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刚

作品数:26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出血
  • 9篇脑出血
  • 7篇疗效
  • 7篇急性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疗效分析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血浆
  • 3篇缺血
  • 3篇细胞
  • 3篇纳络酮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低分子肝素钙
  • 2篇醒脑
  • 2篇醒脑静
  • 2篇乙酰

机构

  • 26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刘永刚
  • 8篇王复新
  • 5篇姜尧佳
  • 4篇关雪莲
  • 4篇姜凤
  • 3篇和梅
  • 3篇王明礼
  • 3篇吴佳欢
  • 2篇黄作义
  • 2篇左寒璐
  • 2篇任秀敏
  • 2篇张淑萍
  • 2篇盛宝英
  • 2篇王泽宇
  • 2篇侯丽淳
  • 2篇李培育
  • 2篇吴尉
  • 2篇钟志强
  • 1篇朱劲松
  • 1篇王璇

传媒

  • 12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芎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刘永刚
关键词:参芎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丹参急性脑梗死
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强啡肽A_(1-13)含量及纳络酮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 ynA1-13)的含量及纳络酮对其影响。方法:将60例脑出血(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纳络酮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3.0m g/d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 IA),检测6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治疗14d后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 ynA1-13的含量变化,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部位、不同出血量时上述指标的变化,观察纳络酮对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 ynA1-13的影响。结果:(1)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 ynA1-13含量在急性期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不同部位出血患者之间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 ynA1-13含量的差别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3)脑出血患者血浆中-βEP、D ynA1-13含量与出血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63、r2=0.480,P<0.01),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βEP、D ynA1-13含量与出血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45、r2=0.380,P<0.01)。(4)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D ynA1-13含量,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1)-βEP、D ynA1-13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2)纳络酮能拮抗-βEP、D ynA1-13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关雪莲和梅王明礼刘永刚王复新
关键词:脑出血纳络酮
高血压性脑出血周围脑组织超微结构及脑水肿发生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周围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表达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脑水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血后6h,12h,24h,48h,72h,120h,1W,2W血肿周围脑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有脑水肿发生,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明显的MMP-2,MMP-9阳性表达,而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出血24 h内MMP-2及MMP-9则见明显表达(P<0.01)。结论:MMP-2及MMP-9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表达增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
刘永刚姜凤姜尧佳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超微结构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的临床治疗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血管合并癫痫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58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未发生癫痫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依据其出现癫痫的严重状况及类型制定癫痫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5.2%,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6.9%,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0.48±4.23)分,观察组患者为(37.58±5.74)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导致癫痫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抗癫痫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
刘永刚吴佳欢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癫痫
亚低温治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Survivin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细胞中Survivin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wister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建模后常温处理)和观察组(建模后亚低温处理)。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处理2,4,8小时,再灌注3h,24h,48h,7d,14d后处死。亚低温组于缺血20分钟后亚低温处理5小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Bcl-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假手术组(0.15±0.04)分,对照组(3.54±0.36)分,观察组(3.72±0.55)分。亚低温处理后Surv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结论亚低温治疗后的大鼠脑缺血组织中的Survivin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对大鼠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改善大鼠再灌注治疗的预后。
姜尧佳徐振宇王泽宇刘永刚魏春杰盛宝英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SURVIVIN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ICAM-1的表达及NAC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细胞凋亡及ICAM-1(细胞粘附因子-1)的表达机制,探讨NAC(N-乙酰-L-半胱氨酸)抗细胞凋亡作用和对ICAM-1表达的干预机制。方法:W 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NAC组,各分为出血6h,12h,24h,48h,3d,5d,7d七个时间点。采用立体定位注入自体未肝素化动脉血复制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ICAM-1的表达;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后12h ICAM-1开始表达,72h达高峰。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③NAC干预后周边组织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细胞因子ICAM-1参与了脑出血周边组织炎性反应损伤。②脑出血周边组织存在着细胞凋亡病理生理过程。③NAC可抑制细胞因子ICAM-1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可改善脑出血预后。
刘永刚王复新黄作义王璇关雪莲
关键词:脑出血干预作用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TNF-α、ICAM-1的表达及NAC对其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细胞凋亡及TNF-α、ICAM-1(细胞粘附因子-1)的表达机制,探讨NAC(N-乙酰-L-半胱氨酸)抗细胞凋亡作用和对TNF-α、ICAM-1表达的干预机制。方法:W 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NAC组,各分为(出血6h,12h,24h,48h,3d,5d,7d)七个时间点。采用立体定位注入自体未肝素化动脉血复制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ICAM-1的表达;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TNF-α开始表达,48h达高峰,12h ICAM-1开始表达,72h达高峰。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③NAC干预后周边组织TNF-α、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细胞因子TNF-α、ICAM-1参与了脑出血周边组织炎性反应损伤。②脑出血周边组织存在着细胞凋亡病理生理过程。③NAC可抑制细胞因子TNF-α、ICAM-1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可改善脑出血预后。
王复新刘永刚黄作义
关键词:脑出血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粘附因子-1N-乙酰-L-半胱氨酸
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主要为神经节苷脂、尼莫地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脑出血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血肿体积以及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与对照组相比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和尼莫地平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恢复神经功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刘永刚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血肿
脑出血患者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A_(1-13)和亮氨酸脑啡肽的含量变化及纳络酮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A1-13)和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含量变化及纳络酮对其影响。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纳络酮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3.0mg/d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6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当天(治疗前)和治疗3d、7d、10d、14d血浆β-EP、DynA1-13、L-ENK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纳络酮对上述3项指标的影响。结果(1)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浆β-EP、DynA1-13含量即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L-ENK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出血患者血浆β-EP、DynA1-13和L-ENK含量在发病7d达高峰,14d基本接近正常,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1)脑出血后血浆β-EP、DynA1-13、L-ENK含量异常升高;(2)纳络酮能拮抗β-EP、DynA1-13、L-ENK的异常升高,具有脑保护作用。
关雪莲李克田侯丽淳和梅刘永刚王明礼
关键词:纳络酮Β-内啡肽强啡肽A1-13亮氨酸脑啡肽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中收治脑出血后昏迷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参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盐酸纳洛酮,联合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配合治疗,将两组GCS分值与脑血肿量变化及NIHS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GCS分值(14.24±2.05)分与脑血肿量(17.41±2.44)ml明显优于参照组的(9.87±1.62)分和(25.50±2.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NIHSS评分情况(10.01±1.95)分优于参照组(12.50±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部水肿情况,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刘永刚张学勇
关键词:醒脑静盐酸纳洛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