类似于正常宫颈腺体,活检病理检查也极易漏诊。近年来多项免疫组化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MDA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本文对这些免疫组化指标在宫颈微偏腺癌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 杜秋越刘易欣陈凌
- 关键词:宫颈微偏腺癌免疫组化
- 错配修复基因在5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研究50岁以下中青年子宫内膜癌中DNA错配修复(MMR)基因MLHl、MSH2、MSH6和PMS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4项指标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分级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5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女性作为实验组,50岁以下子宫内膜复杂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及60岁以上子宫内膜癌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R蛋白,分别进行比较,观察上述各项指标在50岁以下女性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规律。结果4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有27例(67.5%)至少有一种MMR蛋白表达阴性,在复杂不典型增生、单纯性增生和正常周期子宫内膜组中4项指标至少有一项为阴性的比例分别为5/15、1/13、1/11,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LHl、MSH2、MSH6和PMS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52.5%、12.5%、35.0%和30.0%;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MLHl和MSH6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H2的表达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95)。MMR中4项指标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但MSH6的阴性表达更倾向于发生在高BMI病例中。结论MMR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复杂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临床病理指标上,除MSH6缺失表达与高BMI相关外,其他4项MMR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 吴海霞宋剑婵师宜荃刘易欣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结直肠肿瘤遗传性非息肉性DNA错配修复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黑色素瘤细胞B16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成骨、成软骨、成脂肪和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BMSCs 和肿瘤细胞可发生相互作用并促进增殖。我们在前期体内研究发现 BMSCs 可能参于黑色素瘤内的血管生成。本研究目的旨在进一步探...
- 孙保存倪春生孙涛赵秀兰郄硕刘易欣王星辉古强戚红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黑色素瘤细胞相互作用
- 文献传递
- 一种应用于肿瘤细胞和干细胞共培养的新方法
-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肿瘤细胞和干细胞共培养的新方法,主要通过基于transwell的间充质干细胞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非接触式共培养,观察到共培养中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变化,检测Ⅷ因子和CD34两种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并分析...
- 赵秀兰倪春生赵学铭刘易欣古强孙涛王星辉王欣戚红张文治孙保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