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楠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玉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 1篇电泳
  • 1篇英文
  • 1篇玉米花
  • 1篇玉米花粉
  • 1篇质谱
  • 1篇质谱分析
  • 1篇双向电泳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玉米
  • 1篇花粉
  • 1篇花丝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玉米
  • 1篇多重PCR

机构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陈化榜
  • 2篇刘楠
  • 1篇姜川
  • 1篇崔德周
  • 1篇王莉雯
  • 1篇刘怀华
  • 1篇宁丽华
  • 1篇马侠
  • 1篇刘旭
  • 1篇张华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转基因玉米目标基因纯合体快速准确的PCR鉴定方法(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以转基因玉米NK603为例,介绍了一种检测目标基因纯和体的PCR方法。该方法利用4个引物的多重PCR反应,这4个PCR引物分别来自于目标基因的5'端(5'TP)和3'端(3'TP)DNA序列,目标基因5'端一侧的玉米基因组DNA序列(5'GP),以及目标基因3'端一侧的玉米基因组DNA序列(3'GP)。视玉米个体有无目标基因以及目标基因的杂合/纯和状态,PCR扩增可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如果被检测个体无目标基因,5'GP与3'GP间的玉米基因组DNA将被扩增,PCR只产生一条条带;如果被检测个体是目标基因的纯合体,5'GP与5'TP及3'TP与3'GP间的DNA将被扩增,PCR则产生两条条带;如果被检测个体是目标基因的杂合体,5'GP与3'GP、5'GP与5'TP以及3'TP与3'GP间的DNA将都被扩增,PCR则产生三条条带。三条不同长短的PCR产物条带在琼脂糖凝胶上清晰可分,易于辨别。和费时昂贵的定量PCR相比,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在目标基因位点玉米基因组DNA序列已知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扩展到诸如Bt11、Event176、GA21、MON810、MON863 和 TC1507 等任何转基因玉米的回交转育程序中。
刘楠陈化榜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多重PCR
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互作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离授粉早期玉米花丝的总蛋白质,为从蛋白质组角度揭示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ZeamaysL.)自交系Ga25为试材,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与检索技术,比较自交授粉后1h和2h的花丝蛋白质组的差异。【结果】与授粉1h的蛋白质组相比,在授粉2h后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6个蛋白质点特异表达,19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3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注释了23个蛋白质点,其余5个为未知蛋白;功能分类表明,差异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壁合成(21.4%)、防御/抗胁迫(17.9%)、细胞组织、蛋白命运、蛋白合成、转录等细胞过程。【结论】在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组有显著的变化,与授粉后1h相比,授粉后2h的蛋白质组中大部分差异蛋白呈上调趋势,并有特异蛋白质出现;分泌型过氧化物酶、膨胀素、果胶甲基化酶抑制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与未知蛋白4可能与玉米花粉和花丝的早期互作密切相关。
刘怀华王莉雯刘楠刘旭马侠宁丽华张华崔德周姜川陈化榜
关键词:玉米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质谱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