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龙平

作品数:2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动脉
  • 8篇血管
  • 5篇营养动脉
  • 5篇缺损
  • 5篇颌骨
  • 5篇骨缺损
  • 4篇皮瓣
  • 4篇颌骨缺损
  • 4篇下颌
  • 4篇下颌骨
  • 4篇肌皮
  • 4篇骨移植
  • 3篇血管神经
  • 3篇下颌骨缺损
  • 3篇肌皮瓣
  • 3篇肌肉
  • 3篇股动
  • 3篇股动脉
  • 3篇穿动脉
  • 2篇胎骨

机构

  • 24篇江西医学院
  • 3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福建医学院
  • 1篇宁夏医学院
  • 1篇山西医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第一医学...

作者

  • 24篇刘龙平
  • 12篇熊树明
  • 3篇李拾林
  • 3篇钟庐云
  • 3篇宋全衡
  • 3篇胡小令
  • 2篇万卫
  • 2篇蔡兆明
  • 2篇张贤英
  • 2篇林敏
  • 2篇陈瑞华
  • 2篇华萍
  • 1篇刘祯唐
  • 1篇速家震
  • 1篇石嘉庆
  • 1篇林雪群
  • 1篇邹宁生
  • 1篇孙勤
  • 1篇李应义
  • 1篇王顺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解剖...
  • 4篇解剖学报
  • 4篇解剖学杂志
  • 3篇解剖学通报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7
  • 1篇1986
  • 1篇1985
  • 5篇1984
  • 4篇1983
  • 2篇1982
  • 2篇198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外伤性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作者通过11只家兔实验,经大体形态学、X线、光镜、电镜的观察表明人工骨植入兔下颌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骨引导作用,界面为骨性结合,与自体骨移植比较有类似的作用。临床上应用在外伤性骨缺损的8例,骨愈合良好,无排斥反应,是较理想的人工骨代用材料,实用于外伤性骨缺损的修复。
宋全衡钟庐云唐维平刘龙平张贤英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外伤下颌骨
家兔主要大脑动脉胆碱能神经与蝶腭神经节、耳神经节的关系被引量:2
1998年
应用神经节切除术和胆碱酯酸级化法,对19只新西兰家兔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胆碱能神经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目的在于探明主要的大脑动脉胆碱能神经与蝶腭神经节、耳神经节的关系.根据两组动物实验(①非手术组:不切除神经节,只对大脑前、中、后动脉进行胆碱酯酶染色,作为正常对照之用;②手术组:按五组不同组合方式,分别切除神经书,然后进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不同方式的切除手术后的胆碱能神经的变化)的结果证明:非手术组的各主要大脑动脉壁上均存在丰富的棕红色胆碱能神经纤维,主干及分支都清晰可见,神经纤维密度呈(+++).手术组各种方式的切除神经节的结果,表现为出现胆碱酯酶聚积现象和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降低(++、+),未发现神经纤维消失.本研究的结果又提示,家兔一侧的主要大脑动脉胆碱能神经的节后神经元可能与双侧的蝶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有关。
许光全刘龙平石嘉庆林雪群
关键词:胆碱能纤维大脑动脉蝶腭神经节家兔
背阔肌皮瓣的血管和神经供给被引量:3
1984年
解剖了50具成年尸体,对背阔肌皮瓣的形态、大小、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肩胛下动脉的长度为23.8±1.2mm,外径为3.7±0.2mm。胸背动脉的长度为92.2±1.9mm,外径为2.3±0.1mm。胸背神经的干长为75.9±1.9mm,外径为2.0±0.1mm。主要神经血管门约位于腋后襞下方10cm,背阔肌前缘后方2cm,相当于肩胛骨下角平面处。整个背阔肌表面的皮肤,除了肩胛骨下角平面稍上方的皮肤外,均可作为肌皮瓣提取。对背阔肌皮瓣、肌骨皮瓣和反转的岛状感觉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作了讨论。
熊树明丁永善张生贵刘龙平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前锯肌腰动脉肋间动脉胸背动脉胸背神经
阔筋膜张肌皮瓣的血管和神经供给
1982年
