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恶性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性病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原发性
  • 1篇月经
  • 1篇月经量
  • 1篇月经量增多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乳腺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刘标
  • 3篇金梅
  • 1篇章士正
  • 1篇邓丽萍
  • 1篇高亮
  • 1篇方素华
  • 1篇吴海洋
  • 1篇王丽
  • 1篇袁国荣
  • 1篇许敬尧
  • 1篇赵同伟
  • 1篇钦志全
  • 1篇戴平丰
  • 1篇薛谦
  • 1篇张英
  • 1篇李新德
  • 1篇卢丽琴
  • 1篇王进
  • 1篇成晟
  • 1篇陈岳兵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化生性胸腺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单克隆抗体选用AE1/AE3、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EMA)、CD3、CD5、CD20、CD34、CD57、CD99、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HMBE·1、calretinin、053和Ki-67]和透射电镜观察3例化生性胸腺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和超微结构。结果3例化生性胸腺瘤均为女性,年龄为33、58和45岁。组织学表现为双相分化特征,上皮细胞区域与梭形细胞区域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区域的细胞轻度异型,有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核分裂象罕见,呈岛状和条索状排列并相互吻合;梭形区域细胞形态温和,未见核分裂象,排列成束状或席纹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皮细胞区域AE1/AE3强阳性表达,不表达波形蛋白和CD5,Ki-67指数3%-5%;梭形细胞区域波形蛋白弥漫表达,EMA阳性,不表达CD5和CD20;间质淋巴细胞CD3阳性,不表达TdT和CD99。超微结构示上皮细胞区域细胞间有桥粒和半桥粒结构,而梭形细胞区域缺乏。结论化生性胸腺瘤是一类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胸腺上皮来源肿瘤。
金梅刘标王丽许敬尧
关键词:胸腺肿瘤化生免疫组织化学
高分化子宫颈微囊腺癌
2007年
患者女,46岁,孕2产2。因月经量增多1年阴道大量出血2d伴头晕乏力,于2005年6月2日住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有少许血凝块,经期延长至10d/次,无经期下腹痛。入院前2d来月经过,经量较前明显增多,
宋光辉方素华金梅王进刘标
关键词:囊腺癌子宫颈高分化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
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误诊肾囊肿一例报告被引量:6
2006年
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临床上少见,与肾脏毗邻的巨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容易诊为巨大肾囊肿,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沁尿外科于2005年5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成晟李新德刘标陈岳兵吴海洋
关键词:黏液性囊腺瘤巨大肾囊肿腹膜后原发性误诊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R、c-myc和hTERT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ER、c-myc和hTERT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乳腺腺病和79例乳腺癌组织中ER、c-myc和hTERT的表达。[结果]ER、c-myc和hTERT在乳腺腺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12.0%和20.0%;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2%、70.1%和92.4%,均明显高于乳腺腺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组中,c-myc和hTERT、ER和hTERT、ER和c-myc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2、0.388和0.632,P<0.01),而hTERT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乳腺癌中ER、c-myc、hTERT均高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其中ER和c-myc的过表达可能和hTERT转录激活进而激活端粒酶有关。
赵同伟卢丽琴张英刘标袁国荣高亮钦志全薛谦
关键词:C-MYC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乳腺疾病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提高对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其中包括CT4例,MRI2例,肝动脉DSA1例。结果4例肿瘤均位于肝右叶,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3例侵犯肝包膜。4例CT平扫均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密度灶,CT值28~36HU,其中2例可见片状稍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呈轻度强化,CT值52~70HU,静脉期呈中度强化,CT值75~98HU,病灶内部中央坏死显著。2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当,其中1例病灶内见片状等高信号影,T2WI为较高信号。1例DSA表现为肝动脉分支走行呈“抱球状”,实质期可见不规则肿瘤染色。结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肿瘤向外浸润明显,边界不清,肿瘤内部坏死显著,实质部分所占比例很小,瘤内出血常见。
戴平丰孟延锋邓丽萍刘标金梅章士正
关键词: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CT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