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癌
  • 2篇栓塞
  • 2篇注射
  • 2篇介入
  • 2篇TAE后
  • 2篇CT
  • 2篇CT诊断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期
  • 1篇新征象
  • 1篇胸部
  • 1篇胸片
  • 1篇胸片表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乙醇注射
  • 1篇乙醇注射治疗
  • 1篇影像

机构

  • 8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连云港市海港...

作者

  • 9篇卢同贵
  • 8篇丁汇清
  • 4篇徐崇开
  • 4篇张海军
  • 4篇孙志先
  • 3篇汪长胜
  • 3篇刘君
  • 3篇赵华北
  • 2篇王丙良
  • 2篇杨立民
  • 2篇杨立民
  • 2篇孙咏梅
  • 1篇石国富
  • 1篇张毅
  • 1篇马建新
  • 1篇乔乃春
  • 1篇张群
  • 1篇徐家丽
  • 1篇贾惠英
  • 1篇陈辉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肝癌TAE后残癌灶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肝癌TAE后RHL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法:30例共46个肝原发癌灶,TAE后有73个NDRL。结果:TAE后3~4WRHL的CT表现为NDRL区73个,大小~2、~4,和~6cm各有36、32和5个。结论:CT和血管造影诊断RHL较肝区平片准确。根据RHL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用以指导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丁汇清乔乃春刘君卢同贵汪长胜徐崇开杨立民孙志先张海军贾惠英赵华北
关键词:肝癌TAE后
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残癌灶的经皮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及与单纯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比较
2002年
目的 探讨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 (TAE)后残癌灶的治疗方法 ,并比较TAE与TAE +经皮肝残癌灶无水乙醇 -碘油注射 (PEI)的疗效。方法  86例大肝癌TAE后残癌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TAE组 (5 4例 )和TAE +PEI(32例 )组。分别计算其介入治疗后 1~ 2个月残癌灶的体积改变和 1、2、3年生存率。结果 ①TAE组残癌灶体积缩小 >5 0 %者占 2 5 .9% (14 / 5 4 )、<5 0 %者占 16 .7% (9/ 5 4 )、无变化者占 2 9.6 % (16 / 5 4 )、增大者占 2 7.7% (15 /5 4 ) ;TAE +PEI组残癌灶体积缩小 >5 0 %者占 5 9.4 % (19/ 32 )、<5 0 %者占 31.3% (10 / 32 )、无变化者占 9.4 % (3/32 )、体积增大者为 0。TAE +PEI组残癌灶治疗后缩小明显优于TAE组 (P <0 .0 5~ 0 .0 1)。②TAE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4 6 .3% (2 5 / 5 4 )、18.5 % (10 / 5 4 )和 0 ;TAE +PEI组分别为 6 8.8% (2 2 / 32 )、5 0 .0 % (16 / 32 )和 2 1.9% (7/32 )。TAE +PEI组生存率明显高于TAE组 (P <0 .0 1)。结论 不能切除的大肝癌TAE后残癌灶的TAE
卢同贵葛树习丁汇清张海军徐崇开刘君
关键词:乙醇注射
临床医学专业课间见习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课间见习模式、增加临床见习课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方法:临床医学专业在学习两年半基础医学课程后,随机抽取一个班,按照学校新的培养方案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并与其他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学点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教改班的病历分析成绩排第2名,明显高于其他几个班级。其他成绩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的课间见习模式,使学生早接触临床、患者,使得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阶段相结合,又能够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耿强徐家丽马建新卢同贵颜士红陈辉
关键词:见习
肝癌TAE后残癌灶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肝部TAE后残癌灶的治疗方法,并比较TAE与TAE+PEI的疗效。方法 86例大肝癌分为TAE(54例)和TAE+PEI(32例)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介绍了两组病人治疗措施和选择方法。并分别计算其介入治疗后1~2个月RHCL体积改变和1~3年的生存率。结果 (1)TAE组54例患者治疗1~2月RHCL体积缩小>50%的有24.1%(13/54)和<50%是16.7%(9/54),无变化29.6%(16/54) 和增大27.7%(15/54);TAE+PEI组32例患者治疗1~2月RHCL的体积缩小>50%的有59.4%(19/32),<50%的有37.5%(12/32),无变化9.4%(3/32)和体积增大为0。两组RHCL治疗后缩小差异具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意义(P<0.05~0.01)。(2)TAE组54例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46.3%(25/54),18.5%(10/54)和0。TAE+PEI组32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22/32),50%(16/32)和21.9%(7/32)。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不能切除的大肝癌TAE后RHCL的TAE+PEI疗效较TAE好。除此之外,尚可采取其他综合治疗方法。
