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食管
  • 5篇细胞核
  • 4篇增殖
  • 4篇增殖细胞
  • 4篇增殖细胞核
  • 4篇增殖细胞核抗...
  • 4篇食管癌
  • 4篇细胞核抗原
  • 4篇抗原
  • 4篇核抗原
  • 3篇肿瘤
  • 3篇结核
  • 2篇诊断与鉴别诊...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骨结核
  • 2篇合酶
  • 2篇PCNA表达

机构

  • 7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淮河医院

作者

  • 9篇卢朝晖
  • 6篇赵光明
  • 5篇和瑞芝
  • 3篇张明彩
  • 3篇张丽娟
  • 3篇孙永生
  • 3篇秦志强
  • 3篇赵卫星
  • 2篇张永利
  • 2篇吕卫新
  • 2篇张凤英
  • 1篇花勤亮
  • 1篇李蕴冬
  • 1篇邢宝春
  • 1篇吕靖民
  • 1篇苏蔚
  • 1篇徐海斌
  • 1篇杨素敏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0年
张丽娟赵光明泰志强卢朝晖赵卫星和瑞芝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肿瘤食管癌
PCR技术对骨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1997年
孙永生吕卫新张凤英卢朝晖张永利
关键词:骨结核PCR
核酸体外扩增技术诊断骨结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核酸体外扩增(PCR)技术在骨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骨结核标本与20例非骨结核标本分别应用PCR、抗酸染色镜检及分离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支杆菌检测。同时,分析了影响PCR结果的有关因素与相应处理措施。结果60例骨结核标本中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PCR法83%,镜检法3%,培养法7%。经统计学处理,P<0.005,PCR法与镜检及培养法对结核分支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CR法明显优于镜检及培养法。20例非骨结核标本镜检及培养法均阴性,PCR法阳性率10%。盲法结核分支杆菌和对照菌PCR检测结果表明,PCR的特异性为100%。PCR扩增整个过程自动化控制,可在数小时内完成。结论PCR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与简便的骨结核标本结核分支杆菌检测方法,对骨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孙永生张永利卢朝晖张凤英吕卫新吕靖民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骨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对关节结核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1996年
为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关节结核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对30例关节结核和20例非关节结核标本分别采用PCR、抗酸染色镜检与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核杆菌。结果30例关节结核标本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PCR法87%,镜检法0,培养法13%。经统计学处理,PCR与镜检及培养法对于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20例非关节结核标本,镜检及培养法均阴性,PCR法阳性率10%。PCR法仅需要数小时,显著地缩短了检出时间。此表明PCR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及简便的关节结核标本结核杆菌检测方法,对关节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孙永生卢朝晖原晓景焦长庚徐海斌杨素敏
关键词:关节结核聚合酶链反应
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食管癌分级及生存期的相关性
2000年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用S -P免疫组化法研究 5 4例食管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表达与 1a、3a、5a生存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化程度 (Ⅰ~Ⅲ )与PCNA表达 (+~ )有正相关系存在 (r =0 .46 77)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CNA是反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客观指标之一 。
张丽娟赵光明花勤亮卢朝晖秦志强张明彩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食管癌生存期
计算机计量诊断纤支镜活检小细胞肺癌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用形态定量的方法检测纤支镜活检的小细胞肺癌细胞核与淋巴细胞核的差异,为图像分析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39例小细胞肺癌及10例慢性炎症(测其淋巴细胞)进行图像分析测量,分别测量其胞核面积、等效直径、周长、形状因子、圆球度及异型指数等六个指标,并与淋巴细胞核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小细胞肺癌细胞核与淋巴细胞核在各项形态学指标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以二者999%可信区间为标准,对39例小细胞肺癌进行验证,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9%(37/39)和100%(10/10)。结论 计算机图像分析对于鉴别小细胞肺癌和淋巴细胞很有帮助。
卢朝晖赵光明娄连发和瑞芝张明彩秦志强付佶
关键词:肺肿瘤图象分析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食管癌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2000年
张丽娟邢宝春赵光明卢朝晖赵卫星和瑞芝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增殖细胞核抗原临床病理
食管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细胞核的形态计量研究
1998年
本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73例食管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的细胞核进行形态计量测量,检测了胞核面积、周长、形态因子、异形指数、园球等5个指标,并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表明,传统的组织学分级与形态定量分级基本一致,有其客观性。同时发现组织学诊断与形态计量诊断间有一些病例交叉,即下级病变的测量指标高于上级病变均值或上级病变的测量指标低于下级病变均值的情况。如果具体到某一病人,多指标形态定量可能比组织学诊断更准确,更能代表病变的现状。本文从食管鳞癌发生学的角度,对组织学诊断、细胞学诊断及形态定量诊断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意义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对食管非典型增生细胞核进行多指标形态分析,可为临床诊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帮助。
卢朝晖赵光明和瑞芝张明彩秦志强付佶■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细胞核
食管癌变过程中p53及PCNA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1999年
目的:探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变化趋势以及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对215例食管不同病变(正常上皮20例,慢性炎症20例,基底细胞增生35例,非典型增生35例,原位癌25例,浸润癌80例)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进行p53、PCNA检测。结果:p53、PCNA随着食管病变的进展,表达率逐渐增加(P<0.05),部分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的表达呈一致性,浸润癌中p53、PCNA表达与分级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结论:p53、PCNA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前到部分非典型增生患者。p53、PCNA同时高表达的肿瘤更易扩散和转移。
李蕴冬赵卫星和瑞芝苏蔚卢朝晖赵光明付华民
关键词:食管癌癌变P53增殖细胞核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