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 作品数:72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 一种AIDA-I表达元件和CMV真核表达元件共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IDA-I表达元件和CMV真核表达元件共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2.GIF" he="7" imgContent="undefined" ...
- 赵李祥梅雨刘海燕
- 文献传递
- 辐射抗性相关基因及其蛋白在放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研究辐射抗性基因和蛋白在突发放射事件及临床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损伤修复的作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是分子放射生物学及临床肿瘤放疗学研究的关键因子。近几年放射生物学领域研究证实,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与多种因素有关,...
- 刘芬菊陈剑俞家华刘海燕冯爽张昊文袁小鹏
- 关键词:蛋白活性氧肿瘤
- 小鼠IL-35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35(IL-35)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方法用RT-PCR方法从小鼠脾脏扩增出IL-35的两个亚基Ebi3和p35的成熟肽基因片段,采用重叠PCR法将Ebi3基因和p35基因通过(Gly4Ser)3接头连接,得到的融合基因片段先克隆于pMD19-T载体,再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b(+),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用Ni螯合层析方法纯化表达产物。结果从小鼠脾细胞总RNA中扩增出Ebi3和p35的基因片段,重叠PCR法得到的融合基因经鉴定含预期序列;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0b(+)-IL-35在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约50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能与抗6×His的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经Ni螯合层析方法纯化获得单一蛋白条带。结论小鼠IL-35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应用价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房红莹赵李祥吴燕胡博刘跃均刘海燕
- 关键词: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小鼠
- Th17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马守宝刘海燕
- 关键词:TH17细胞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
- 行政证明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 随着市场经济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行政证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实务中日益显现出了特殊的功效性和适应性,但在行政行为理论研究中,行政证明行为却较被忽视。近年来在我国制定的一系列重要行政法律规范中,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行政...
- 刘海燕
- 关键词:可诉性司法救济
- 文献传递
- Doub lecortin转染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对TIGAR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Doublecortin(DCX)转染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TIGAR表达及U87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DCX高表达的人脑胶质瘤U87细胞株,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rn blo...
- 张吴文贾艳爽冯爽徐媛嫒蒋昕刘海燕刘芬菊
- 关键词:脑胶质瘤基因转染技术细胞表达
- 文献传递
- LncRNA--TCF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转录因子7(longnon-codingRNAtranscriptionfactor7,lnc-TCF7)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中的表达;研究...
- 刘海燕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小鼠白细胞介素15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并构建可表达小鼠IL-15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方法:根据小鼠IL-15基因序列以及慢病毒穿梭载体相应的酶切位点设计合成PCR引物;提取小鼠脾脏总RNA,逆转录PCR扩增小鼠IL-15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小鼠IL-15基因的编码区,并进行基因测序;构建含有IL-15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并与其它包装质粒一起感染293T细胞;获得病毒颗粒并感染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MEG,Western Blot检测IL-15基因在MEG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含有小鼠IL-15基因编码区的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成功,基因测序结果完全正确;含有小鼠IL-15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功;所得病毒上清可成功感染MEG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率可达98%;Western Blot结果证明小鼠IL-15基因在MEG细胞中正常表达。结论:成功扩增、克隆了小鼠IL-15基因,并建立其慢病毒表达系统,从而为后续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胡博林丹丹张胤晟包光明单琳赵昀刘海燕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5慢病毒载体小鼠
- IL-23促进肝细胞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IL-23在体内外对肝细胞肝癌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将构建好的IL-23质粒转入Hepa1-6肝癌细胞株中,流式分选得到过表达IL-23的Hepa1-6稳转细胞,ELISA确定所得到的稳转细胞能够表达高水平的IL-23。采用MTT方法检测IL-23对Hepa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染色法检测IL-23对Hepa1-6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原位种植Hepa1-6细胞建立肝癌模型,检测IL-23体内在肝细胞肝癌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IL-23能够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然而对肝癌细胞的凋亡却没有影响,IL-23在体外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水平,并且在小鼠肝癌模型中,IL-23在体内能够促进肝癌的发展。结论IL-23在体内体外能够直接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展。
- 刘永浩宋媛雷蕾林丹丹胡博刘海燕
- 关键词:IL-23肝细胞肝癌增殖细胞周期
- 炎症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是目前治愈各种恶性血液病及非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disease, aGVHD)是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并且是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典型的炎症病理过程,期间会释放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构成"细胞因子风暴",攻击受者靶器官从而形成aGVHD特异性的病理损伤。因此寻找aGVHD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aGVHD的迅速、精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讨论了IL-1β、IL-6、IL-17A和IL-10等4种典型的炎症细胞因子在aGVHD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aGVHD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 刘霜竹马守宝刘海燕吴德沛
- 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促炎因子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