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刚
- 作品数:26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北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哲学宗教更多>>
- 新型支撑喉镜喉激光钳
- 本发明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支撑喉镜喉激光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杆、固定夹头、活动夹头、拉杆,固定手柄上部设有横板,横板上部依次设有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
- 邹起瑞任艳丽刘永刚连俊勤彭檀郭浩孟中华
- 文献传递
-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在双极电凝、吸切器(鼻息肉切割吸引器)的辅助下经鼻内窥镜+上颌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治疗的2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24月,无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为100%。结论该术式对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避免复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邹起瑞刘永刚连俊勤
- 关键词:鼻内窥镜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双极电凝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0例OSAHS病人随机平均分为3组,综合组采用上气道狭窄部位手术加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减肥等行为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手术组采用上气道狭窄部位手术治疗,通气组采用单纯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以治疗前后睡眠紊乱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作为疗效判定指标,对比观察3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有效率87.5%;手术组有效率62.5%;通气组有效率65%。经统计学处理,综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手术组和通气组(P<0.01)。结论:采用手术解除上气道狭窄病变,配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减肥等综合治疗OSAHS,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刘永刚连俊勤邹起瑞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3年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诊3~6个月,治愈99例,好转7例,无效0例。全部病例鼻中隔居中,无穿孔,鼻中隔无飘动,鼻腔通气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相比,具有疗效良好、并发症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牛春曦朱桂英刘永刚连俊勤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内镜微创治疗
- 鼻腔解剖变异对泪囊炎预后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变异对泪囊炎术后转归影响。方法采用鼻内镜观察的方法随访36例解剖结构正常和32例解剖结构异常的泪囊炎患者,经鼻外进路切口或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后观察鼻腔泪囊造孔愈合情况。结果36例解剖结构正常组中有1例复发,而32例解剖结构异常组有6例复发。结论鼻腔解剖变异对泪囊炎术后预后影响较大。较鼻腔解剖正常组复发率明显增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
- 刘永刚连俊勤邹起瑞范峰
- 关键词:泪囊炎预后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术式的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与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疗效。方法:对96例OSAHS儿童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B组48例行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2组在治疗儿童OSAHS疗效无明显不同(P>0.05),B组手术方式不影响儿童OSAHS的治疗效果。结论: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既能保留患儿一侧扁桃体的生理机能,又能有效治疗OSAHS,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邹起瑞刘永刚连俊勤程耀兰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扁桃体切除术儿童
- 新型支撑喉镜喉激光钳
- 本发明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支撑喉镜喉激光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杆、固定夹头、活动夹头、拉杆,固定手柄上部设有横板,横板上部依次设有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
- 邹起瑞任艳丽刘永刚连俊勤彭檀郭浩孟中华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住院8例稳定期COPD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4h/次,2次/d,连续2个月。治疗前后对动脉血气及肺通气功能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血气治疗前后PaCO2分别为(61.837±18.214)mmHg和(40.013±1.768)mmHg,PaO2分别为(44.125±11.679)mmHg和(76.000±9.970)mmHg、SaO2分别为(72.125±12.789)%和(91.750±3.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治疗前后FEV1分别为(18.00±4.36)%和(34.67±8.96)%、FEV1/FVC分别为(43.67±2.52)%和(55.0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缓解期COPD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肺通气功能,改善患者缺氧情况及降低动脉血气CO2潴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魏希强孙伟刘永刚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治(附1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06年1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12例患者术前均经CT或/和MRI及鼻内镜确诊。术后病理慢性蝶窦炎7例,蝶窦囊肿2例,霉菌性蝶窦炎3例。12例全部治愈。结论CT/MRI检查和鼻内镜的应用,提高了对蝶窦病变的诊断水平,经鼻内镜手术对其治愈有显著的优越性。
- 朱桂英刘永刚
- 关键词:蝶窦病变影像学检查鼻内镜手术
- 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口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0例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口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12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电子鼻咽喉镜下用直径1 mm的腰麻管从咽鼓管口插入,行咽鼓管吹张和疏通并在鼓室内注入a-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每3天1次,治疗3~4次。结果随访3~6个月后,痊愈82耳(82/126),好转30耳(30/126),无效14耳(14/126),总有效率88.9%(112/126)。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口鼓室内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直接、清晰、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
- 邹起瑞刘永刚彭檀程耀兰郭浩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电子鼻咽喉镜咽鼓管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