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眶
  • 2篇肿瘤
  • 2篇CT
  • 2篇CT诊断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多平面重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假瘤
  • 1篇眼眶静脉性血...
  • 1篇眼眶炎性假瘤
  • 1篇眼眶肿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司诚
  • 3篇宋济昌
  • 2篇王文忠
  • 2篇王文忠
  • 2篇包兵
  • 2篇钱雯
  • 2篇陈荣家
  • 1篇王申江
  • 1篇黄文虎
  • 1篇钱雯
  • 1篇潘宇澄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眼眶炎性假瘤的CT分析被引量:5
1996年
目的:提高眼眶炎性假瘤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分析本院1984-1995年经病理或治疗(抗菌素和激素)证实的50例眼眶炎性假瘤的资料。结果:显示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但在部位、形态和密度等方面仍有一定的特征。结论:CT检查对诊断眼眶炎性假瘤有重要价值。
宋济昌钱雯包兵司诚王文忠陈荣家
关键词:眼眶炎性假瘤CT眼眶肿瘤
鼻咽癌的CT诊断和TNM分期被引量:2
1995年
目的:通过横断面增强后CT与冠状面高分辨率CT的联合应用,研究鼻咽场的CT诊断和TNM分期。材料和方法:回顾104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CT资料,分析肿瘤的CT征象,讨论肿瘤的定性诊断和TNM分期。结果:横断面增强后CT对鼻咽癌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显示较佳,冠状面高分辨率CT对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显示清楚。结论:横断面增强后CT和冠状面高分辨率CT联合应用可提高鼻咽癌的CT诊断和TNM分期正确性。
包兵宋济昌钱雯司诚王文忠
关键词:鼻咽癌影像学诊断TNM分期骨质破坏颈淋巴结转移
多排螺旋CT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重组技术在喉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8例喉癌患者行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将得到的容积数据进行薄层重建,比较3 mm层厚横断面图像、1 mm薄层横断面图像和1 mm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联合图像判断肿瘤侵犯喉部结构的准确性。结果1 mm横断面图像和MPR联合图像对判断各部位受侵犯的准确性均高于3 mm横断面图像,其中MPR联合图像与3 mm横断面图像比较,在判断喉室、前连合和声门下区受侵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7、0.004、0.005;在判断声带、会厌前间隙、喉旁间隙、环甲软骨受侵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薄层螺旋CT及重组图像有助于提高判断喉部结构受侵的准确性,对临床进行术前分期、确定手术范围、判断预后等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潘宇澄王文忠王申江司诚黄文虎
关键词:喉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组
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CT诊断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分析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CT表现 ,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静脉性血管瘤CT图像 ,与55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对照分析。结果 :CT图像显示 ,21例静脉性血管瘤位于眼眶前部9例 ,肌锥内8例 ,肌锥外3例 ,肌锥内外1例 ;多数病例肿块密度不均匀 ,增强显著 ,6例肿块中有钙化 ;肿块中扭曲血管状影有6例 ,肿块边缘不光滑14例 ,光滑圆形1例 ;眶骨受压7例。两组病例(21例静脉性血管瘤和55例海绵状血管瘤)在病变部位、钙化和形态边缘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增强CT对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钱雯宋济昌陈荣家司诚王文忠
关键词:眼眶静脉性血管瘤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