解剖、观测了50具成年尸体的100例阔筋膜张肌及其皮区的血管和神经。另7具尸体用血管造影、墨汁注射等方法进行了研究。阔筋膜张肌的主要营养动脉全部来自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升支的长度平均为47.1±0.8毫米,起始处的外径为3.3±0.8毫米,肌门处的外径为2.0±0.04毫米。升支起始处距腹股沟中点的距离为61.8±1.7毫米。肌门距髂前上棘的距离为84.4±1.1毫米。复盖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的皮肤动脉,主要来自阔筋膜张肌的肌皮动脉。此外,尚有来自旋髂浅动脉、股外肌的肌皮动脉以及膝上外侧动脉的皮支。它们在股前外侧部还与股直肌的肌皮动脉、从缝匠肌深面浅出的皮动脉以及第一、第二穿动脉的皮支相互吻合,形成筋膜面血管网和皮下血管网。支配阔筋膜张肌的神经来自臀上神经下支。它经臀中肌的深面,在髂峭下方47.7±1.9毫米处,从肌的后缘进入肌的深面。神经干粗为1.3±0.2毫米。本文对阔筋膜张肌皮瓣、肌筋膜瓣、筋膜皮瓣、肌骨皮瓣和具有感觉功能的肌皮瓣作了讨论。
熊树明张生贵丁永善刘龙平
关键词:营养动脉皮支阔筋膜血管穿动脉
肌肉的血供和肌(皮)瓣的类型
1984年
根据对50具成年尸体主要浅层肌的血管解剖观察和血管造影对比研究,将肌肉的血液供给分为以下六种类型:①单支营养动脉型,②主要营养动脉加次要营养动脉型,③主要营养动脉加节段性动脉型,④二支主要营养动脉型,⑤单节段性营养动脉型,⑥双节段性营养动脉型。根据肌肉和肌肉皮肤血管的分布,并参照临床实际应用,给下列八种复合组织瓣以命名:①全厚肌皮瓣,②肌筋膜蒂岛状肌皮瓣,③血管神经蒂岛状肌皮瓣,④间断型肌皮瓣,⑤动脉干蒂肌皮瓣,⑥多血管蒂肌皮瓣,⑦肌皮感觉瓣和⑧肌骨皮瓣。
熊树明丁永善张生贵刘龙平
关键词:营养动脉肌肉骨骼系统骨皮瓣动脉干血供
斜方肌的血管和神经供给被引量:2
1984年
本文解剖和观测了31具(62侧)成年尸体斜方肌及其血管和神经。斜方肌的主要营养动脉是颈横动脉,其干的平均长度为41.03毫米,平均外径为2.31毫米。斜方肌上部、中部主要由颈横动脉浅支供给,中部、下部主要由颈横动脉深支供结。该肌的静脉血主要经颈横静脉和肩胛上静脉回流。颈横静脉的平均外径为3.00毫米。斜方肌由副神经和第三、四颈神经前支支配。副神经(从胸锁乳突肌后缘至斜方肌前缘一段)平均长度为44.40毫米,粗细为2.09毫米。
刘龙平熊树明张生贵丁永善
关键词:斜方肌营养动脉颈横动脉血管神经斜方肌肌皮瓣副神经
在GMA包埋的半薄切片上显示几种酶的活性
1987年
1960年,Rosenberg等^([1])首先使用水溶性塑料包埋剂一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lycol methac-rylate,缩写为GMA)作为电镜包埋剂以后,GMA的使用价值逐步受到重视,并从电镜的应用,推广到光学显微镜、组织化学等各个领域。GMA包埋的组织块,很少收缩,切成1-3μ的半薄切片后,在光镜下,几乎无细胞重叠现象,物质的分布与酶的定位清晰可见,克服了石蜡切片的收缩假象与新鲜冰冻切片质量不易保证等缺点。Feder等^([2-5])在应用塑料包埋技术于组织化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刘龙平刘龙平陈啸梅
关键词:包埋组织块包埋剂半薄切片
阑尾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85年
本文解剖310例尸休(最小胎龄第10周,最大80岁)、观察、测量阑尾的位置、长度、横径,并取70例中段阑尾做成组织切片,用显微测微器测其肌层厚度,管腔内径,观察结构上的年龄变化。得出结论是:婴幼儿期阑尾长度是体高的9/100,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分别为8/100、7/100、5/100和4/100,到老年期仅为3/100。文内并从应用解剖方面对成人阑尾代尿道手术进行讨论。
陈瑞华林耀晨蔡兆明林敏刘龙平万卫
关键词:阑尾横径左右径泌尿生殖系统年龄变化
缝匠肌的血管和神经供给被引量:9
1983年
解剖、观察、测量了40例缝匠肌的形态、血管和神经。缝匠肌的平均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529±8.48毫米、25.30±0.82毫米和10.5±0.66毫米。缝匠肌的动脉具有不同的起源。它们分别起于旋髂浅动脉(0.66%±0.46)、股动脉(58.36%±2.82)、股深动脉(3.93%±1.11)、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分支(13.44%±1.95)、膝最上动脉(20.98%±2.33)和腘动脉(2.62%±0.91)。缝匠肌的上部(长15厘米左右)主要由股深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供给。缝匠肌的下部(长约20厘米),主要由膝最上动脉的分支供给。因此,可分别以上述血管为蒂,作成缝匠肌上、下转移瓣或游离移植用肌瓣与肌皮瓣。由于隐神经与膝最上动脉伴行,故肌的下部又可作成肌皮感觉瓣。每一缝匠肌可有动脉5~13支,平均为7.6支,它们大致均匀地分布于肌的全长,约每隔7厘米即有一支动脉,呈节段性分布。缝匠肌动脉的伴行静脉,多数只有一支,少数有2支,皆等于或大干动脉。缝匠肌的神经来自股神经。每一缝匠肌从股神经接受1~5支神经,以1~2支的最多。每支神经在入肌前又可分为1~7小支,以分为3~4小支的最多。
熊树明刘龙平丁永善张生贵
关键词:缝匠肌支数肌皮瓣股动脉隐神经血管
复合胚胎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在22只家兔下颌骨体部的两侧,进行复合胚胎骨移植实验手术44例,用牙钻造成0.7×0.5×0.3cm^3的缺损后。植入7类下同的复合和单纯胚胎骨材料。观察发现复合同种胚胎骨和单纯胚胎骨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骨生长作用。高温高压清毒潜代60Co 消毒胚胎骨,进行移植,也有较好效果。
刘龙平宋全衡邓水生华萍钟庐云程洪生刘振衣孙勤
关键词:胚胎骨骨移植下颌骨修复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