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野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陆面
  • 2篇陆面参数
  • 2篇旱区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 1篇地表
  • 1篇地表粗糙度
  • 1篇地面气象
  • 1篇地面气象观测
  • 1篇地气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湍流输送
  • 1篇拟合法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4篇刘野
  • 3篇郭维栋
  • 1篇赵钱飞
  • 1篇王国印
  • 1篇凌肖露
  • 1篇宋耀明

传媒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关键陆面参数的估算和优化及其在区域模拟中的应用
地气之间的能量、水分和物质交换是实现地表-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途径。用以描述上述过程的陆面过程模式中包含一系列涉及到地表生物、物理过程和土壤水热交换过程的众多参数。由于观测试验条件和科学认识水平的局限,现行陆面过程模式中的...
刘野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陆面参数拟合法降水模拟
半干旱区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蒸散量及水分收支差异分析——以通榆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农田站和退化草地站2008年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蒸散和地表水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尽管两个站点相距仅5km,但农田站的全年总蒸散量比代表自然土地覆盖状况的退化草地站高28.2mm;且生长季两种下垫面的蒸散量较为接近,差异主要发生在非生长季。同时,农田站的年水分收支总量为51.1mm,比退化草地站低35.6%。具体来说,生长季,两个站点的水分收支均有盈余;但在非生长季,退化草地站的水分收支仍有盈余,而农田站则处于水分亏损状态。这说明在半干旱区,代表人为土地利用状况的农田站面临着更大的水分供给压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会加剧该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水分盈余并不代表地表的水分状况良好。从Priestley-Taylor系数来看,两个站点的Priestley-Taylor系数均远小于1.0,说明在半干旱区,由于表层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实际蒸散量远未达到平衡蒸散量,土壤面临着水分供给的压力。其可能的原因是,对半干旱区而言,尽管水分收支有盈余,但是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土壤孔隙度大,大气降水很容易下渗,并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储起来,使得表层土壤水分供应反而不足。
赵钱飞郭维栋凌肖露刘野王国印解静
关键词:半干旱区土地利用蒸散
陆面参数对东亚季风雨带演变的影响
地表通过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影响着大气运动。叶面积指数等关键陆面参数涉及到冠层辐射传输、动量输送、地表能量分配等过程,决定着模式对地气交换的模拟能力。本文利用基于MODIS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叶面积指数数据集GLOBMAP...
刘野郭维栋
关键词:陆面参数叶面积指数
文献传递
半干旱区关键地表参数的估算及其对地气通量模拟的改进被引量:2
2015年
陆面过程模式中有关土壤水热传输、植被冠层和空气动力学等过程的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严重制约着地表-大气相互作用模拟能力的提高.本文利用架设在我国吉林通榆和甘肃榆中典型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试验站的观测资料,结合大气边界层理论,利用多种方法系统估算了上述试验站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m)以及热传输附加阻尼(?B?1)的量值.结果表明,z0m在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且在植被低矮的下垫面与现行通用的陆面模式中的默认值相差较大;而?B?1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将修正后的z0m和?B?1参数化方案引入陆面过程模式,发现能够明显改善模式对于半干旱区地表感热通量的模拟能力.这些结果说明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半干旱区的野外观测试验对陆面模式在该地区的缺省参数设置进行更广泛的评估,而基于外场观测试验和大气边界层理论估算的关键地表参数对于改进陆气相互作用的模拟体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刘野郭维栋郭维栋
关键词:半干旱区湍流输送地表粗糙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