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匡安龙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磁电
  • 3篇磁电阻
  • 2篇隧道结
  • 2篇铁磁
  • 2篇离子束
  • 2篇离子束溅射
  • 2篇巨磁电阻
  • 2篇巨磁电阻效应
  • 2篇溅射
  • 2篇MN
  • 2篇磁电阻效应
  • 2篇磁性隧道结
  • 1篇低压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计...
  • 1篇电磁
  • 1篇电输运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烧结温度

机构

  • 5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作者

  • 7篇匡安龙
  • 5篇刘存业
  • 3篇李建
  • 2篇倪刚
  • 2篇都有为
  • 1篇刘兴翀
  • 1篇田春玲
  • 1篇王跃
  • 1篇张凤鸣
  • 1篇陈洪
  • 1篇袁宏宽
  • 1篇任尚坤
  • 1篇路忠林
  • 1篇蒋小龙
  • 1篇刘兴忡
  • 1篇路中林

传媒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o/AlO/Fe Ni三层膜的磁结构特性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多靶离子束溅射配合振动样品磁性分析技术对Co/AlO/FeNi纳米三层膜进行了分步制备与磁特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o膜与FeNi膜的层间耦合强度及类型取决于中间隔离层(铝膜或氧化铝膜)的性能和厚度;垂直样品膜平面的电流输运机制源于电子隧穿和自旋电子流对铁磁层局域磁矩的作用.
刘存业李建匡安龙
关键词:离子束溅射
稀释磁性半导体Sn_(1-x)Mn_xO_2的室温铁磁性被引量:15
2005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成分的稀释磁性半导体Sn1-xMnxO2(x=0.02,0.04,0.06).利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证明了锰均匀地掺杂到二氧化锡中.在室温下研究了掺锰二氧化锡基稀释半导体的磁性,发现它具有明显的铁磁性,同时对磁性的强弱与锰的含量和烧结温度的关系作了研究.
匡安龙刘兴翀路忠林任尚坤刘存业张凤鸣都有为
关键词:铁磁性烧结温度
纳米磁性多层膜电磁介观特性被引量:5
2003年
利用多靶离子束真空溅射技术制备平面结构为"铁磁金属/非磁性绝缘体/铁磁金属"的纳米多层膜样品.在室温下研究了样品的电磁输运特性.测量了样品的磁致电阻、垂直和平行样品膜面方向的电磁输运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了纳米金属磁性多层膜材料的微结构空间位置相关性和电磁输运过程奇异的非定域特性.
刘存业李建匡安龙倪刚
关键词:巨磁电阻效应磁性隧道结
Ag-NiMnGa颗粒膜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了AgNiMnGa颗粒膜的系列样品.分别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XRD)技术和掠入射X射线散射(GIXS)技术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组成和膜面与内层结构,NiMnGa颗粒平均尺寸为5 5nm;样品膜厚度为463nm.对样品电磁性能的研究表明:颗粒膜在室温下磁场扫描测量中呈现明显的磁致电阻效应;其伴随有振荡的非线形电流电压关系揭示了介观系统具有的输运特征.
刘存业李建匡安龙倪刚
关键词:颗粒膜磁电阻离子束溅射
CoFe/Al_2O_3/NiFe磁性隧道结的研究
2004年
利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了Ta/CoFe/Al2 O3 /NiFe磁性隧道结 ,研究了它的磁化曲线、磁电阻特性、伏安特性 ,发现它具有明显的巨磁电阻效应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特性中 ,发现了电流增大到 2 5 μA左右时隧道结呈现伪击穿现象的畸变输运行为 。
匡安龙刘存业王跃
关键词:磁性隧道结自旋波巨磁电阻效应
(La_(0.9)Bi_(0.1))_(2/3)Ca_(1/3)MnO_3磁性和电输运性质研究
2006年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0.9Bi0.1)2/3Ca1/3MnO3样品,研究了它的导电特性和磁性。在电阻和磁化测量中观察到热滞现象。在电阻-温度(R-T)曲线中出现了两个峰,当施加5T外场时,电阻中的热滞现象被抑制,只观察到一个峰。磁化(M-T)曲线表明,在居里温度(Tc)以下发生了顺磁-铁磁(PM-FM)相变。样品不同寻常的M-T行为能够很好地解释测量到的R-T曲线。
匡安龙袁宏宽陈洪蒋小龙刘兴忡路中林都有为
低压下一种新的聚合氮结构被引量:2
2021年
聚合氮作为潜在的清洁高能量密度材料有望取代传统的C、H、O、N含能材料,但是已发现的聚合氮结构无法保存到常规条件下.因此,获得能够存在于近常规条件下的聚合氮结构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CALYPSO晶体结构预测方法对低压下氮的结构进行搜索.在30 GPa下发现了一种由氮链和类连五唑构成的聚合氮结构,其空间群为Cm.通过焓差曲线分析发现,Cm聚合氮在10~35 GPa压强范围是目前发现的聚合氮结构中最稳定的相结构,其焓值较已知的偏转立方氮(cg-N)结构、N_(6)和N_(8)结构都低.声子色散计算和弹性常数计算表明,Cm聚合氮具有晶格动力学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Cm聚合氮在常温下卸压到一个大气压仍保持结构稳定.这预示着高压下合成的Cm聚合氮可能被截获和保留到常温常压条件下.
梁冬梅刘海燕甘云丹匡安龙田春玲
关键词:低压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