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篇叶片前缘
  • 1篇特性试验
  • 1篇气膜
  • 1篇气膜孔
  • 1篇前缘
  • 1篇强化换热
  • 1篇热像仪
  • 1篇涡轮
  • 1篇空气系统
  • 1篇冷却空气
  • 1篇换热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热像
  • 1篇红外热像仪
  • 1篇高温
  • 1篇高温带
  • 1篇靶板
  • 1篇传热

机构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商飞上海...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3篇单文娟
  • 3篇毛军逵
  • 1篇王海
  • 1篇杨杰
  • 1篇柴军生
  • 1篇何海峰
  • 1篇李毅
  • 1篇陆海鹰
  • 1篇蒋亮亮
  • 1篇姚甜
  • 1篇沈毅

传媒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斜向冲击强化换热特性试验被引量:13
2013年
针对某型发动机主动间隙控制系统中典型冷却结构———45°斜向射流冲击,利用热膜法和红外热像仪测试技术,开展了局部强化冷却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冲击雷诺数Re(33 297~83 242)、斜向冲击间距比H/d(2~6)等参数对冲击靶板表面局部换热特性参数Nu及Nu的影响.试验中发现位于驻点处和下游附驻点区出现了两个Nu峰值,当冲击Re较大、斜向冲击间距比H/d较小时,该现象尤为突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冲击Re的增大,靶板局部强化换热效果显著提升,Nu和Nu均显著增强;随着H/d的减小,驻点区域局部强化换热效果逐步提升,但增加幅度微弱;而在远离驻点区域,特别是在第二个峰值位置,冲击间距减小使得冲击强化换热效果明显增强.
单文娟毛军逵李毅沈毅
关键词:传热红外热像仪
涡轮集气腔流动特性研究及流阻计算模型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究航空发动机涡轮集气腔的流动特性,对4个主进气口、双排125个出流孔的涡轮集气腔出口流量分配规律和流阻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进出口压比、集气腔腔室高度等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对主进气口的出流孔流量最大,而紧邻其两侧的周向出流孔流量明显减小。随着出流孔周向位置远离主进气口,出流孔流量迅速恢复并基本维持一个定值。但是位于每2个主进气口间1/2周向夹角位置,会出现最小的出流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周向上局部出流孔出现了极大和极小出流流量,但其仅为进口总流量的9.34%和3.29%。在本文实验参数范围内,随着进出口压比、集气腔高度的增加,通过集气腔的空气流量均变大,但并没有改变周向出流孔的流量分配规律。两者相比,集气腔高度带来的影响明显微弱。最终本文拟合得到了流阻损失系数同集气腔几何参数、进/出口气动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开发的一维空气系统集气腔元件中,为后续空气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姚甜毛军逵蒋亮亮单文娟王海柴军生陆海鹰
关键词:空气系统
涡轮叶片前缘结构
一种涡轮叶片前缘结构,属于涡轮叶片技术领域。它以现有空腔涡轮叶片气膜冲击冷却结构为基础,其关键技术是在叶片前缘结构中设置隔离体,形成受限空间,同时合理布置气膜孔冲击角度,冷却空气孔阵列和气膜孔阵列的交错排列,使得在受限空...
单文娟毛军逵何海峰杨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