丁汇清王丙良卢同贵汪长胜杨立民孙志先张海军徐崇开张毅石国富刘君
关键词:肝癌酒精注射介入放射学栓塞治疗
气管转移性肿瘤的CT诊断
2000年
目的 探讨转移性气管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39例转移性支气管肿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39例中原发肿瘤包括食道癌24例(含术后13例)、肺癌8例、甲状腺癌5例、恶性淋巴瘤和舌癌各1例。结果 转移性气管肿瘤的一般CT表现是:颈和中上纵隔肿块3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1例,邻近椎体破坏19例,肋骨转移8例,胸膜肺转移10例,气管内孤立性结节8例,食管气管瘘3例。气管受侵犯的CT表现是:管壁增厚和肿块21例,管周脂肪间隙消失28例、气管环状软骨破环8例、邻近气管肿块推移压迫气管变形29例。结论 CT对转移性气管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但是,对气管腔内孤立结节状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有限,需结合病史、纤支镜活检等。
卢同贵葛树习丁汇清
关键词:气管肿瘤转移性肿瘤CT表现CT诊断肿块结节
胸部放疗后损伤的CT和胸片表现比较研究(附116例分析)
2000年
目的 较胸部放疗后损伤(PILT)的CT和胸片表现。方法 观察116例PILT各期的CT和胸片表现,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①在急性渗出期,CT显示放射性肺炎(RP)灶的片状影,受损肺体积缩小,纵隔向患侧移位,RP缘外肺血管纹理僵直、变细,直边征均不比胸片优越(P>0.05)。CT显示RP灶内支气管扩张、条状影和受照射侧胸膜增厚均较胸片优越(P<0.05),CT显示RP灶内支气管比胸片更优越(P<0.01)。在慢性纤维化期,CT除显示受照射侧胸膜下肺大泡、RP灶内支气管扩张比胸片更佳(P<0.01)外,余结果和急性期相似;②在急性渗出期CT发现RP比胸片更早(P<0.05);③在纤维化和慢性纤维化期,PILT的各种CT表现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期的胸片各种表现也无明显差别。结论 CY较胸片能更早、更准确地反应PILT各期的影像学表现,但是胸片仍然是基本检查手段。
卢同贵丁汇清
关键词:胸片CTRP胸部放疗后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探讨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方法 报道 42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结果 根据介入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时间 ( <2周 ,2~ 4周和 >4周 )分组为 :急型、亚急型和慢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分别有 5例、14例和 2 3例。结论 介入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和机制非常复杂 ,搞清楚这些对本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丁汇清卢同贵王丙良杨立民孙志先张海军孙咏梅赵华北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病理学检查
肝血管瘤螺旋CT新征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螺旋CT新征象及其发生原因。方法 报道 3 6例肝血管瘤共 5 1个瘤灶 ,均作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 在动脉期 :① 3 6例中 8例出现瘤周肝实质高灌注区 14处 ;② 9例肝血管瘤中出现 19支门脉早显。三期螺旋CT扫描中出现瘤周肝实质高灌注区和早显门脉分支的密度变化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这两个征象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r=0 .80 16,P <0 .0 5 )。结论 肝血管瘤这两个新征象的病理学基础可能是因瘤体内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动门静脉瘘和分流等所致。
丁汇清卢同贵徐崇开汪长胜张群杨立民孙志先赵华北孙咏梅
关键词:肝血管瘤螺旋CT门脉肝实质动脉期
胸壁转移瘤的CT诊断
2000年
目的 探讨胸壁转移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14例胸壁转移瘤的CT表现 ,同时与 12例胸壁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9例胸壁结核和 3例胸壁原发性肿瘤作一对比。结果 胸壁转移瘤的CT表现 :胸壁肿块呈分叶状 6 6例 ,平扫时肿块为软组织密度或略低于软组织密度各 78和 36例 ;16例增强扫描肿块均呈不均匀强化 ;肋骨呈鼠咬状和截断状 5 2例 ,肋床侵蚀 17例 ,肋骨膨胀 4例 ;肿块撑开相邻肋骨 49例 ,肿块边缘(有短条状、针絮状和网格状影 )模糊的 6 9例。结论 CT对胸壁转移瘤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卢同贵葛树习丁汇清
关键词: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